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38958
帖子
主题
积分31471
注册时间2012-7-19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仲夏秋夜云 于 2015-12-7 20:22 编辑
【瞎想】临床核查,哪条冤了?
今天,更狠的一个临床核查公告出来了。明确了13个品种注册不予批准,公布了核查缺陷和相关企业、CRO、临床基地名单。而且这次……真的立案了。
看看吧,这下面的缺陷条目,有没有冤死的。总结一下缺陷:
1、试验用药品造假
试验制剂比试验制剂……真聪明啊。其实小妖前几年听说比较多的是原研比原研,也就是参比比参比,不过据说原研和参比太贵了,所以现在开始试验制剂比试验制剂了。你说送样的是谁?药企动的手,还是CRO,也或者临床?双盲的,医师药师恐怕是真不知道的。至于药企和CRO……难说。有冤死的可能,只是比较小。
2、虚假数据、修改数据、选择性使用数据
这点……曾经的GMP核查中发现很多次。有人曾说过,中国的试验不是科学,而是和女人问“你爱不爱我”一样,是预设答案的,不符合的答案的,我们本能地就去掉了……真是任性的人生。选择使用,那可以说是任性偏向,那么修改数据、虚假数据、图谱套用、一个样品多次进样……似乎就是红果果的造假咯。这个……都说是生物检材测试单位做的,但我之前就吐槽了,这些检材检测单位并不需要资质。这些样本分析单位这次也曝光了,红果果的出现了以药物分析、生物分析见长的中国药科大学。大学属于事业单位……冤死的可能性也有,毕竟有的选择性使用数据可能就真的是当年没有完整性的意识,去掉了进样失败的数据吧,只是概率也不高。
3、签名疑似和实际操作人不符合
这里提到了一家已上市的CRO公司。其实我觉得这家CRO公司的员工真挺忙的,那么多字要签啊……但问题是,主要研究者张某否认参加了项目研究,这事儿就有点谍战片的意味了。没有医师签名,临床研究完不成,但医师有似乎挺忙……突然发现,这有点领导挂职的意思啊?很多研究生都说,文章挂着导师的名儿,真出事儿了,导师说不定还真是没参与呢。这是没得到允许就挂名的?不知道递交临床申请的时候,这位主要研究者是否在封面、方案或者什么资料上签了名。如果没有,强烈建议这位申明自己没有参与研究的张某将CRO公司告上法庭!凭什么就挂你的名?!这属于借着侵权啊!而且这说明整个试验,主要研究人就是不知情的啊!我去……细思极恐。不会整个试验都是编造的吧?想想当时说的黑名单,以后谁签字谁负责,如果签字也伪造……以后申报资料要按指纹才行啊!这条,真是不冤。如果张老师,您真是签过字的,真是知道的,现在推得一干二净,不合适吧?黑名单呢?!这做了不认,也算直接参与造假吧?啥时候公布?
4、数据完整性问题
这里包括原始记录缺失、数据不可溯源等等。有人说,这次应该是查“真实性”而不是“完整性”,其实吧,你为什么不让它完整?往往是为了隐瞒真相,也就是真实性出了问题。有人曾跟我抱怨,为什么要有管理SOP的SOP?药监局对此是不是要求太严格了?我只能说,这本来就是该有的东西。
其实我建议,各种理解不了完整性和真实性之间关系的人,可以跟药企的QC聊聊天,看看GMP到底是什么标准,到时候你会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当然了,小问题是一直都有的。其中什么60张图谱只找到55张的,这种情况真算是小事儿了。这条,可能会有冤死的,因为不是不做,只是做得不够好。当然了,所谓的不够好,只是善意揣测。
对了,坊间传闻,这次核查有地区省局全程陪同的,但想保的还是没保住。也有单位毁尸灭迹砸电脑的,但显然在IT精英们面前是掩耳盗铃……不过呢,这份公告里,也有确实有点冤枉的。比如说……由于未安装Audit trail模块,部分数据不能溯源。恩……没写清楚,是什么时候开始要这个系统的。毕竟从公告来看,这个产品跨度是从2005年到2013年的……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也许各个公司会有公告吧。看看以上这些……哎,冤死有多大概率,各位看客心知肚明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