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244|回复: 23
收起左侧

为什么设备、检验方法验证完成之后才做工艺验证?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4-10-24 08: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昨晚听了YY,李基老师留了个作业,想看看亲们都是如何回答的:
为什么设备确认、检验方法验证或确认要完成之后才做工艺验证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0-24 08: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降低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0-24 08: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备不确认、检验方法不验证,那么工艺验证所得数据的可靠性,有待商讨,这好似先有鸡和先有蛋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08: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子寒泪 发表于 2014-10-24 08:47
设备不确认、检验方法不验证,那么工艺验证所得数据的可靠性,有待商讨,这好似先有鸡和先有蛋的问题。

不是不验证,是同步做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10-24 08: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设备不正常、检验方法不准确,怎么能保证工艺验证的可靠性?
差不多也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08: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夜思雨 发表于 2014-10-24 08:50
如果设备不正常、检验方法不准确,怎么能保证工艺验证的可靠性?
差不多也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思。 ...

现在都是成熟的设备,同步做也没有问题啊,何况你懂的,有几个是真实的设备、方法验证。

点评

先行做和同步做哪个的风险更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4 08: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10-24 08: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喜 发表于 2014-10-24 08:51
现在都是成熟的设备,同步做也没有问题啊,何况你懂的,有几个是真实的设备、方法验证。

先行做和同步做哪个的风险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08: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夜思雨 发表于 2014-10-24 08:54
先行做和同步做哪个的风险更大?

标准应是先行喽。同步也不是不可以。给检查员的感觉是胆子有点大,可信性不高。

点评

这就是风险评估啊,要把风险降到最低,而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4 09: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0-24 08: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套路就要这么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10-24 09: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喜 发表于 2014-10-24 08:56
标准应是先行喽。同步也不是不可以。给检查员的感觉是胆子有点大,可信性不高。

这就是风险评估啊,要把风险降到最低,而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0-24 09: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工艺验证,最好和工艺规程上的时限要求一模一样,如果你加上设备确认等其他的事,必然会存在等结果的时差问题。我之前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弄不好,连工艺验证都做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10-24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是建立在设备和检验的基础之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0-24 09: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要看你具体的工艺了,固体制剂,应该简单点,但是生物制品(我们原液生产就要40多天),如果,一起做的话,很容易失败,我第一次做就染菌了,郁闷的很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09: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子寒泪 发表于 2014-10-24 09:04
还有,要看你具体的工艺了,固体制剂,应该简单点,但是生物制品(我们原液生产就要40多天),如果,一起做的 ...

多谢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0-24 09: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涉及到“元” 的概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因素”
工艺验证,如果一切正常,均能达到预期结果并在可控范围之内,皆大欢喜。
但如果工艺验证失败,那就要对失败原因进行调查,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工艺失败,可能是物料、设备、环境、人员,或者是工艺方法本身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多元或者说是多维的问题,影响因素越多,交叉组合的可能就越多,调查起来就越困难。
因此,在进行工艺验证之前,通常需要先完成工艺布局确认、HVAC确认、设备确认、人员培训等基础性工作。这样一旦工艺失败,可以集中精力从产品工艺角度进行分析、评估,可以更快、更科学的找到症结所在,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当然,如果企业是在编造数据,应付检查,则另当别论。但期间的逻辑关系,估计检查员会让企业难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0-24 09: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ton 发表于 2014-10-24 09:06
这涉及到“元” 的概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因素”
工艺验证,如果一切正常,均能达到预期结果并在可控范围 ...

是这样的,完全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4 10: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人洗澡,同时衣服也要洗。于是某人决定:不脱衣服直接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0-24 1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一定
首先说设备确认
你只能说IOQ在工艺验证之前
PQ对于一个新设备来说是在PV同步或之后
对于方法验证
如果你没有样品
那你拿什么来做方法验证
所以很多事情没有一定的
是前还是后只不过是风险问题
就像你一个物料没有放行能不能投料?
如果没有放行投料最后发现物料没有问题就是小事
而有问题就是大事

点评

支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4 12: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0-24 11: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是前提条件,就好比拿还没经过检验的原辅料去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0-24 11: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xk5829 发表于 2014-10-24 10:56
某人洗澡,同时衣服也要洗。于是某人决定:不脱衣服直接洗。

同意、很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30 1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