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01|回复: 1
收起左侧

[行业反思]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开发考量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23-1-29 14: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18621909384 于 2023-1-29 14:40 编辑

检测波长的选择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研究的目的是科学合理的检测出相关杂质,所以选择的波长要保证杂质检测有足够的灵敏度,而且应尽量选择波峰或波谷处,才能减小因为检测仪器的变动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一般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开发时,应使用DAD检测器进行杂质和主成分的紫外光谱全扫,然后选择主成分和杂质吸收较相近的波长,如果不能保证波长的选择在主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应选择波长使杂质灵敏度高,后引入校正因子。
主成分及控制杂质(12个)紫外光谱图(190 nm ~400nm)分析:优选波峰或波谷,因为波峰与波谷处,波长小范围的变化对主成分与杂质的响应影响较小,提高波长的耐用性,减小因仪器等原因造成检测结果的偏离。图中可以看出主成分与12个控制杂质在222nm与254nm附近有最大吸收,考虑到低波长基线波动较大,主成分与杂质在254nm处光谱曲线均较平缓,且实验过程中发现254nm条件下各杂质灵敏度符合要求,故可选择254nm,计算方法引入校正因子;可能有人会想为什么不选择290nm附近,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波长条件下,部分杂质响应较低,如果选择该波长就必须得为了提高杂质的响应而提高样品浓度或者提高进样量,这样做对方法的开发也是一个挑战。
02色谱条件的选择
2.1 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份可能存在的条件下,采用分析方法能正确测定被测物质的能力。因方法开发过程中一般按照杂质限度配制加标供试品溶液,保证主成分与其相邻杂质峰分离度大于1.5,同时各已知杂质与相邻杂质分离度大于1.5即可,考虑到因为主成分进样浓度较大,如果后期因柱效降低等因素造成主峰拖尾影响样品检测,建议方法开发时主成分与其的相邻杂质分离度越大越好。当然,空白溶液(稀释剂)也要关注,空白不能干扰杂质检测,如果有干扰要考虑更换溶剂厂家、级别等,更甚者要加捕集柱改善。  
2.2 破坏试验也称强制降解试验,是在人为设定的特殊条件下,如酸、碱、氧化、高温与光照等,引起目标化合物的降解,进而验证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前面也说过破坏试验是人为设定的条件,药品在平时储存、运输不可能碰到这么剧烈的条件,所以破坏试验不能为了破坏而破坏,一般选择在化合物固态和溶液状态进行破坏,在一种破坏条件下能够破坏出杂质即可,不能因为样品比较稳定而人为提高破坏条件,也没有意义。另外也要结合制剂工艺,适当进行金属离子的破坏试验。一般主成分破坏5%~10%即可,物料守恒90%~110%,主峰峰纯度不得小于990,新增杂质应不干扰已知杂质检测,主成分与其的相邻杂质分离度大于1.5;另外,应调整进样浓度以免主峰超载。
各破坏条件如下表:

2.3 耐用性试验有关物质方法耐用性一般配制杂质限度浓度的加标供试品溶液,进行柱温±5℃,流速±0.1ml/min,波长±2nm,有机相比例±2%,流动相pH±0.2,不同品牌或同一品牌不同批号但填料相同的色谱柱,还可以考虑盐浓度、流动相配制方式、不同品牌仪器,如果样品有前处理过程,可以进行前处理的耐用性等。耐用性是指在测定条件有微小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建立的方法用于常规检验提供依据,如果上述条件达不到要求,可以收窄耐用性范围进行考察,方法条件苛刻需注意方法验证与转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耐用性一般考虑在条件变化后与标准条件(变化前条件)比较,各杂质与相邻杂质分离度以及主成分与相邻杂质分离度符合要求,含量的RSD(n=6)小于10.0%,有的会要求条件变化前后检测各杂质含量的极差范围。
03灵敏度考察
灵敏度是杂质有效检出的前提,ICH指导原则指出报告限为0.05%(<2g),故0.05%需要能够准确定量,所以要求分析方法的定量限应小于供试品浓度的0.05%;一般可以从波长选择、进样量、提高样品浓度来解决,如果方法开发中遇到灵敏度的问题,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化合物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例如提高样品浓度能不能溶解,提高进样量会不会影响峰型等.
04稀释剂考察

稀释剂选择很重要,如果样品都不溶解更谈不上方法开发,一般稀释剂的选择要考虑对样品的溶解情况,有时候样品溶解了,但是低温放置会析出,所以低温进样应注意观察;另外就是杂质和主成分在该稀释剂中的稳定性,笔者以前做过一个项目,杂质在稀释剂中一直降解,后来改变稀释剂pH解决的;还有就是稀释剂造成溶剂效应也要注意,一般选择流动相的初始比例作为稀释剂,如果需要进行稀释剂筛选时,也应保证稀释剂中有机相比例尽量低(不限于有机相,有时候盐浓度、pH等也会有溶剂效应),当然有的时候为了使样品溶解而不得已使用高比例有机相作为稀释剂时,降低进样量是个很好的选择。

05计算方法
一般常用自身对照法、外标法与面积归一化法,其各有优缺点。自身对照法操作简单,运算方便,无需杂质对照品,相对于面积归一化法,它不存在线性范围的问题,但是自身对照法计算杂质含量偏高,样品纯度越低,这种误差越大,而且一般需要加校正因子;外标法虽然计算的是真实值,但是需要对照品,由于成本的考虑一般不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操作简单,对称样量和进样量要求不高,但是杂质含量较低时,该方法检测误差较大,而且容易受主成分线性范围限制。

声明:本文转载来源于公众号【注册圈】,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了解更多信息可自行前往查看,违规请版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3-1-29 16: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提示
1、无权下载附件会员可能原因:1.“待验证用户组“,请点击注册邮箱里面收到的确认邮件即可; 2.作者设定权限的,提高用户组级别即可
2、对本站的任何疑问或合作需求,请联系微信tank066,关于怎样提高用户组/积分:https://www.ouryao.com/thread-6764-1-1.html
3、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4、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5、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非经营性-2014-0058 京ICP备14042168号 京ICP证150354号 )

GMT+8, 2023-3-23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