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文:
u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u 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u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u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u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u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u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u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u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u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u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 u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u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u 结阳者,肿四支。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u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 u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解释:
u 皇帝,问:我听说人有四经、十二从,什么意思? u 歧伯回答:四经就是寒、热、温、凉,对应四季,在人就是四肢。十二从,即十二主经脉,对应十二个月象。脉象本身分阴,阳两大类。阳脉知阴病,阴脉知阳病,这个是总纲,即:脉象是判断阴阳总纲的重要依据。普通人来说,阳脉有五种“钩、毛、弦、石,溜”,对应五藏,五脏。所谓阴脉,那就是真的仅仅是反应五藏了。见到五种真阴脉,基本上就是阳败、阴衰,必亡。而阳,主要指胃脘部的心阳作为比对基础。区别五种阳脉,可以知道哪个脏腑病了;而见到前面说的真阴脉,那就仅仅是计算人还有几天寿命罢了。 u 头部的颞动脉、颌外动脉、颈总动脉三处可以探查阳气运行;腕部寸关尺则是探查阴脉的地方,这是第一个要记住的。三阳脉不见,则知道什么时辰不要有相应的损耗;而寸关尺不见脉,基本上人就没有什么救治可能了。自己知道就行了, 千万别和病人家属说什么时候断气哦。 u 对于脉象来说,阴阳如何区分也很重要。一次搏动来说,搏动开始为阳,搏动结束是阴;平是阴,急切是阳;脉搏跳动缓慢是阴,脉搏跳动快是阳。 u 一旦,腕脉探查到“虚悬若无”,极差与其他脉象。则,肝脉见,也就十八天寿命了;心脉见,也就九天寿命了;肺脉见,也就十二天寿命了;肾脉见,也就七天寿命了;脾脉见,也就四天寿命了。 u 一般地说:胃肠有病,则可影响心脾,男病人往往有难以告人的隐情,如果是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甚至经闭。若病久传变,或者形体逐渐消瘦,成为“风消”,或者呼吸短促,气息上逆,成为“息贲”,就不可治疗了。 u 一般地说:三阳经发病,多有寒热的症状,或者下部发生痈肿,或者两足痿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若病久传化,或为皮肤干燥而不润泽,或变为颓疝。 u 一般的说:少阳经发病,生发之气即减少,或易患咳嗽,或易患泄泻。若病久传变,或为心虚掣痛,或为饮食不下,阻塞不通。 u 阳明与厥阴发病,主病惊骇,背痛,常常嗳气、呵欠,名曰风厥。 u 少阴和少阳发病,腹部作胀,心下满闷,时欲叹气。 u 太阳和太阴发病,则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或者变易常用而痿弱无力,或者四肢不能举动。 u 介绍:钩毛弦石溜五种脉象定义。 u 阴藏,阴属性互相争夺阳气化生,必然扰体内阳气。阳气干扰,阳不固不能卫守阴,于外大汗,藏殆尽,四肢逆而冷起。一旦四逆,则残阳熏肺,使人喘、鸣。阴的存在重要性在于化生之源,但是需要阳的推运,这就是“和”。所以,阳气,阳属性相争,必然极度耗损阴藏,同时阳热破卫固,阳散,阴气没有阳运,也衰亡。一旦阴阳不和,称作“淖”,经脉没有濡养,没有运行化生,卫绝,这就是死于引不化生,寿命也就两三天了;阳气不推运的话,也就四五天寿命了。解释一下“生阳”、“死阴”的意思:肝硬化谓之“生阳”,肺心病谓之“死阴”,肾衰谓之“重阴”,胰腺炎谓之“辟阴”,死不治。 u 阳气郁结,则四肢浮肿。阴气郁结,则大便下血,初结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都有郁结,而偏重于阴方面的治理,就会发生“石水”之病,少腹肿胀。阳气郁结于二阳,则肠胃俱热,多为消渴之症。阳气郁结于三阳,则多为上下不通的隔症。阴藏郁结于三阴,多为水肿膨胀的病。郁结于一阴一阳多为喉痹之病。 u 阴脉搏动有力,与阳脉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孕妇身体健康、正常的现象。阴阳脉(尺脉、寸脉)具虚,同时又患肠澼的,是为死症。阳脉加倍于阴脉,当有汗出。阴脉虚而阳脉搏击,火迫血行,在妇人为血崩。 u 三阴(指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到二十天半夜时分容易死亡。二阴(指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大约到十三天傍晚时分时容易死亡。一阴(指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之脉俱搏击于指下,十天左右死亡。三阳脉(指手太阳小肠级和足太阳膀胱经)鼓动过甚的,三天就要死亡。三阴三阳之脉俱搏,心腹胀满,阴阳之气发泄已尽,大小便不通,则五日死。二阳(指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之脉俱搏击于指下,患有温病的,无法治疗,不过十日就要死了(家属最好也远离不要被传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