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010|回复: 110
收起左侧

[国内外GMP法规及其指南] 最近接受了一次审计,说不出来的感觉(转)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5-5-4 21: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也不是第一次接受审计了,但这次审计结束后思考比较多,心里也比较堵。
提出的几个问题,就我跟着的时候。
1. 看到现场一本滴定液配制记录,员工在翻看以前的记录,因为那个用的是美国药典上的方法,我们现场也有但因为是英文版的,但员工还是偏向于翻看以前的记录,被审计人员说为誊抄记录,但我理解的誊抄记录是现场的记录不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在一张纸上,看做和了之后才写到自己的记录上才叫誊抄记录。实验人员看以前的记录的行为是错误的吗?
2.也是翻看实验记录的时候,问我们如何证明称量的这个重量称的就是这个东西,称量的时候身后是否有人看着?这个说法我闻所未闻,但对方举出了仓库称量作为例子,这一项最后在末次会提出。但是当时我们没有接受。
3.验证方案的起草人作为验证方案的培训者,其它参与实验人员,为受训者,但因为受训者中有复核者,所以说起草人不应该是培训者,而应该验证方案的复核者作为培训者。这个对方坚持我们这样的逻辑关系是不正确的。这个各位大神怎么看?
4.末次会因为我们没有准备他们没要求的东西而大发脾气。我第一天跟着的时候有人询问是否有一页上划改数的规定,我回答了一句没有,这不是我们SOP也不是GMP的规定之后就惹怒了对方,大概因为我把对方当为同事,说话太不小心了,对方可是看我们自上而下的。
5.审计的时候总是在强调什么逻辑,在看我们体系表面以下的东西。比如说有的日期划改,她就会坚持说不会犯这种错误,肯定不是那一天划改的。其实那个划改没有任何问题。或者我们培训记录新进员工一天培训了20个SOP,她就会冷嘲热讽的说一天怎么会培训这么多,这可能吗?我就解释对方是老员工,SOP都有共通之处。但是总是在强调表面以下的问题,暗示我们的错误。末次会只有一人的错误,会说成很多次的错误。还有发生的OOS,会说为什么连这种OOS都会发生,你审体系难道不是看OOS如何处理的吗?
6.也是末次会扣了个大帽子说OOS的原因说的不清楚,举了个例子,是一个干燥失重的OOS,调查的原因是当时所用的瓶身和瓶盖不符合,当时就嫌我们的原因少写了个人原因这四个字。但我觉得我们说的原因就是个人原因的意思啊,但是对方不行,就嫌我们没点出个人原因。还有个偏差是把两种溶残项目搞混了,就一直在末次会上说这两个英文就差几个字母,我们调查原因写的是沟通过程中发生了错误,就说我们原因没调查清楚,暗示说没有在原因中写上马虎啊不小心啊才犯低级错误,实际是客户邮件往来中写错了单词,这个我们的原因写的有什么不点题的吗?
7.办公区域放了个冰箱,要求看那个冰箱,里面有一些过期的标准品是准备给别的部门的,不说这种行为是否错误,难道办公区域的冰箱应该在审计范围之内吗?
8.查SOP更是跟做阅读理解一样查,SOP中说明了很多偏差类型,但是附件的调查表中只附出了部分剩下的写的其他,说是这样是不可以的。这个非得那么对应吗?其他SOP也是当作文来看的。还挑出了翻译不准确等问题。这个倒不是对方审计不对,大概除此之外也无别的可审吧?

当然这次不是一个和利益相关的审计,来的都是本公司同事,一则督促我们,一则他们自己练手。

我觉得我这么想肯定也有我不对的地方,我可能还是对审计这方面不怎么理解。有次跟着一个大公司的资深审计师查看一个公司,他们公司一天生效了几百个SOP,而且在恶劣的环境下的记录拿出来都是白白净净没有折叠,一天还校验了几百个瓶子,也没见那个审计师说什么,我一直觉得有的所谓的逻辑是不该在审计范围之内的。我一直最信任这个版块,请大家来点醒我吧。

点评

通篇看来,作者充满了情绪,可能就像文中说的,心里堵,这种堵,应该在受审计时就表现出来了,对方可能也有情绪。在是在任何审计中都要不得得。其实好多问题,都有不同解释办法,关键在于认不认可。  发表于 2015-5-7 10:09
第七条肯定你们自己的问题,为啥能有这样情况出现还理直气壮?老外都追到厂外面去捡垃圾了。  发表于 2015-5-5 13:26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2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下,这个帖子有些意思,可以讨论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4 21: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验证方案的起草者是最清楚方案内容的,应该是最合适做为培训者的。
冰箱我觉得查也没有问题,没规定不能查。行政楼里的他的们不太会去查,但和生产或检验相关的办公室里的,查了也不能算过份。

点评

同意,审计官是有这个权限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8 18:36
你没看清楚,人家是“一个体系的”“原来的同事”现在是来“练手”的,带着“自上而来的审视来的”,这就是TMD扯淡。不要理他就行了。这是真把自己当专家了。然后,就是不管神马都是自己认为的是对的。这就是逻辑  发表于 2015-5-5 08: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4 21: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你们在某个地方把审计官惹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4 21: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要是有一个字记不得怎么写了而去翻之前的记录,算不算誊抄?显然不是。
2、只有摄像头才能救你一命
3、起草人应当最了解验证方案,如果一份方案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复核人仅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进行复核,对方案的掌握不够充分。
后面几条。。。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4 2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看审计官是做什么出生的,个人偏好及性格等因素的。审计他所关注的。

点评

说明审计者的审计经历不足、缺乏专业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08: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4 21: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1、美国药典上的方法,一个翻译成中文版才对;
2、不太明白,是说的称量复核问题吧?
3、我也认为验证方案的起草者是最清楚方案内容的,应该是最合适做为培训者的。
4、“当然这次不是一个和利益相关的审计,来的都是本公司同事,一则督促我们,一则他们自己练手”。这种情况自然会发生一些不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4 21: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
1. 看到现场一本滴定液配制记录,员工在翻看以前的记录,因为那个用的是美国药典上的方法,我们现场也有但因为是英文版的,但员工还是偏向于翻看以前的记录,被审计人员说为誊抄记录,但我理解的誊抄记录是现场的记录不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在一张纸上,看做和了之后才写到自己的记录上才叫誊抄记录。实验人员看以前的记录的行为是错误的吗?
我觉得至少有誊抄的嫌疑,因为誊抄说得通俗点就是不动脑子写吧,呵呵。
2.也是翻看实验记录的时候,问我们如何证明称量的这个重量称的就是这个东西,称量的时候身后是否有人看着?这个说法我闻所未闻,但对方举出了仓库称量作为例子,这一项最后在末次会提出。但是当时我们没有接受。
我觉得可能要考虑环境吧,比如在车间称量,应该要2人;如果是实验室称量,有培训+标识+称量打印,应该能说明问题吧
3.验证方案的起草人作为验证方案的培训者,其它参与实验人员,为受训者,但因为受训者中有复核者,所以说起草人不应该是培训者,而应该验证方案的复核者作为培训者。这个对方坚持我们这样的逻辑关系是不正确的。这个各位大神怎么看?
为什么起草人不能是培训者,我不太懂。按照正常的理解,SOP等的起草,都应该是有专业能力强,熟悉该流程的人员进行起草,然后TA来负责培训,不是TA,该谁呢?谁比TA更懂呢?
4.末次会因为我们没有准备他们没要求的东西而大发脾气。我第一天跟着的时候有人询问是否有一页上划改数的规定,我回答了一句没有,这不是我们SOP也不是GMP的规定之后就惹怒了对方,大概因为我把对方当为同事,说话太不小心了,对方可是看我们自上而下的。
里面有抵触情绪,过于简单的回答,可能是不妥的。
5.审计的时候总是在强调什么逻辑,在看我们体系表面以下的东西。比如说有的日期划改,她就会坚持说不会犯这种错误,肯定不是那一天划改的。其实那个划改没有任何问题。或者我们培训记录新进员工一天培训了20个SOP,她就会冷嘲热讽的说一天怎么会培训这么多,这可能吗?我就解释对方是老员工,SOP都有共通之处。但是总是在强调表面以下的问题,暗示我们的错误。末次会只有一人的错误,会说成很多次的错误。还有发生的OOS,会说为什么连这种OOS都会发生,你审体系难道不是看OOS如何处理的吗?
强调逻辑本身并没有问题,没有逻辑的思想是容易不全面的。但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胡乱猜测别人,显得审计员不够专业
6.也是末次会扣了个大帽子说OOS的原因说的不清楚,举了个例子,是一个干燥失重的OOS,调查的原因是当时所用的瓶身和瓶盖不符合,当时就嫌我们的原因少写了个人原因这四个字。但我觉得我们说的原因就是个人原因的意思啊,但是对方不行,就嫌我们没点出个人原因。还有个偏差是把两种溶残项目搞混了,就一直在末次会上说这两个英文就差几个字母,我们调查原因写的是沟通过程中发生了错误,就说我们原因没调查清楚,暗示说没有在原因中写上马虎啊不小心啊才犯低级错误,实际是客户邮件往来中写错了单词,这个我们的原因写的有什么不点题的吗?
含糊的表达,确实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避免分歧的表达,其实非常难的。人都会偷懒,包括撰写任何文字资料
7.办公区域放了个冰箱,要求看那个冰箱,里面有一些过期的标准品是准备给别的部门的,不说这种行为是否错误,难道办公区域的冰箱应该在审计范围之内吗?
应该属于审计范围,因为过期的标准品,也是包括在审计范围之内的,因为这里面有一定的风险
8.查SOP更是跟做阅读理解一样查,SOP中说明了很多偏差类型,但是附件的调查表中只附出了部分剩下的写的其他,说是这样是不可以的。这个非得那么对应吗?其他SOP也是当作文来看的。还挑出了翻译不准确等问题。这个倒不是对方审计不对,大概除此之外也无别的可审吧?
个人感觉是缺少审计经验造成的。无法抓住核心问题导致的。

点评

以找麻烦挑刺的态度进行检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12:52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10 收起 理由
静夜思雨 + 5 赞一个!
豚鼠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4 21: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JL052 发表于 2015-5-4 21:56
基本上看审计官是做什么出生的,个人偏好及性格等因素的。审计他所关注的。

第五个感觉就是纯吐槽了,已经不是审计的内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5-5-4 22: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记录,定时存档,不超期,看看无所谓。
关键岗位的称量需要复核,也不一定必须旁站观察吧。
文件的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都可以是文件的培训者,文件的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可以不参加后续的培训。
纸质版记录修改笔误数据,是可以的,公司也该有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5-5-4 22: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5、一切皆有可能,想不通不是问题,慢慢想。
6、较上劲儿,就什么也不对了。
7、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发现问题就可以提,这没错,鸡蛋里不要专挑骨头就行了。
8、还是较劲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5-5-4 22: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公司同事互审互查,好事情, 相互学习,就应该相互理解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5-4 22: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东西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除了第7条外,其他的我不认为一定是缺陷,是可以探讨的内容。越是没有能力的人,反而越喜欢在这些地方下手,来突出自己的能力,因为其他的,他也发现不了什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4 22: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审计员个人因素是很重要,但纵观这里提出讨论的各点,都是或多或少有道理的,并没有太离谱的地方,大多也是真正审计时审计官可能嗅到的薄弱点或突破口,以继续往下深挖之处;有些如安捷伦上面所说,就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SOP条文,其实就应该逐字逐句当作文看。
反而我觉得作者作为接受审计方有很大的主观情绪,要不得。是不是不服气来审计的同事呢?其实这是很好的演练机会,和审计员探讨哪些可以做得更好,遇到真正审计时,审计官用类似问题“挑衅”时,用什么思路去应对。比如第二点称量的问题,自然我们不会实行双人同时称量,但如果审计官故意提这样的问题,也是需要应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5-4 23: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缺少审计经验造成的。无法抓住核心问题导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5 06: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审计员是个女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5 07: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你们正好赶上每个月的那几天!

点评

给神吐槽跪了  发表于 2015-5-5 09: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5-5 07: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每个人头上装个摄像头,这种总不能说称个试剂也要有人站后面监督了吧?

点评

哈哈,你这个不行,安装摄像头的人有没有人监督?检查摄像内容的人有没有人监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08: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5-5 0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JL052 发表于 2015-5-4 21:56
基本上看审计官是做什么出生的,个人偏好及性格等因素的。审计他所关注的。

说明审计者的审计经历不足、缺乏专业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5-5 08: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5-5-5 07:51
建议每个人头上装个摄像头,这种总不能说称个试剂也要有人站后面监督了吧?

哈哈,你这个不行,安装摄像头的人有没有人监督?检查摄像内容的人有没有人监督?

点评

用两个人,这里面有两个人更容易发现错误的想法,不是监督的比操作的更高明。  发表于 2015-5-11 07:21
那岂不是成死循环了。要是找个人在后面做监工,那谁来监督这个监工,谁再来监督这个监督监工的监工。全厂就一个人做,其他人全这后面监督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5 08: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4 02: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