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供试液按 10 mL 分成两份并且分别独立加菌,那么对每份 10.0 mL,允许加的菌液体积为:10.0 × 1% = 0.1 mL = 100 µL。
所以你写的“只能在10 mL 里加入 0.1 mL 菌液”——在你按每 10 mL 分膜且针对每份单独加菌时,这个理解是正确的;但如果你是向整个 20 mL 供试液一次性加菌并混匀再分装过滤,则上限是 0.2 mL。建议把“加种”动作做在总供试液(20 mL)上一次性加入并混匀,这样更均一,且仍满足药典 1% 限制(0.2 mL)。
建议的检验与方法学验证方案(可直接采用或作为参考模板)一、供试液制备(基线/日常检测)
样品量:取试样 1.00 g(精确至 0.01 g),剪成小片或剪碎以利微生物洗脱。
洗脱液:取 20.0 mL 0.9% 生理盐水(无菌);为改善纤维表面释放,可在方法学验证阶段比较是否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如 Tween 80 0.01–0.1%)或 0.05%中性洗涤剂,但日常若无化学抑制应优先用纯生理盐水。
洗脱方法:将样品与 20 mL 洗脱液置于无菌管/袋中,振荡(vortex)5 min 后可加短时超声(若验证证明对菌不造成杀灭影响,超声例如 1–5 min),或使用 stomacher 搅拌 1 min(用于织物通常 stomacher 效果好)。你现在用振荡5分钟是可接受的——但验证时要比对不同洗脱条件的回收率。
分装过滤:按你现有流程把 20 mL 分为 2 × 10 mL,每 10 mL 通过一张 0.45 µm 过滤膜(或 0.22 µm 取决于方法),培养计数。也可以整个 20 mL 用两张膜串联过滤(上、下膜区别记录),或两张并列各过滤 10 mL ——关键是要在方法学验证时确认不同方式间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