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555|回复: 19
收起左侧

[质量保证QA] 关于原料药中间体转中间体的MACO设置讨论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7-9-1 15: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间体转中间体的MACO计算是以下一个中间体的批量计算,还是以下一个中间体生产的API的批量计算的讨论。

比如  API-A 生产工艺为:“中间体A1”——“中间体A2”——“中间体A3”——“API-A”
      API-B 生产工艺为:“中间体B1”——“中间体B2”——“中间体B3”——“API-B”
每个中间步骤都共用设备:    设备1   ——    设备2   ——    设备3   ——  设备4
若“中间体A2”转“中间体B2”,采用100ppm,那么“中间体A2”在设备2中的残留量MACO=100ppm*“中间体B2的批量”是否适当呢???是否应该采取MACO=100ppm*“API-B的批量”更为合适呢???提出这种想法是因为虽然原料药每步都可能涉及到清除纯化(clearance)的作用,但是如果考虑到“中间体B2”到“API-B”的步骤中存在批量急剧缩小的情况怎么办??比如“中间体B2”批量为1000kg,而“API-B”批量最终缩小为10kg,那么和可能造成“中间体A2”在“API-B”中的限度超过100ppm(假如“中间体A2”至“API-B”的的每步清除率为40%,那么两步的清除率80%,但是批量缩小100倍,那么最终会造成“中间体A2”在“API-B”中达到2000ppm)。

若“中间体B2”除了生产“API-B”外,还存在另一个使用用途“中间体B1”——“中间体B2”——“中间体C3”——“API-C”,那么按照上面的想法,“中间体A2”在设备2的残留量MACO理论上应该为:MACO=100ppm*(API-B批量+API-C批量),这个就是为什么APIC cleaning validaion中为什么将MBS的定义规定如下图。但若存在“中间体B2”每次分配不一致的情况下(生产计划变动),那么为了减少每次changeover的MACO计算,一般会选自MACO=100ppm*(中间体B2全部API-B或者API-C中最小的批量)。

由于中间体转中间体的转产。其实从安全层面,并不关心对接下来的中间体的有什么影响(因为人不会去接触该中间体,有考虑的影响也仅仅是质量层面),所以合理的做法都是会将“中间体转中间体的转产”设计为“中间体转API的转产”。并且按照几种MACO计算进行计算(除1/1000日剂量一般不会涉及到中间体转产情况,因为中间体残留没有TDD数据)。由于考虑到中间体转产会涉及到MACO对下一个中间体在质量层面,以及对一个中间体生产的API在安全、质量方面两方面产生影响。故最好的方法是将这两方面计算出的MACO进行比较然后选取较小值作为中间体转中间体的MACO以用于上一个中间体的清洗限度计算。

望大家讨论!


BMS定义.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 15: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不合适,API-B批量急剧缩小,但是你的杂质中间体A2未必也是急剧缩小,很可能就是导致结果不满足100ppm,这很有可能是事实,你为了合格而去改变是不是太不负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 16: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点疑问:第一步的产物全部投入到第二步了吗?如果不是全部投料,那么你的假设按照最终产品API-B的批量来计算就存在了一定的误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 16: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娃瓦力 发表于 2017-9-1 16:40
我有一点疑问:第一步的产物全部投入到第二步了吗?如果不是全部投料,那么你的假设按照最终产品API-B的批 ...

误差是存在的,不过已经考虑风险,最坏的情况就是整批都投到第二步,全部带入最终API,而我的残留限度值是基于最坏情况设计的,不存在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6: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声断魂 发表于 2017-9-1 15:47
我感觉不合适,API-B批量急剧缩小,但是你的杂质中间体A2未必也是急剧缩小,很可能就是导致结果不满足100pp ...

不是说API-B批量急剧减少,是指工艺本身会造成API-B批量缩小(比如投入1000中间体B2,生产出10公斤API-B),相当于浓缩。那么API-B中的中间体B2就上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 17: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公英小逆 发表于 2017-9-1 16:59
误差是存在的,不过已经考虑风险,最坏的情况就是整批都投到第二步,全部带入最终API,而我的残留限度值 ...

你的意思是按照API-B的批量来计算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 17: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5du 发表于 2017-9-1 16:59
不是说API-B批量急剧减少,是指工艺本身会造成API-B批量缩小(比如投入1000中间体B2,生产出10公斤API-B ...

我觉得按照最严的算法来计算没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 17: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5du 发表于 2017-9-1 16:59
不是说API-B批量急剧减少,是指工艺本身会造成API-B批量缩小(比如投入1000中间体B2,生产出10公斤API-B ...

最终结果就是你的产品中单个杂质超过100ppm,就是不合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7: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娃瓦力 发表于 2017-9-1 16:40
我有一点疑问:第一步的产物全部投入到第二步了吗?如果不是全部投料,那么你的假设按照最终产品API-B的批 ...

你是说生产出来的中间体B2(里面含有中间体A2)不全部投料往后生产吗(相当于中间有存货的生产工艺,这个确实很常见)???这也是个问题,可能切换至后一个中间体B2含的中间体A2较高,但是部分投料就可以解决API-B中中间体A2不超标的问题,此时的中间体转中间体MACO如何算呢????那么中间体A2残留MACO同样按照:MACO=100ppm*API-B批量,然后乘以投料次数(中间体B2总量/每次中间体B2的投料量,这个系数可以固定),当然不乘以投料次数,仅仅关注最终成品批量更保险(即按照最初上面提到的计算公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7: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声断魂 发表于 2017-9-1 17:03
最终结果就是你的产品中单个杂质超过100ppm,就是不合格

中间体没有这个规定,所以才有上面的问题,到底中间体转中间体的MACO计算中涉及到批量是选用中间体批量,还有单一杂质是1000ppm(0.1%)不是100ppm(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7: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娃瓦力 发表于 2017-9-1 17:01
你的意思是按照API-B的批量来计算咯

主要是在选取批量是选中间体批量还是选取API批量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9-1 17: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公英小逆 发表于 2017-9-1 16:59
误差是存在的,不过已经考虑风险,最坏的情况就是整批都投到第二步,全部带入最终API,而我的残留限度值 ...

哈哈!你觉得选批量是选中间体B2的批量,还是选取API-B的批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 17: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5du 发表于 2017-9-1 17:33
主要是在选取批量是选中间体批量还是选取API批量的问题

选取API的批量应该是最保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 09: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5du 发表于 2017-9-1 17:34
哈哈!你觉得选批量是选中间体B2的批量,还是选取API-B的批量???

API-B,更确切点说是按最终产品的来。不管B2的批量比API-B的高还是低,我们只考虑最终影响的谁,最终影响的肯定是终端产品,而不是这个中间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 09: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娃瓦力 发表于 2017-9-1 17:01
你的意思是按照API-B的批量来计算咯

当然喽,选择最终影响的产品,有人会说更风险小的方法是按谁的批量小,但我认为这样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加强控制只是增加质量成本,甚至最后逼得自己去造假,何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公英小逆 发表于 2017-9-2 09:57
当然喽,选择最终影响的产品,有人会说更风险小的方法是按谁的批量小,但我认为这样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 ...

其实进而想想,还会去考虑考虑在最终制剂成品中的含量这个因素,所以API厂和制剂厂加强合作还是很有必要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1: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同样也指出了这个问题。
Cleaning Memo for April 2016 Limits for Small Molecule API Synthesis – Part 1

limits for small molecule API synthesis-part 1.pdf

356.04 KB, 下载次数: 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5 08: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公英小逆 发表于 2017-9-2 09:57
当然喽,选择最终影响的产品,有人会说更风险小的方法是按谁的批量小,但我认为这样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 ...

GMP的一个理念不就是考虑最差吗,确保最差也符合规定,我觉得你既然提这个问题,其实你心里也知道选哪个更严谨,迫于实际情况你不愿意接受,想让大家给你提供材料,证明选择另外一种方法的合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12 09: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声断魂 发表于 2017-9-5 08:42
GMP的一个理念不就是考虑最差吗,确保最差也符合规定,我觉得你既然提这个问题,其实你心里也知道选哪个 ...

不是,因为无限制的采用最差只是毫无意义的提高成本,套用一句话“合适的才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9-28 11: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都学习新的知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1 0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