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39|回复: 28
收起左侧

软性接触镜指导原则自学笔记-国内注册(不含临床评价)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4-4-9 16: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以下内容来源于国家局发布的软性接触镜指导原则及相关答疑,蓝色字体是我个人经验部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有相应注册经验的伙伴们可以一起讨论补充,如有错误或过时的信息,也请告知修改,万分感谢~

一、注册单元划分
(一)除着色剂外,材料配方不同的软性接触镜原则上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二)光学设计或用途不同的软性接触镜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如单焦、多焦、环曲面等。
(三)按染色目的、方式不同的软性接触镜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如能见性着色镜片、增强着色镜片、医疗用途彩色镜片等。
(四)有抗UV和无抗UV性能的软性接触镜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五)配戴周期不同的软性接触镜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如日抛、月抛、传统配戴1年左右等。
(六)因设计不同而配戴方式不同的软性接触镜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如日戴、夜戴等。
(七)表面处理方式不同的软性接触镜应划分为不同的注册单元。


二、注册资料
(一)综述资料
1、产品名称:应采用产品通用名称,不能包含商标等;进口产品英文名称应与原产国上市销售的证明文件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立卷审查时就会被发补;
2、明确产品基本信息:如材料配方(包括镜片保存液)、产品结构图示、镜片基本光学设计信息(如单焦/多焦、球面/非球面,前后表面应分开描述)、产品灭菌方法和有效期、镜片的配戴方式(如日戴)、一次配戴最长允许时间、推荐更换周期,镜片表面是否经过修饰处理,产品包装容器材料;着色镜片还应明确镜片着色处理目的(如能见性着色,增强着色-即彩片)
申报产品为增强着色型镜片时,配方描述应明确申报镜片各颜色对应的着色剂配比含量、各颜色占镜片的比例含量,着色剂总含量占镜片比例的上限,同时列出申报产品所有颜色图案的彩色图示(图示应能体现出镜片的颜色、花纹图案)。
3、明确申报产品的工作原理,列出结构示意图(建议工程制图),给出完整设计的叙述性描述,该描述中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物理形状、生产描述(例如车削或者浇铸)以及任何总体形状的变化,例如截切或者棱镜平衡,同时重点描述光学设计(包括内外表面),并提供支持性资料。
4、明确镜片表面是否经过修饰处理,如有应详述表面修饰处理的工艺和作用。
5、明确镜片材料组成成分,建议以表格形式提供镜片原料(包括引发剂、交联剂、着色剂等)及镜片保存液成分的中文标准化学名称、结构式、CAS编号、作用及比例含量,如有材料牌号或商品名称也应一并列出。如申报镜片聚合后材料描述为有特定含义的缩写时,则应提供该缩写名称的依据和支持资料,镜片保存液配方可单独列表描述。
6、提供产品原材料相关资料,包括各原材料来源(供应商名称)、质量控制标准(质量协议、COA等)、验证数据、供货协议(采购协议、发票等)和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等。申请人应提交相关资料以说明各组分的安全性、有效性,如材料安全性数据表、相关毒理学数据、临床应用史等支持资料。如为着色镜片需提供着色剂的安全性证明资料。
7、型号、规格:型号、规格应分开描述,涉及字母、数字、符号等内容应明确具体含义,对于存在多种型号或规格的产品,应当明确各型号或规格间区别,对于进口产品型号规格的确认应有依据。——信息应与技术要求中信息保持一致
8、描述产品具体采用的包装容器的材料和规格。提供包装材料的评价性资料,包括其来源、质量控制标准及包装容器材料的安全性研究资料,或能够支持包装容器材料用于申报产品安全性的证明性资料及适用性分析。提供包装运输验证资料。
9、适用范围和禁忌证:提供产品适用范围、预期使用环境、适用人群及禁忌症信息。申请人应根据上市批件/临床资料规范申报产品的适用范围,不宜笼统描述为矫正屈光不正,宜采用矫正近视、远视及散光描述方式,特殊设计的镜片可结合产品实际情况进行客观描述。——如果是免临床评价或同品种临床评价方式申报,适用范围应不能超过对比产品,禁忌证应不少于对比产品,除非有确定依据
10、提供参考的同类产品(国内外已上市)或前代产品(如有)的信息,阐述申请注册产品的研发背景和目的。对于同类产品,应当说明选择其作为研发参考的原因。同时列表比较说明产品与参考产品(同类产品或前代产品)在工作原理、组成成分配方、性能指标、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对比情况。

(二)研究资料
1、产品技术要求中所有的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需要提供确定依据——确定依据可以是标准、对比产品信息、教科书、文献等,不能笼统的说是根据临床使用要求制定;
     提供涉及的研究性资料、文献资料和/或标准文本。当强制性标准中的技术要求无明确评价指标时,申请人需结合产品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评价指标并经验证。——所有的项目需要提供研究资料,样本量需要有确定依据,国家局最近发补的三类无源器械几乎都会提这样的要求
2、应提供透氧系数标称值的确定依据及相应验证资料。
3、如为增强着色类软性接触镜,应提供褪色验证的技术资料。——国家局答疑:增强着色类接触镜(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需进行褪色试验;能见性(可操作性)着色类接触镜无需进行褪色试验,包含能见性着色的软性接触镜和为区分左右眼镜片而进行着色的硬性接触镜。
4、产品光学面如为特殊光学设计,如环曲面、多焦、非球面设计等均应提供相应技术验证资料。
5、萃取率的确定依据、溶剂选择确定依据及验证资料:1)溶剂选择:提供的溶剂选择依据及验证资料,能表明所选取溶剂的适用性,选取溶剂中至少含有一种萃取能力较强的溶剂。——建议选择极性、非极性、和中间一些的溶液,如正己烷+乙醇+水;国家局答疑:议按照GB/T11417.7《接触镜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表2推荐的溶剂进行选择,建议选择不同类型的溶剂,分别为温和萃取溶剂(如蒸馏水)、轻微萃取溶剂(如正己烷)、萃取能力较强的溶剂(如乙醇等),如上述表2的推荐溶剂不适用,还需提供不适用的研究论证资料。申报资料中需提供溶剂选择的依据及验证资料,应能验证所选取溶剂的适用性;2)样品的选择:选择成品片进行试验,送检镜片如非全部申报产品,宜对送检样品典型性进行评价,如彩色镜片可从着色剂种类、配方总量等方面去考虑。——国家局答疑:考虑到最不利因素,一般选用染料配方总量最大,并涵盖所有染料种类的镜片。如染料配方总量最大的镜片无法涵盖所有染料种类,还需补充能够涵盖其他染料种类的镜片,并分别进行萃取试验验证。3)要做萃取限值计算,目前只知道浙江省所可以做,一万块一个产品。萃取率不能高于萃取限值计算出来的限值。
6、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1)建议按照持久黏膜接触进行生物学评价;2)增强着色镜片可通过着色剂的毒理学分析选择生物相容性最不利的镜片,建议考虑每种着色剂的毒理学数据、着色剂种类和用量。
7、产品有效期和包装研究:1)不同包装或容器的产品需分别提供(例如PP包装和玻璃瓶,需要分开提供有效期验证报告,相互不能覆盖);2)如企业提供加速试验资料,还应提供产品的实时稳定性研究方案,及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要求的阶段性实测数据报告,以获得相关的研究数据。
8、产品技术要求:1)需符合GB 11417系列标准,如果不适用,需要给出不适用理由;产品技术要求附录中需要明确产品的交联方式
(三)生产制造信息
1、详述产品生产加工过程,明确产品生产加工工艺,注明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并说明其控制点。重点阐述镜片加工方法、染色、表面修饰处理等,并详细阐述如何实现申报产品光学设计(前后表面)的生产工艺步骤。需明确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加工助剂的使用情况及对杂质(如残留单体、小分子残留物等)的控制情况并提交相应的验证资料。
2、有多个研制、生产场地的,需概述每个研制、生产场地的实际情况。

(四)产品说明书
按照《软性亲水接触镜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2023年修订版)(2023年第9号)》编写
(五)临床评价
下次学习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4-9 16: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相容性部分有伙伴可以分享下吗?我不确定是按照长期接触还是持久接触。

点评

是持久接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4-9 17: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4-9 17: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静波 发表于 2024-4-9 16:59
生物相容性部分有伙伴可以分享下吗?我不确定是按照长期接触还是持久接触。

是持久接触。

点评

按照16886.1持久接触要求,生物评价终点是很多,远超生物小三项。但是要不要具体做试验来达成评价终点,要看评价过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4-9 17:58
那生物学试验就需要做按照GB/T16886.1里持久接触的相关项目去做吗?我看国家局有个审评报告,Cooper的软镜,里边只做了细胞毒、急性全身毒和急性眼刺激。把我整懵了  发表于 2024-4-9 17: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4-9 17: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记很专业,请问是做软镜产品注册的吗?

点评

刚开始做注册时,跟着同事一起做过  发表于 2024-4-9 1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4-9 17: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16886.1持久接触要求,生物评价终点是很多,远超生物小三项。但是要不要具体做试验来达成评价终点,要看评价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09: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jane523017 发表于 2024-4-9 17:58
按照16886.1持久接触要求,生物评价终点是很多,远超生物小三项。但是要不要具体做试验来达成评价终点, ...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4-10 10: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学是持久还是长期,要看你软镜的实际使用时间,比如日抛和年抛就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0: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orangexu 发表于 2024-4-10 10:41
生物学是持久还是长期,要看你软镜的实际使用时间,比如日抛和年抛就不一样

日抛也要考虑累计效应吧,如果考虑累积效应,那持久接触才是最保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1: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国家局答疑:如制造商宣称软性亲水接触镜为离子/非离子型,应依据GB/T 11417.1-2012中给出的离子型、非离子型的定义进行判定。首先需明确产品配方中各单体的性质,如离子型、非离子型等,其次计算离子型单体的含量(用摩尔分数表示),最后依据GB/T 11417.1-2012的相关要求做出结论,并在产品技术要求附录中明确软性亲水接触镜为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离子ro非离子型信息是需要写在技术要求中的,是企业必须宣称的信息,不然会发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4-10 11: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静波 发表于 2024-4-10 10:48
日抛也要考虑累计效应吧,如果考虑累积效应,那持久接触才是最保险的

从严来说持久肯定是保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0 18: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Cooper的MiSight只做细胞毒、急性全身毒和急性眼刺激是因为他们用的是已经上过产品的材料。如果用的新材料,皮肤致敏和兔眼相容性这两项也是必须做的。“新材料”的定义可以看全国医用光学和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针对标准中涉及的“新材料”表述及其适用试验解释。

点评

是专业解读。看来是做软镜的同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5-28 1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5-10 19:5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 所有的项目需要提供研究资料,样本量需要有确定依据 这一块有什么参考的样本量确定资料或者统计学资料嘛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5-10 20:4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b7b68bfb 发表于 2024-5-10 19:51
请教楼主 所有的项目需要提供研究资料,样本量需要有确定依据 这一块有什么参考的样本量确定资料或者统计学 ...

这块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好像有的是按照GB2828不太确定是不是这个标准哈,按照抽样去测试,有的按照统计学做30个样品,置信区间是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5-28 15: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ldsest 发表于 2024-5-10 18:45
Cooper的MiSight只做细胞毒、急性全身毒和急性眼刺激是因为他们用的是已经上过产品的材料。如果用的新材料 ...

是专业解读。看来是做软镜的同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9 16: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里做这个产品的不多,我也刚刚跨进这个门,两眼一抹黑,以后要想各位前辈多多请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7-9 17: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陌上花开12345 发表于 2024-7-9 16:45
论坛里做这个产品的不多,我也刚刚跨进这个门,两眼一抹黑,以后要想各位前辈多多请教了

你原来是做什么产品的呀?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8:3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ane523017 发表于 2024-5-28 15:16
是专业解读。看来是做软镜的同仁

请教个问题,现在非球面设计的镜片可以免临床评价吗?

点评

个人认为:如果是单焦镜片,非球面设计是否需要临床评价主要看你非球面设计是否宣称对应的临床功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8-16 0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8 10: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dsest 于 2024-8-8 11:02 编辑
唐静波 发表于 2024-7-12 18:36
请教个问题,现在非球面设计的镜片可以免临床评价吗?

根据免临床目录中的要求,要符合“日戴、单焦设计,矫正近视或远视。与已获准境内注册产品具有等同性,产品配方成熟。新型结构设计、新型作用机理、药械组合产品除外。”才能免临床。这里只强调了日戴和单焦,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增加夜戴、单焦变多焦都不算设计和用途的变更。但免临床有个前提,材料配方不能变,生产工艺变化要有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11: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ldsest 发表于 2024-8-8 10:34
根据免临床目录中的要求,要符合“日戴、单焦设计,矫正近视或远视。与已获准境内注册产品具有等同性,产 ...

那彩片的话,只要有配方一模一样的产品,也是可以免临床的咯?19年好像,最开始出来免临床评价的时候,咨询过药监,说是彩片不能免临床,现在不确定尺度变没变。多谢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8-8 11: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专业很全满,一起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6 14: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