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王潇丽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年12月第11卷第23期 168-169 摘要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 B 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18 例采用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 B 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 , 对患者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 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 18 例患者出现视觉障碍模糊共有 2 例 , 转氨酶升高共有 1 例 , 低血钾共有 1 例 , 白细胞下降共有 2 例 , 经过积极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后 , 6 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得到明显改善 , 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 对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 B 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 可以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 加速患者病情康复 ,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伏立康唑 ;两性霉素 B ;隐球菌性脑膜炎 ;护理效果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3.101
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深部真菌病 , 大部分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 大约占总体的 80% 左右 , 预后不良 ,致死率相对比较高[1]。正常人经常暴露在新生隐球菌的环境当中 , 然而发病患者相对较少。人体对隐球菌的免疫包含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 , 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 , 病原菌才会侵入人体 , 进而引发隐球菌性脑膜炎 , 因此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本文采用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 B进行治疗 , 临床疗效显著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 2015年2月 ~2017 年 1 月在本院收治的 18 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 , 其中男 10 例 , 女 8 例。年龄24~65 岁 , 平均年龄 (41.6±9.8) 岁 , 全部符合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1. 2 方法1. 2. 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 B治疗。①伏立康唑:首日采取负荷剂量 , 2 次 /d, 6 mg/(kg·次 );维持剂量 , 2 次 /d, 4 mg/(kg·次 )。静脉使用药物疗程根据其相关症状 , 通常使用药物到 4~8 周 , 当脑脊液转变成为阴性时改服曲康唑胶囊 ,首次采取剂量为 400 mg, 2 次 /d ;维持剂量 , 200 mg/ 次 , 2 次 /d ;②两性霉素 B 鞘内注射 :用药剂量从首次的 0.1 mg/ 次到 0.5~1.0 mg/ 次 , 每次将两性霉素 B 药物与地塞米松2 mg 和自体脑脊液 4~5 ml 摇晃均匀 , 缓慢注射到鞘内 , 2~3 次 / 周。主动给予降低颅内压、抗感染以及营养脑细胞支持等相关治疗 , 至脑脊液墨汁涂片以及隐球菌连续培养 3 次呈现阴性后停止服用药物[2]。1. 2. 2 护理方法①内注射护理 :腰椎穿刺术是明确颅内压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 , 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 , 能够协助临床医师确诊 , 同时制定一个相对应的治疗方案。临床手术前应该准备手术穿刺包 , 向患者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 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 , 明确告知患者在穿刺过程当中应避免剧烈咳嗽 , 以免造成穿刺误伤和失败 , 同时在穿刺期间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给予密切观察 , 穿刺完毕后叮嘱患者去枕平卧 4~6 h, 以免手术后引发头痛 , 同时观察有无体温升高 , 以免引发脑疝[3]。②不良反应护理 :a. 白细胞下降 :要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 每天皮肤、会阴以及口腔护理2 次 , 以免引发交叉感染 ;限制或者禁止探视人数 ;绝对卧床休息 , 以免引发感染 , 同时叮嘱患者戴口罩 , 病房紫外线消毒 1~2 次 /d, 并且叮嘱患者注意饮食以及合理休息 , 进而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 ;b.低血钾 :要积极补钾治疗 , 机体疲乏 , 每周对电解质进行检查 , 选择口服补钾或者静脉补钾[4];c. 视物模糊 :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精细护理 , 做好患者的各项宣传工作 , 明确告知轻度的视觉障碍是这种药物常见并发症之一 , 通常停止服用药物后均可恢复 , 同时给予实时监护 , 如果使用药物期间视力没有明显下降 , 谨遵医嘱完成整个抗菌疗程。另外 ,在进行各项操作前 , 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解释清楚 , 增强病房巡视工作 , 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 ,可以使患者重新建立治疗的信心。③出院指导 : 患者需按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 定期进行脑脊液检查 , 同时增强营养支持以及有氧运动 ,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 定时和定量服用药物 ,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 谨慎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 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 以免延误病情[5]。2 结 果 18 例患者出现视觉障碍模糊共有 2 例 , 转氨酶升高共有1 例 , 低血钾共有 1 例 , 白细胞下降共有 2 例 , 经过积极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后 , 6 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得到明显改善 , 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3 讨 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也被称之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 , 指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严重干扰 , 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造成的脑膜炎 , 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感染,这种疾病误诊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 , 及时诊断和科学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 使死亡率明显降低。根据相关研究表明[6], 伏立康唑在临床当中属于第二代三唑类广谱抗菌药物 , 具有强效及广谱的抗真菌活性 , 对大多数的致病性酵母、双相真菌以及丝状真菌等均具有活性 , 同时对部分耐药性真菌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根据相关研究表明[7],两性霉素 B 能够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甾醇相结合 , 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 , 造成细胞当中的主要物质外漏 , 进而对细胞的正常代谢造成破坏 , 对其生长给予一定的抑制 , 一般临床治疗所能够达到的药物浓度对真菌有抑菌作用 , 进而起到杀菌的作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8-10], 对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 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 ,可以使患者治疗积极性明显提高 , 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 死亡率明显降低[11]。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 18 例患者出现视觉障碍模糊共有2 例 , 转氨酶升高共有 1 例 , 低血钾共有 1 例 , 白细胞下降共有 2 例 , 经过积极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后 , 6 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明显改善 , 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12]。综上所述 , 对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 B 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 可以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加速患者病情康复 , 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邹国平 , 许国荣 , 陈万金 , 等 . 伏立康唑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2011, 24(3):217. [2] 张震 , 尹泽黎 , 刘育进 . 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 B 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 . 现代医药卫生 , 2010, 26(11):1649-1650. [3] 潘业 , 欧宏杰 , 曾建勇 , 等 . 两性霉素 B 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的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 9(22):186-188. [4] 陈贞君 , 方嘉阳 , 邱星颖 , 等 . 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 B 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16, 26(7):1572-1574. [5] 陈萍 , 杜锦霞 . 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 B 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 护理学报 , 2014(20):50-51. [6] 王鑫 , 王冰 , 赵朝贤 , 等 . 以隐球菌性脑膜炎为首发症状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 . 中国全科医学 , 2012,15(36):4218-4221. [7] 傅淑霞 , 张春霞 , 张丽萍 , 等 . 肾脏病患者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2012, 20(1):73-77. [8] 彭君华 , 刘德稳 , 杨召富 , 等 . 两性霉素 B 雾化吸入联合伏立康唑静滴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 9(9):14-15. [9] 赵建荣 , 芮少军 , 彭干成 , 等 . 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 B 诱导治疗 HIV 感染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 电子版 , 2014(6):58-62. [10] 章惠如 . 两性霉素 B 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护理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08, 11(9):150. [11] 夏津津 . 两性霉素 B 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 医药卫生 : 全文版 , 2016(6):00256. [12] 胡微微 , 赵玉武 , 潘庆春 , 等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26 例临床观察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2014, 14(8):693-696. [收稿日期 :2017-10-16] 作者单位 :114001 鞍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