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90|回复: 3
收起左侧

[执业药师考试] 【讲故事学中药】30.石膏的故事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7-12 11: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30.石膏的故事    

2014-05-01 06:25:54|  分类: 关注健康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主编 张 健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   
   讲故事学中药·第一册  
       山 西 出 版 集 团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0.石膏的故事          
  很早以前,应城西北有座天灵山,浓荫覆盖,云雾缭绕。天灵山下住着一个贫穷的砍柴伢,他手脚勤快,天性善良,又最讲孝心。父母在世时,柴伢总是把砍柴换来的一点点吃的都供奉给父母,自己却忍饥受饿。父母死后,无钱安葬,就把父母合葬在天灵山的山洞里,自己在洞里守孝三年。有一天,柴伢砍柴回来,发现山洞里白晃晃的。进去一看,见洞里头长出了一条洁白的石糕,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柴伢壮着胆子走拢去,尝了一点,觉得又甜又软又可口,就吃了起来。真怪!不管怎么吃,那石糕老是那么长,一直等到他吃得饱饱的,才一下子不见了。第二天,柴伢砍柴回来,那石糕又出现了。从此,柴伢白天上山砍柴,晚上回来也不用为饭食发愁了。 
               
  不知是什么时候,天灵山上出现宝物的事情,被山下的财主晓得了,就带着一批狗腿,家丁上天灵山,逼柴伢交出宝物。柴伢任他们怎么拷打也不做声。贪婪的财主恼羞成怒,就叫家丁在灵山上掘地三尺,一定要把宝物挖出来。眼看就要挖到柴伢父母的坟墓跟前了,突然旋风四起,电闪雷鸣,“轰”的一个炸雷,洞里又现出了洁白的石糕,但眨眼功夫就不见了。财主索性雇人来挖,谁知挖地一寸、土长二寸,挖二寸、长四寸,挖呀挖呀,挖了三年六个月,累死了三千六百人,土越挖越厚,终究没有把宝物挖出来。传说这石糕是柴伢的父母怜悯儿子变化出来的。石糕的味道之所以甜美,是因为里面渗进了母亲的乳汁。后来,玉帝嫌财主太贪心,才命令操山之神长出厚土把石糕藏起来,石糕就离地面几十丈深了,而且慢慢变得坚硬,苦涩,才成为今天的石膏。           
                                  
  【药名】石膏             
  【别名】细石、细理石、软石膏、白虎、玉大石、冰石、生石膏。           
  【药性】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应用】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本品性味辛甘寒,性寒清热泻火,辛寒解肌透热,甘寒清胃热、除烦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治温热病气分实热,症见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者,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伤寒论》)。本品善清泻气分实热,若配清热凉血之玄参等,可治温病气血两燔,症见神昏谵语、发斑者,如化斑汤(《温病条辨》)。                  
  本品既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又能祛暑,配益气养阴之人参、麦冬等,可用治暑热初起,伤气耗阴或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津两亏,症见身热、心烦、口渴者,如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2.肺热喘咳证 本品辛寒入肺经,善清肺经实热,配止咳平喘之麻黄、杏仁等,可治肺热喘咳、发热口渴者,如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3.胃火牙痛,头痛,消渴证 本品功能清泻胃火,可用治胃火上攻之牙龈肿痛,常配黄连、升麻等药用,如清胃散(《外科正宗》);若治胃火头痛,可配川芎用,如石膏川芎汤(《云歧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论类要》)。取本品清泻胃热,配知母、生地黄、麦冬等,可用治胃热上蒸、耗伤津液之消渴证,如玉女煎(《景岳全书》)。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本品火煅外用,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等作用。用治溃疡不敛,可配红粉研末置患处,如九一散(《中国药典·2000年版》);用治湿疹瘙痒,可配枯矾用,如二味隔纸膏(《景岳全书》);用治湿疮肿痒,可配黄柏研末外掺,如石黄散(《青囊秘传》);若治水火烫伤,可配青黛用,如牡蛎散(《外台秘要》)。                
  【用法用量】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12 12: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7-12 13: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美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7-12 16: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有意思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5 18: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