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随着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人类的寿命终将走向尽头。然而却有那么一种细胞可以做到永生不死——这种“永生”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而破译其奥秘是否能带来长寿的新希望?近期,发表于 Science 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关于癌症永生不死的关键遗传步骤,快和小陶一起看看吧~ 一般来说,正常的哺乳动物细胞在体外的增殖是有极限的。早在 1961 年,海夫利克在研究中就发现,正常的人类胎儿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只能分裂约 40-60 次,并且会因程序性死亡或凋亡而衰老死去。这也被称为 海夫利克极限(The Hayflick Limit)。 
分裂中的细胞但总有例外的情况——癌细胞。虽然癌细胞对于人体而言是致命的,但它们本身却可以做到“永生”(比如海拉细胞)。癌细胞之所以能永生是因为端粒,准确来说是端粒酶的存在。 端粒酶是一种具有逆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聚合酶,它可以在细胞内合成端粒 DNA,维持端粒的长度,增加细胞的分裂次数;因此,端粒不会变短的癌细胞可以突破海夫利克极限,实现无限增值。 这里有部分朋友可能就要提问了:端粒是什么?又有什么作用呢? 简单来说,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本质是一小段 DNA-蛋白质复合体,是防止 DNA 降解所必须的。端粒随着细胞每个复制周期而变短,直到短至无法再次分裂。其长度变化会导致严重疾病——短端粒综合征会导致过早衰老和死亡,而超长端粒则与癌症有关。也就是说,人类只要活着就会有患癌症和死亡的风险,可谓另类意义上的 “众生平等” 了。 
人类染色体(灰色)及其端粒(白色亮点)
新的发现
前面我们说到端粒酶的存在可以使细胞突破海夫利克极限,实现无限增值,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Science最新发表的研究了。 2022 年 11 月 10 日,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通过黑色素瘤模型描述了他们如何发现 肿瘤用来促进爆炸性生长和防止自身死亡的基因改变的完美组合,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变肿瘤学家理解和治疗黑色素瘤的方式。  该研究作者表示,与其他癌症相比,黑色素瘤肿瘤中端粒要长得多,这说明黑色素瘤和端粒长度维持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而且一旦黑色素瘤能克服 “复制衰退” 的缺点,它就会获得 “永生”,走向癌症。这又是什么原理呢?
作为细胞永生的关键之一,端粒酶在大多数细胞中是无活性的。但 有多种癌症可使用端粒酶基因 TERT 的突变来激活这种蛋白质,以此实现细胞无限增值,其中黑色素瘤尤为突出。 
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图源:NCI)大约 75% 的黑色素瘤中存在着 TERT 启动子突变,以此增加端粒酶活性刺激蛋白质产生,但 TERT 启动子突变仅仅只是永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该团队在黑色素细胞中突变 TERT 基因时,发现细胞中并不会出现黑色素肿瘤细胞中那么长的端粒,这中间还缺少了其他的关键因素。 为了寻找这一未知的 “关键因素”,他们梳理了癌症突变数据库,发现另一基因 TPP1 的突变与 TERT 突变惊人的相似,并且 TPP1 同样位于启动子区域,可激活端粒酶的活性,他们猜测这可能就是另一个缺少的关键因素。 为了证明这一点,该团队随后在细胞中表达 TERT、TPP1 两种突变体,果不其然,产生了黑色素瘤肿瘤中独特存在的长端粒,这表明 TPP1 就是他们一直寻找的癌细胞要达到永生所必须的另一环。 也就是说,TPP1 基因启动子突变,与 TERT 基因启动子突变共同发生,协同作用,激活 TERT 表达和活性,从而增强黑色素瘤细胞中的端粒长度维持和永生。这一发现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癌症治疗的靶标,让我们一起期待后续的研究吧~ 陶术始终致力于服务“科研人员”,将最前沿的研究报道,最热门的研究产品推送给各位。在您的药物开发中有任何需求,都可以联系我们。 参考资料: Chun-On P, Hinchie AM, Beale HC, et al. TPP1 promoter mutations cooperate with TERT promoter mutations to lengthen telomeres in melanoma. Science. 2022;378(6620):664-668. doi:10.1126/science.abq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