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蒲公英 于 2013-12-11 14:19 编辑
各位蒲友,你们还记得蒲公英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ouryaoinfo)那个声音甜美的小编嘛?看看微信小编的179周6天的制药之路。。。。。
第一次用个人的身份维护蒲公英制药技术论坛的微信公众平台,先体验一下。
维护这个公众帐号,是想着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从业经历经历,聊聊生活…… 回想三年前,2010年,我走出校园的第一份工作是QA,一家老牌企业的粉针线跟班实习QA,那个时候,虽然QA这次词我都还未理解(现在也还为理解),但主管已经教导我的第一条是按照标准化的思维打交道。或许我脑袋不适合这样的习惯,了解产品的现状和需求,例如公司目前的硬件软件环境,工艺和自己在使用设备方面有哪些需要,每批物料的投入比例,预计多长时间可以完成,后期的实验室检验如何进行……每一个步骤的设计,就是4个月实习期在这家老牌公司所让我学习到的知识。
2011年,从一种QA转到做另一种QA,打杂的日程便从这里开始;开始正式进入中国现实民营派的制药公司,颗粒、片剂、API,面对的是众多企业面对的问题…人手问题、资历问题、质量不重视问题、自身问题、设备问题、物料问题,刚刚看了下当时的写的日报,至今闲置,中国制药太多这样的苦逼故事,以后有机会再仔细回顾下那段在苦逼的进步岁月。
进入A公司,历经操作工、物料QA、在线QA、文件编写、验证、设备助理、厂长助理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让我感触颇多,相信多数在A公司呆过的同事,一定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即便离职,对A公司也会心存感激。在A公司的时间,是我在制药职场成长最快的时间,这里汇集了太多制药的优秀人才,公司的知识体系、培养体系做的很赞,尤其是企业文化,值得借鉴。(PS:一年以上都可以算老员工)在A公司,认识了很多正直、善良、热爱生活的注册申报资料。以后也会跟大家聊聊A公司在产品、公司文化等多方面的故事。(A公司做产品确实厉害,研发闻名北京)
2013年,一个特殊的原因,进入现在的公司,继续做QA,只是不那么杂了,不啥都做了,再次做QA的感觉,每周一从家到公司上班,每周五从公司下班回深圳,在Z公司,接触了更年轻、更屌丝的群体,又一次新的挑战和职业生涯的提升。近段时间,为公司培训新的实习生,负责公司的培训方案制订和推进,希望和公司一起的成长,对照自己走过的路,有很多可以分享的东西,以后也在这里慢慢道来。
前段时间看的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在2010年学士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原文如下:
善良比聪明更难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的夏天总是在德州祖父母的农场中度过。我帮忙修理风车,为牛接种疫苗,也做其它家务。每天下午,我们都会看肥皂剧,尤其是《我们的岁月》。我的祖父母参加了一个房车俱乐部,那是一群驾驶Airstream拖挂型房车的人们,他们结伴遍游美国和加拿大。每隔几个夏天,我也会加入他们。我们把房车挂在祖父的小汽车后面,然后加入300余名Airstream探险者们组成的浩荡队伍。 我爱我的祖父母,我崇敬他们,也真心期盼这些旅程。那是一次我大概十岁时的旅行,我照例坐在后座的长椅上,祖父开着车,祖母坐在他旁边,吸着烟。我讨厌烟味。 在那样的年纪,我会找任何借口作些估测或者小算术。我会计算油耗还有杂货花销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我听过一个有关吸烟的广告。我记不得细节了,但是广告大意是说,每吸一口香烟会减少几分钟的寿命,大概是两分钟。无论如何,我决定为祖母做个算术。我估测了祖母每天要吸几支香烟,每支香烟要吸几口等等,然后心满意足地得出了一个合理的数字。接着,我捅了捅坐在前面的祖母的头,又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骄傲地宣称,“每吸两分钟的烟,你就少活九年!” 我清晰地记得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而那是我意料之外的。我本期待着小聪明和算术技巧能赢得掌声,但那并没有发生。相反,我的祖母哭泣起来。我的祖父之前一直在默默开车,把车停在了路边,走下车来,打开了我的车门,等着我跟他下车。我惹麻烦了吗?我的祖父是一个智慧而安静的人。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严厉的话,难道这会是第一次?还是他会让我回到车上跟祖母道歉?我以前从未遇到过这种状况,因而也无从知晓会有什么后果发生。我们在房车旁停下来。祖父注视着我,沉默片刻,然后轻轻地、平静地说:“杰夫,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 希望我们的产品能成为患者的朋友,而不仅仅是聪明的工具。 说下以前遇到的A公司产品问题,用意绝对不是喷A公司,因为这是我尊敬的公司,但在看了《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就遇到这样蛋疼的体验,不由得要说两句,以前在A公司的日子,我也在内部,甚至开会上说过不少产品问题。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次在一个产品意外的时候,同事提出了一个方法,很巧妙的方法,能将峰值与杂质的分离更好。某人当时就脱口而出,“还是不要这样误导自己。对制药人来说,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通过某种配比流动性,柱子诚然可以将杂质与峰值分离更好,但是如果产品本身就是有问题,日后....领导估计想着是被这货坑爹了
虽然我们在产品中,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自己的聪明,去击中工艺的要害,但是,不能把这种聪明过度化,而是需要站在一种坦诚的角度和产品对话,而不是给自己下套。就像选择朋友,大家可能都会认为善良更重要。同样地,患者选择我们的产品,也会如此。
从一个峰与杂质的分离,反思公司的产品运营,A公司难怪一直稳居帝都研发一线,自有其原因,某些企业运营了很多年,发展缓慢,也是有其原因的,虽然有不少患者也在用,但还是直说,制药行业,每个细节,一环扣一环,这么一个标准类商品,高端仿与低端快速仿制的区别,也造就了行业现在的某些混乱。但愿行业能有一个崛起的机会。
继续查看全部全文链接,请点击:http://read.ouryao.com/news/4261.html
原文首发:蒲公英聚合阅读
原创投稿:179周6天,我的制药之路(二)——习得性无助反应
https://www.ouryao.com/thread-202036-1-1.html
原创投稿:179周6天,我的制药之路(三)——控与失控
https://www.ouryao.com/thread-202286-1-1.html
原创投稿:179周6天,我的制药之路(四)——根本原因分析
https://www.ouryao.com/thread-202543-1-1.html
原创投稿:179周6天,我的制药之路(五)——缓慢的生命(孕育)
https://www.ouryao.com/thread-202799-1-1.html
原创投稿:179周6天,我的制药之路(六)——技术带来的是选择
https://www.ouryao.com/thread-203270-1-1.html
欢迎同时关注蒲公英微信公众平台,收看蒲公英小编的系列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