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自:企业公告 综合:无忧近日,证监会的一纸罚单让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陷舆论漩涡——包括实控人刘忠良在内的多名高管因长期占用上市公司巨额工程款项,被处以总计超过1200万元的罚款。这场看似寻常的财务违规,背后隐藏着一条将工程款变为私人"提款机"的隐秘通道。 工程预付款:精心伪装的资金转移暗道 调查揭示,自2020年上市后不久,维康药业实控人刘忠良等人就开始编织一张复杂的资金占用网络。核心手法极具迷惑性:以支付工程预付款为名,行长期占用之实。 虚构名目,层层掩护:资金通过支付给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等交易对手的名义转出。 长期挂账,拒不结算:这些所谓的"预付款"长期列于公司"在建工程"、"预付账款"等科目下,长期不结算、不退回,实质上形成资金占用。 规模巨大,触目惊心:从2020年至2022年期间,累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高达1.29亿元!2022年底占用余额仍有1.03亿元。 多人协同作案,上市公司成“私人钱袋” 更令人震惊的是,此次受罚的并非个别人,而是一个由实控人、高管、核心财务人员共同参与的利益链条: 1. 决策核心(实控人):实控人刘忠良被认定为组织、指使实施资金占用的核心人物,最终被重罚500万元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2. 执行骨干(财务总监、董秘):时任财务总监何某、董事会秘书朱某彪深度参与资金划转审批、信息披露隐瞒,被分别罚款200万元和100万元。 3. 具体操盘(子公司负责人):子公司维康大药房负责人孔某霞直接负责部分资金划转操作,同样难逃百万罚款。 4. 财务“守门人”失职:财务部经理周某兰、会计张某霞因在付款审核中未勤勉尽责,分别被罚50万元。 监管利剑出鞘,传递严惩信号 证监会此次对维康药业案的处罚,力度罕见,精准打击了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尤其是对实控人刘忠良“指使” 的认定和重罚,直指资金占用的源头,清晰传递了监管信号: 零容忍”态度不变: 对任何形式、任何手段的资金占用行为绝不姑息。 穿透式严惩核心: 重点打击组织、策划、指使占用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 压实“看门人”责任:董监高、财务人员若为违规提供便利或知情不报,必遭严惩。 工程款成重点监控领域:监管对利用在建工程、大额预付款实施占用的手段已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