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22|回复: 6
收起左侧

[质量控制QC] 注射用水BCC控制菌检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7 10:3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想问大家,对于工业用水比如注射用水,对于bcc的控制检查,想按频次检验例如一季度做一次,应该怎么做验证来证明这个频次的可靠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5-8-7 11: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回复来自chatgpt,请结合实际,内容仅供参考:


你提出的是工业用水(如注射用水、纯化水)中对 BCC(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等特定微生物的控制频次设定及其验证问题。这个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很重要,尤其是如果你希望将高成本或高时间成本的检测频次降低为如“季度检验一次”,那就必须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验证数据来支持频次的合理性与合规性。

一、法规背景和技术要求简要回顾:
  • BCC属于高关注微生物,特别是在非无菌药品、化妆品、卫生用品中有致病和污染风险。
  • 欧美法规如USP <1231>、<1115>、<60> 对 BCC 的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 我国相关标准(如《中国药典》2020)尚未专门列出BCC检查频次,但对于特殊微生物的控制,需基于风险评估制定监测计划。


二、如何验证季度检验一次的频次是否合理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数据支撑和科学验证
1. 历史数据回顾(Trend Analysis)
  • 收集过去连续12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微生物限度数据,特别是微生物总数和是否检出BCC或其它条件致病菌。
  • 如果使用了选择性培养基(如 BCSA 培养基)进行过专项BCC监测,纳入统计。
  • 统计分析结果:未检出BCC、且总菌数稳定低于限度,能作为降低频次的一个有力支持。

2. 水系统状态确认
  • 检查注射用水系统是否为闭合循环系统、经持续在线监控(温度、电导率、TOC),并具备以下特点:

    • 有定期消毒措施
    • 保温良好
    • 回流充足,死角设计合规

  • 提供水系统验证资料(URS、DQ、IQ、OQ、PQ),证明系统具备长期稳定供水能力和微生物控制能力。

3. 产品关联性分析
  • 分析BCC污染对终产品影响的严重性,例如:

    • 产品是否为非无菌制剂?
    • 是否为眼用/鼻用/免疫抑制人群使用?

  • 如果产品属于高风险人群使用,则BCC监测频次需高。

4. 采用风险评估模型(如FMEA)
  • 对水系统中BCC污染风险点进行系统性分析:

    • 潜在污染来源(如存水弯、死角、管道连接、维护频次)
    • 控制措施可靠性(如定期消毒、排放、冲洗等)
    • 监测手段覆盖性(是否已有TOC、电导率、菌落总数等辅助指标)

  • 得出一个风险等级评分,以证明低频检测是基于低风险前提。

5. 验证性检测安排(Supporting Study)
  • 建议做一次专项验证试验,可以包括:

    • 连续3个月每周采样,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检查是否有BCC。
    • 检测点包括使用点、回流点、存储罐等高风险位置。
    • 如果都为阴性,则作为季度检验可接受的直接证据。


三、最终形成文件材料建议你可以形成如下几份材料来支撑“季度检验一次”的频次安排:
材料内容
风险评估报告FMEA 分析、历史数据、产品风险分级等综合分析
现场验证报告说明取样位置、培养条件、选择性培养基、检测结果等
监测计划SOP修订说明明确更新频次变更原因、数据依据、再评估时间节点
管理层审批记录文件更改后需通过QA或质量受权人批准
四、补充建议
  • 如果只是对注射用水作季度检验BCC,建议:

    • 保留日常的菌落总数或常规微生物限度检查
    • 保证在线监控指标的持续合格
    • 每年重新评估一次BCC监测频次是否需调整。


如需,我可以帮你起草一份用于报告中的验证方案或风险评估简稿。需要的话只要说一声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7 12: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就是风险评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7 13: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查看2025版中国药典四部的9209制药用水微生物监测和指导原则。对注射用水检出的微生物需进行鉴别。这样即可判断每次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测是否检出BCC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7 15:3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始终你好 发表于 2025-08-07 11:16
以下回复来自chatgpt,请结合实际,内容仅供参考:


你提出的是工业用水(如注射用水、纯化水)中对 BCC(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等特定微生物的控制频次设定及其验证问题。这个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很重要,尤其是如果你希望将高成本或高时间成本的检测频次降低为如“季度检验一次”,那就必须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验证数据来支持频次的合理性与合规性。
一、法规背景和技术要求简要回顾:BCC属于高关注微生物,特别是在非无菌药品、化妆品、卫生用品中有致病和污染风险。
欧美法规如USP &lt;1231&gt;、&lt;1115&gt;、&lt;60&gt; 对 BCC 的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国相关标准(如《中国药典》2020)尚未专门列出BCC检查频次,但对于特殊微生物的控制,需基于风险评估制定监测计划。

二、如何验证季度检验一次的频次是否合理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数据支撑和科学验证:
1. 历史数据回顾(Trend Analysis)收集过去连续12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微生物限度数据,特别是微生物总数和是否检出BCC或其它条件致病菌。
如果使用了选择性培养基(如 BCSA 培养基)进行过专项BCC监测,纳入统计。
统计分析结果:未检出BCC、且总菌数稳定低于限度,能作为降低频次的一个有力支持。

2. 水系统状态确认检查注射用水系统是否为闭合循环系统、经持续在线监控(温度、电导率、TOC),并具备以下特点:

有定期消毒措施
保温良好
回流充足,死角设计合规

提供水系统验证资料(URS、DQ、IQ、OQ、PQ),证明系统具备长期稳定供水能力和微生物控制能力。

3. 产品关联性分析分析BCC污染对终产品影响的严重性,例如:

产品是否为非无菌制剂?
是否为眼用/鼻用/免疫抑制人群使用?

如果产品属于高风险人群使用,则BCC监测频次需高。

4. 采用风险评估模型(如FMEA)对水系统中BCC污染风险点进行系统性分析:

潜在污染来源(如存水弯、死角、管道连接、维护频次)
控制措施可靠性(如定期消毒、排放、冲洗等)
监测手段覆盖性(是否已有TOC、电导率、菌落总数等辅助指标)

得出一个风险等级评分,以证明低频检测是基于低风险前提。

5. 验证性检测安排(Supporting Study)建议做一次专项验证试验,可以包括:

连续3个月每周采样,采用选择性培养基检查是否有BCC。
检测点包括使用点、回流点、存储罐等高风险位置。
如果都为阴性,则作为季度检验可接受的直接证据。

三、最终形成文件材料建议你可以形成如下几份材料来支撑“季度检验一次”的频次安排:
材料内容
风险评估报告FMEA 分析、历史数据、产品风险分级等综合分析
现场验证报告说明取样位置、培养条件、选择性培养基、检测结果等
监测计划SOP修订说明明确更新频次变更原因、数据依据、再评估时间节点
管理层审批记录文件更改后需通过QA或质量受权人批准四、补充建议如果只是对注射用水作季度检验BCC,建议:

保留日常的菌落总数或常规微生物限度检查。
保证在线监控指标的持续合格。
每年重新评估一次BCC监测频次是否需调整。

如需,我可以帮你起草一份用于报告中的验证方案或风险评估简稿。需要的话只要说一声即可。

你好,我想要验证方案

点评

以下是一个用于支持“工业用水(如注射用水)中 BCC 检测频次调整为季度一次”的验证方案模板,适用于提交给 QA 或监管审查用。你可根据公司实际水系统结构、使用情况和产品风险进行调整。 [hr]BCC检测频次优化验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8-7 20: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5-8-7 20: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幻蓝雨晨 发表于 2025-8-7 15:31
你好,我想要验证方案

以下是一个用于支持“工业用水(如注射用水)中 BCC 检测频次调整为季度一次”的验证方案模板,适用于提交给 QA 或监管审查用。你可根据公司实际水系统结构、使用情况和产品风险进行调整。

BCC检测频次优化验证方案(适用于注射用水系统)
一、目的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验证,评估将注射用水中 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BCC) 的检测频次由常规月度或每批调整为 季度一次 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验证目标是确保在降低检测频次的同时,仍能有效控制水系统微生物质量风险。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区域使用的注射用水系统,包括储罐、循环管道及各末端使用点。

三、验证依据
  • USP <1231>、USP <60>
  •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及其附录
  • 风险管理指南(如ICH Q9)


四、验证策略本验证采用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确认:
  • 历史数据回顾分析
  • 系统风险评估(FMEA)
  • 专项BCC检测验证
  • 监测策略对照分析


五、验证内容与方法1. 历史数据分析
  • 回顾近12个月注射用水的微生物限度数据(包括总菌落数、致病菌检出情况、TOC、电导率)
  • 重点分析是否存在异常趋势或BCC污染相关事件

判定标准:
  • 总菌落数≤10 CFU/100mL,无BCC或其他致病菌检出
  • 无偏差、OOS、污染纠正记录


2. 风险评估(FMEA)评估项内容风险等级控制措施
死角系统内无设计性死角低DQ验证已确认
管道材质316L不锈钢,焊接合格低定期内窥镜检查
储罐消毒定期蒸汽消毒低有SIP记录
操作人员行为固定操作 SOP,培训合格中有年度再培训计划
菌种回避能力BCC易在水系统中残留中使用专用选择性培养基结论: 综合得分显示风险等级为低~中,支持适度降低监测频次。

3. 专项BCC检测验证试验项目内容
目标菌株B. cepacia ATCC 25416(或参考中国药典推荐株)
检测方法选择性培养基:BCSA(Burkholderia cepacia selective agar)或Cetrimide Agar
检测方式涂布法或薄膜过滤法,100 mL 每点
样本数量连续4周,每周检测5个关键点,共20份
检测位置储罐出水口、回流口、两个高风险使用点
培养条件30~35℃,72小时观察
阴阳性对照阳性对照:接种已知量BCC菌株;阴性对照:灭菌水判定标准: 所有样本不得检出BCC菌落;阳性对照应有典型菌落生长。

4. 监测策略对照分析项目原方案优化方案差异说明
检测频次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风险低,适度放宽
检测项目BCC专项培养基同左不变
总菌数检测每周一次保留不变用于早期预警
在线监测电导率、TOC同左实时监控
六、验收标准验证合格标准如下:
  • 连续4周专项BCC检测均为阴性
  • 阳性对照结果符合预期;
  • 近12个月微生物总数趋势稳定,未出现OOS或偏差;
  • 风险评估等级为低~中,具备降低频次的前提;
  • 所有验证活动文件完整可追溯,QA审核通过。


七、后续监控与再评估
  • BCC检测频次降低后,若出现异常微生物事件,应立即恢复为高频检测并开展偏差调查;
  • 每12个月重新评估一次监测频次的合理性;
  • 若产品类别、设备、用水模式或法规要求变更,应重新验证。


八、附件(建议附上)
  • 历史数据趋势图(TOC、电导率、菌落数)
  • FMEA评分表
  • 检测方法SOP及记录模板
  • 选择性培养基验证报告
  • 阳性对照操作流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5-8-7 20: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 《BCC检测频次优化验证方案》 的完整文本版本,你可以直接复制到 Word 或 WPS 文档中使用:

BCC检测频次优化验证方案
一、目的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验证,评估将注射用水中 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BCC) 的检测频次由常规月度或每批调整为 季度一次 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验证目标是确保在降低检测频次的同时,仍能有效控制水系统微生物质量风险。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区域使用的注射用水系统,包括储罐、循环管道及各末端使用点。

三、验证依据
  • USP <1231>、USP <60>
  •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及其附录
  • 风险管理指南(如 ICH Q9)


四、验证策略本验证采用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确认:
  • 历史数据回顾分析
  • 系统风险评估(FMEA)
  • 专项BCC检测验证
  • 监测策略对照分析


五、验证内容与方法1. 历史数据分析
  • 回顾近12个月注射用水的微生物限度数据(包括总菌落数、致病菌检出情况、TOC、电导率),重点分析是否存在异常趋势或BCC污染相关事件。
  • 判定标准:
    总菌落数 ≤ 10 CFU/100mL,无BCC或其他致病菌检出;无偏差、OOS或污染纠正记录。


2. 风险评估(FMEA)评估项内容风险等级控制措施
死角系统内无设计性死角低DQ验证已确认
管道材质316L不锈钢,焊接合格低定期内窥镜检查
储罐消毒定期蒸汽消毒低有SIP记录
操作人员行为固定操作 SOP,培训合格中有年度再培训计划
菌种回避能力BCC易在水系统中形成生物膜中使用选择性培养基检测结论: 综合得分显示风险等级为低~中,支持适度降低监测频次。

3. 专项BCC检测验证试验项目内容
目标菌株B. cepacia ATCC 25416(或参考中国药典推荐株)
检测方法选择性培养基:BCSA 或 Cetrimide Agar
检测方式涂布法或薄膜过滤法,100 mL 每点
样本数量连续4周,每周检测5个关键点,共20份
检测位置储罐出水口、回流口、两个高风险使用点
培养条件30~35℃,72小时观察
对照设置阳性对照:接种已知量BCC菌株;阴性对照:灭菌水判定标准:
所有样本不得检出BCC菌落;阳性对照应有典型菌落生长。

4. 监测策略对照分析项目原方案优化方案差异说明
BCC检测频次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风险低,适度放宽
检测方法专项培养基保持不变
总菌数检测频次每周保持不变作为预警手段
在线监控项目电导率、TOC保持不变实时监测运行状态
六、验收标准验证合格标准如下:
  • 连续4周专项BCC检测均为阴性;
  • 阳性对照结果符合预期;
  • 近12个月微生物总数趋势稳定,未出现OOS或偏差;
  • 风险评估等级为低~中;
  • 所有验证活动文件完整可追溯,QA审核通过。


七、后续监控与再评估
  • BCC检测频次降低后,若出现异常微生物事件,应立即恢复为高频检测并开展偏差调查;
  • 每12个月重新评估一次检测频次合理性;
  • 若产品类别、系统结构或法规要求变更,应重新进行验证。


八、建议附件
  • 历史微生物趋势数据(含菌落数、TOC、电导率)
  • FMEA评分表及分析说明
  • 检测SOP、培养基验证资料
  • 阳性/阴性对照记录
  • QA批准的验证计划与执行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8 06: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