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36|回复: 6
收起左侧

[临床医学知识] 过干净的生活方式损害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12-3 17: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过干净的生活方式损害人体微生物生态系统


导语: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微生物生态学家爱玛·艾伦-维科在对肠道微生物进行了10多年研究后指出,现代人过于注重洁净,食物太过精细,动辄使用抗生素,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损害人体内无形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标签:微生物  抗生素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微生物生态学家爱玛·艾伦-维科在对肠道微生物进行了10多年研究后指出,现代人过于注重洁净,食物太过精细,动辄使用抗生素,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损害人体内无形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微生物是人类的盟友而非敌人
  人类排泄物为研究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群落提供了一个窗口。艾伦-维科发现,地球上最具多样性、繁殖最密集的生态系统不在热带雨林中,也不在海洋中,而是在人类的肠道里。人类“微生物”是体内数以万亿计生物体的统称,是人类拥有健康体魄的关键所在。微生物做了大量有助消化的工作,更多证据还表明,其还能帮助人体抵御哮喘、病原体、过敏、糖尿病,甚至某种形式的自闭症和癌症。
  医学界过去对它们了解很有限,其中有些种类完全不为人知。部分原因是它们很难在实验室环境里生存。7年前,艾伦-维科用自己获得的一笔奖金在圭尔夫大学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研究肠道微生物的传统方法是单个提取出来观察,但是艾伦-维科设计了“仿真肠道”,让微生物生活在和人体内完全一样的温度和环境中,形成同样的群落。“微生物跟青少年一样,喜欢和朋友腻在一起。”她解释说。至于它们的“食物”,自有志愿者定期送上门来。
  科学界对人体内微生物生态系统的认识才刚刚开始。艾伦-维科说,通过仿真肠道,“你可以倾听微生物是如何交谈、相处和互动的。”它们的小社会在人生病时会发生剧烈动荡。艾伦-维科的研究小组试图找出微生物和炎症、疾病的关系,并观察药物、荷尔蒙和食物对它们的影响。
  “你惹了它,就要后果自负”
  艾伦-维科表示,由于无菌生活才是健康生活这一观念深入人心,现代商场货架上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各色“抗菌”物品,甚至连订书机和文件夹等办公用品上都标有“抗菌”标签。令人忧心的是,这样的观念还被带入了普通家庭,很多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根本接触不到有菌环境。
  不过,艾伦-维科更为担心的是抗生素药品的滥用,在对圭尔夫大学300名学生的调查中,没有一个学生说不曾使用过抗生素。她认为,抗生素可以用来救生,但几十年来抗生素的使用同时也削弱和破坏了体内的微生物生态环境。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有益菌,从而使人体更易受到梭状芽孢杆菌等耐药杂菌的侵袭,梭状芽孢杆菌是人类干扰微生物从而把事情搞砸的典型例子,其导致的腹泻可致命,特别是对老年患者。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越来越孱弱,肥胖症、糖尿病、过敏和哮喘等疾病却越来越常见,可能和这种改变有很大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可在胃酸这样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一个世纪前,其曾是人类胃里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但最近的调查显示,美国、瑞典和德国这3个国家的儿童中,只有不到6%还携带幽门螺杆菌。由于幽门螺杆菌会增加罹患胃溃疡和胃癌的风险,医生们起初认为它被消灭了是件好事。但是最新研究表明,体内缺乏微生物的人更易患花粉症和其他过敏症。美国纽约大学的马丁·布拉斯博士还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消失还影响到两种控制食欲的激素,这也许是肥胖症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布莱特·芬利教授在做小鼠实验时发现,幼年时期接受的抗生素治疗会损害那些帮助免疫系统发展辨识能力的微生物。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岁前服用或注射过抗生素的孩子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比例较高,这种疾病的症状本是免疫系统对无害微生物、花粉和宠物毛的过度反应。
  艾伦-维科目前还在和西安大略大学的同行合作研究退化性自闭症。这种自闭症通常还伴有肠炎和某些种类的细菌增生。她领导的圭尔夫大学研究小组最近还发现,结肠肿瘤中存在大量的具核棱杆菌。这是一种口腔微生物,它们在结肠肿瘤里干什么呢?艾伦-维科正在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一起寻找答案。
  准妈妈们慎重选择剖腹产
  尽管科学家们不断发现体内微生物群和疾病的潜在联系,但是艾伦-维科提醒说,如果我们因此认为可以继续照着目前的方式生活,然后时不时修补一下我们的微生物群就行了,这是一种短视的想法。
  她强调说,必须减少抗生素和杀菌产品的使用,更好地保护人类体内的微生物生态环境。她还建议产妇慎重考虑选择剖腹产,因为胎儿在通过产道时从母亲体液中获得的微生物是第一批“奠基者”,它们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
  剖腹产生下的孩子更容易患哮喘、肥胖症、Ι型糖尿病。研究这些疾病的专家现在怀疑,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出生时与产道微生物失之交臂了。
  加拿大的研究表明,与自然分娩相比,剖腹产婴儿的细菌丰富性和多样性要低得多。欧洲和美国的研究则发现,剖腹产婴儿体内防止过敏的肠道菌群数量明显不足,产道细菌在怀孕期间会随着约氏乳酸杆菌的明显增加而改变,约氏乳酸杆菌通常多见于肠道,可产生消化牛奶的酶。其在产道内的存在则确保婴儿获得约氏乳酸杆菌并准备消化母乳。
  艾伦-维科建议,准妈妈们如果只是为了害怕自然分娩的痛苦而选择剖腹产,那么这种选择值得重新考虑。如果基于医学上的需要而进行剖腹产手术,也应尽量确保婴儿能接触到产道分泌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3 18: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下那些不爱卫生的人有理由了。

点评

是啊,过犹不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3 20: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2-3 18: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内微生物群的确与疾病有潜在的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3 20: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溪黄草 发表于 2013-12-3 18:19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下那些不爱卫生的人有理由了。

是啊,过犹不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12-3 22: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叫什么来着,当年读书的时候老师说过:菌群失调,好像是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22: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道理,长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4 20: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知识了,看来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