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4
收起左侧

[其他] 细菌内毒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产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为20EU/件,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为10EU/支,鲎试剂灵敏度为0.25EU/ml,如何做细菌内毒素检查?求详细步骤,特别是供试品溶液稀释这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前天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doc88.com/p-0941609271666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前天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昨天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内毒素检查是确保医疗器械和药品安全性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对于直接接触血液或体液的产品。以下是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详细步骤:

1. 准备阶段:首先,确保所有使用的设备和材料都是无菌的。这包括实验台、移液器、试管等。同时,准备好鲎试剂、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以及供试品溶液。

2. 稀释供试品溶液: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将供试品溶液稀释至适当的浓度。通常,这一步需要使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宜的溶剂。稀释倍数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预期的细菌内毒素限值来确定。例如,如果产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为20EU/件,而鲎试剂的灵敏度为0.25EU/ml,那么至少需要将供试品溶液稀释到8倍(即20EU/件 ÷ 0.25EU/ml = 80EU/ml),以确保在检测过程中不会超过鲎试剂的检测限。

3. 添加鲎试剂:向每个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鲎试剂。具体用量应根据鲎试剂的说明书和实验设计来确定。

4. 孵育:将含有鲎试剂和供试品溶液的试管放入恒温箱中孵育一段时间(通常是37°C,时间根据鲎试剂的说明书而定)。

5. 观察结果:孵育结束后,观察试管中是否出现凝集反应。如果出现凝集,说明供试品溶液中含有细菌内毒素;如果没有出现凝集,则说明供试品溶液中不含有或含量低于检测限。

6. 记录和分析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供试品是否符合细菌内毒素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指南,如《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此外,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鼠鼠还在学习中,内容仅供参考(药搭GMP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昨天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世间始终你好 于 2025-10-19 09:15 编辑

下面给你一份可直接操作、带有完整计算和示例稀释方案的细菌内毒素(LAL)检测流程。因为你只给了三个关键参数 —— 产品限值 20 EU/件、标准品 10 EU/支、鲎试剂灵敏度 0.25 EU/mL,我将:
  • 先把通用原则、公式和注意点说明清楚;
  • 再给出两个常见示例(把每件提取到 1 mL 内和提取到 10 mL 内)并把每一步的计算逐位算清楚;
  • 最后给出判断标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果你已经有固定的提取体积(mL/件),可以直接用示例里相应部分的公式套算;如果没有,我给出了两种典型提取量(1 mL 和 10 mL)供参考。

一、基本概念与常用公式(必须理解)
  • 产品限值(Units per device):你给的是 20 EU/件(每件最多允许 20 EU)。
  • 要换算成 EU/mL 的产品限值(EL,EU/mL)
    [
    EL\ (EU/mL) = \frac{\text{每件允许的 EU(EU/件)}}{\text{你用来提取该件的体积(mL/件)}}
    ]
  • 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 Maximum Valid Dilution)
    [
    MVD = \frac{EL\ (EU/mL)}{\lambda}
    ]
    其中 (\lambda) 是鲎试剂的灵敏度(EU/mL)。MVD 的含义:在该稀释倍数下还能检测到等于产品限值的内毒素;如果对样品稀释超出 MVD,无法证明样品满足 20 EU/件 的限值(即测不到限值水平)。
  • 稀释与检测策略:为判断样品是否抑制/增强 LAL 反应,通常要测若干不同稀释倍数(至少 2 个稀释点,一般 1:10、1:50、1:100 等),并在每个稀释倍数做 回收试验(Spike recovery)(即向样品溶液加入已知内毒素量,检查回收率)。回收率常用可接受范围为 50%–200%(不同规范略有差异,以你所适用药典/标准为准)。

二、先做标准品溶液(从 10 EU/支 出发,得到工作标准系列)你有 10 EU/支 的标准品(常见的是每支含 10 EU 干粉)。典型做法:用 10 mL LAL 水溶解该支,得到 1.0 EU/mL 的母液(便于做序列倍比稀释)。下面是一步步的具体操作和计算(体积分配用容易操作的量):
  • 配制母液(Stock)
    • 将 10 EU 的标准品溶于 10.0 mL 经过灭热处理的 LAL-grade 水(无内毒素水),充分振荡使完全溶解。
    • 计算:10 EU ÷ 10.0 mL = 1.0 EU/mL(这是母液 S0)。
  • 做一系列 1:2 连续稀释(推荐点位覆盖 1.0 → 0.0625 EU/mL)
    我建议做点:1.0, 0.5, 0.25, 0.125, 0.0625 EU/mL(这些刚好覆盖你的试剂灵敏度 0.25 EU/mL)。具体用法(每步取 1.0 mL + 1.0 mL 无内毒素水):
    • S0 = 1.0 EU/mL(母液)
    • S1(0.5 EU/mL) = 1.0 mL S0 + 1.0 mL water → 体积 2.0 mL,总 EU = 1.0 EU/mL × 1.0 mL = 1.0 EU,浓度 = 1.0/2.0 = 0.5 EU/mL
    • S2(0.25 EU/mL) = 1.0 mL S1 + 1.0 mL water → 0.25 EU/mL
    • S3(0.125 EU/mL) = 1.0 mL S2 + 1.0 mL water → 0.125 EU/mL
    • S4(0.0625 EU/mL) = 1.0 mL S3 + 1.0 mL water → 0.0625 EU/mL
这样你就有一套标准点(1.0 → 0.0625),包含并覆盖试剂灵敏度 0.25 EU/mL。用于定量法做标准曲线或用于凝胶法做阳性对照(PPC)比较。

三、样品提取、稀释与 MVD 的计算(两例:提取 1 mL/件 与 10 mL/件)我先给公式,然后给逐位计算示例(按你给的数字逐位乘除,避免口算误差)。
公共已知数
  • 产品限值:20 EU/件
  • 标准品:10 EU/支(上面配出 S0=1.0 EU/mL)
  • 鲎试剂灵敏度 (\lambda = 0.25) EU/mL
示例 A:提取体积 1.0 mL/件(即把 1 件放入 1.0 mL 提取液中)
  • 计算 EL(EU/mL):
    [
    EL = \frac{20\ \text{EU/件}}{1.0\ \text{mL/件}} = 20.0\ \text{EU/mL}
    ]
    (逐位:20 ÷ 1.0 = 20.0)
  • 计算 MVD:
    [
    MVD = \frac{EL}{\lambda} = \frac{20.0}{0.25}
    ]
    逐位算:0.25 × 80 = 20.0,所以 20.0 ÷ 0.25 = 80
    MVD = 80(意味着你最大可以做到 1:80 的稀释倍数仍然能检测到与限值等量的内毒素)
  • 检测稀释设计(建议):应在 MVD 以内选择 2–4 个稀释倍数来检验抑制/增强,典型组合:1:10、1:25、1:50(1:50 < 80,安全)。同时在这些稀释倍数上做回收(spike)。
    • 例如做测定的最终反应体系每孔为 0.1 mL(或按你方法)。下面给出把样品提取液做到这些稀释的操作示例(假设操作方便以 1 mL 为单位):
    如何配制样品溶液(以原始提取液记为 Sample Extract, SE):
    • 1:10:取 0.1 mL SE + 0.9 mL LAL 水 → 总体积 1.0 mL(结果是 1:10 的稀释)
    • 1:25:取 0.04 mL SE + 0.96 mL LAL 水 → 体积 1.0 mL(更精准可用微量移液器:40 μL + 960 μL)
    • 1:50:取 0.02 mL SE + 0.98 mL LAL 水 → 20 μL + 980 μL(或 100 μL SE + 4.9 mL &#8658; 1:50)
    注意:做稀释时务必用无内毒素容器和 LAL 水,且每一步都要涡旋混匀并在冰上或室温短时间内完成(按方法)。
  • Spike(回收)设置(示例):
    • 选择一个 spike 濃度(常用的是使检测终体积中内毒素为 0.25 EU/mL 或 0.5 EU/mL,便于判断)。常见做法:用你配好的 S2(0.25 EU/mL)作为 spike 溶液源,向样品稀释液中加入 1 体积的 spike 溶液(或按需要计算)。
    • 比如:在 1:50 的样品溶液中再加入 0.1 mL 的 0.25 EU/mL 标准溶液到 1.0 mL 体系中,计算回收时要减去样品原有内毒素的贡献并按公式算回收率。
    • 回收率接受范围:50%–200%(以所适用药典为准)。

示例 B:提取体积 10.0 mL/件(把 1 件放入 10 mL 提取液)
  • 计算 EL(EU/mL):
    [
    EL = \frac{20\ \text{EU/件}}{10.0\ \text{mL/件}} = 2.0\ \text{EU/mL}
    ]
    (20 ÷ 10.0 = 2.0)
  • 计算 MVD:
    [
    MVD = \frac{2.0}{0.25} = 8.0
    ]
    (逐位:0.25 × 8 = 2.0,所以结果 8
    MVD = 8(最大稀释 1:8)
  • 检测稀释设计(建议):由于 MVD 只有 8,稀释选择受限。建议测 1:2、1:4、1:8(并在每个点做回收)。如果样品在这些低稀释倍数就显著抑制/增强,可能需要改变提取体积或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例如用更高灵敏度的试剂或改进样品处理以减少抑制因子)。
    样品稀释配制示例(以 SE 为原提取液):
    • 1:2:0.5 mL SE + 0.5 mL LAL 水 → 1.0 mL 总量
    • 1:4:0.25 mL SE + 0.75 mL LAL 水 → 1.0 mL
    • 1:8:0.125 mL SE + 0.875 mL LAL 水 → 1.0 mL(125 μL + 875 μL)

四、凝胶法与定量法(步骤概要)下面给出典型的实验步骤,按你可能使用的两类最常见检测法:凝胶凝固法(gel-clot)比色/浊度定量法(chromogenic/turbidimetric)。你可据所用试剂盒选择对应流程。
A. 试验前准备(通用)
  • 使用 LAL-grade(无内毒素)试剂水、容器、移液器枪头(无内毒素处理/专用)。
  • 将所有试剂复温至实验室温度(按试剂说明),但是切勿超时暴露。
  • 空白(水对照)、阴性对照(LAL 水)、阳性对照(标准品不同浓度)、样品稀释组、样品稀释组的 spike(加标准品)都要准备好。
  • 每个条件建议做重复(凝胶法至少 2 重复;定量法建议 3 重复以求统计可靠)。
  • 记录每一孔/试管的体积与稀释倍数。
B. 凝胶凝固法(Gel-clot,常用于放行判断)
  • 在无内毒素试管或凝胶板上按体积顺序加入:样品稀释液或标准溶液(例如 0.1 mL)。
  • 加入 LAL 试剂(体积按试剂说明,典型为 0.1 mL),轻轻混匀,立刻孵育(通常 37 ℃ ± 1 ℃,按试剂要求温度与时间,常为 60 min)。
  • 孵育结束后,倒置试管(或按说明观察)1 分钟:若形成凝胶且不溶解,视为“凝结阳性”。
  • 判定:在所选稀释倍数中,若样品不凝结且同稀释的 spiked 样品凝结(并且回收率在可接受范围),则该稀释点无抑制/增强,可用该点判定。若样品与 spiked 均不凝结,说明抑制存在(需要更低稀释或去抑制处理)。
  • 用 MVD 判断:需保证你测试的稀释倍数中至少有一个稀释倍数 ≤ MVD 并满足回收(或无抑制),才能证明合格。
C. 比色/浊度定量法(用于给出 EU/mL 精确值)
  • 在酶标板按顺序加入标准系列、空白、样品稀释(每点 3 重复)。
  • 加入试剂,按仪器程序在规定波长/时间点读数,得到标准曲线(OD vs EU/mL 或时间阈值 vs EU/mL)。
  • 根据标准曲线算出样品在测定稀释下的 EU/mL,然后换算回 每件 EU(乘以提取体积和稀释倍数)以判断是否 ≤ 20 EU/件。
  • 做 spike 回收并计算回收率:
    [
    \text{回收率(%)}=\frac{(\text{测得的带 spike 样品浓度} - \text{测得的未加 spike 样品浓度})}{\text{加的 spike 浓度}} \times 100%
    ]

五、具体数值计算举例(把定量和回收都算清楚)继续用 示例 A(提取 1 mL) 并给出一个完整数值流程示范,便于直接上手。
  • 提取体积 = 1.0 mL/件
  • 原始提取液(SE)的浓度表示:如果样品中真实内毒素为 X EU/件,则 SE 中内毒素浓度 = X EU/mL(因为 1 mL 提取),待测目标是证明 X ≤ 20。
  • 假设你做 1:50 的稀释(见上),在该稀释下测得浓度为 C_meas (EU/mL)(这是检测体系返回的浓度,已经是稀释后的浓度),则回算到原提取液:
    [
    C_{\text{原}} = C_{\text{meas}} \times \text{稀释倍数}
    ]
    然后换算到 每件(提取体积 1 mL):EU/件 = ( C_{\text{原}} \times 1.0\ \text{mL} ) = ( C_{\text{meas}} \times \text{稀释倍数} \times 1.0 )
回收计算示例(数值)
  • 设在 1:50 稀释下,未加 spike 的测定结果 C_unspiked = 0.02 EU/mL(稀释后浓度),带 spike(加入 0.1 mL 0.25 EU/mL 标准到 1.0 mL 总量,相当于加入 0.025 EU 总 => 0.025 EU / 1.0 mL = 0.025 EU/mL 的 spike)测得 C_spiked = 0.043 EU/mL。
  • 计算回收:
    [
    \text{回收} = \frac{0.043 - 0.02}{0.025} \times 100% = \frac{0.023}{0.025} \times 100% = 92%
    ]
    92% 在 50%–200% 接受范围内,说明该稀释点无显著抑制/增强,可以用该点数据。
  • 原始样品浓度回算:C_unspiked × 50 = 0.02 × 50 = 1.0 EU/mL → EU/件 = 1.0 EU(远低于 20 EU/件,合格)。
注意:上面的数值(0.02、0.043)是示例;你实际测得的 C_meas 来自检测仪/比色读数。

六、实验记录与判定要点(checklist)
  • 每次实验都记录:提取体积、样品批号、稀释倍数、标准品批号与配置方法、LAL 试剂批号与灵敏度、温度、孵育时间。
  • 确保至少有一个稀释点同时满足:稀释倍数 ≤ MVD 且 spike 回收在 50%–200%(或按你适用规范)。只有满足此条件才可用该点的数据判定产品是否 ≤ 20 EU/件。
  • 若所有稀释点均显示抑制(即 spiked 也不回收或回收率不合格),需要:进一步稀释样品(前提不能超过 MVD),或改变提取方法/处理样品(去除抑制因子),或使用不同灵敏度的试剂。

七、常见问题与解决建议
  • 样品抑制(spike 回收低于 50%):常见于含有金属离子、有机溶剂、蛋白、表面活性剂等。处理办法:
    • 增大稀释倍数(在 MVD 范围内);
    • 更换提取溶媒(必要时用 0.1% Tween-20 的 LAL 水,但注意对试剂兼容性);
    • 使用对 β-葡聚糖不反应的 LAL(或使用 β-葡聚糖抑制剂)如果怀疑为真菌β-葡聚糖干扰。
  • 回收过高(>200%):可能是样品自身含有激活因子或标准品配置/加样错误,检查操作和标准品。
  • MVD 很低(例如示例 B 的 MVD=8)导致检测窗小:可考虑减少提取体积(如果可行且符合规范/代表性),或采用更高灵敏度的试剂(λ 更小)或改进样品清理。

八、最后给你一份快速操作步骤模板(可直接套用)
  • 准备:LAL-grade 水;灭热处理容器;移液器;鲎试剂(λ=0.25 EU/mL);标准品 10 EU/支。
  • 配制标准系列:10 EU/支 → 溶于 10.0 mL 水 → S0=1.0 EU/mL;按 1:2 连续稀释得到 1.0, 0.5, 0.25, 0.125, 0.0625 EU/mL。
  • 样品提取:将 1 件产品按既定体积(示例:1.0 mL 或 10.0 mL)进行摇匀/提取,记录体积。
  • 计算 EL 与 MVD:按第二区公式计算;选择检测稀释点(不少于 2 个,并且至少一个 ≤ MVD)。
  • 配制样品稀释:按选择的稀释倍数配制(每步用无内毒素器材);为每个稀释点做未加 spike 与加 spike(如用 0.25 EU/mL 的标准稀释液做 spike)。
  • 按试剂说明进行凝胶法或定量法检测
  • 数据处理:若为定量法,求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稀释后浓度,回算到 EU/件。计算回收率并判定。
  • 记录与判定:只有在至少有一稀释点满足(稀释倍数 ≤ MVD 且 spike 回收合格)时,方可按该点数据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20 EU/件)。


ScreenShot_2025-10-19_091030_828.png
ScreenShot_2025-10-19_091049_758.png
ScreenShot_2025-10-19_091106_690.png
ScreenShot_2025-10-19_091119_485.png
ScreenShot_2025-10-19_091133_715.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0 07: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