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672|回复: 8
收起左侧

[申报注册] 【讨论】30%的中成药含有甘草药材,是否涉嫌滥用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2-6-13 10: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四叶花 于 2015-3-7 13:27 编辑

【讨论】30%的中成药含有甘草药材,是否涉嫌滥用






处方来源
含甘草药材的中成药数量
总共收载
所占百分比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1347
4289
31%
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
22
211
10%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
352
1532
23%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169
563
30%



     甘草在中成药的使用非常普遍,在中国药典2005年中的563个中成药品种就有169个中成药含有甘草,所占百分比达到了30%。
     甘草的异名在《神农本草经》称美草、密甘,列为上品。《陶弘景》又称国老,俗话说“朝中国老,药中甘草”,意思是甘草就像国老一样,“德高望重”、“功勋卓著”,是一种近乎完美、作用强大、使用广泛的药物。功能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因为可以调和诸药,加之传统上认为无毒副作用,所以"诸药"中都喜欢像放味精一样加上点甘草。
    但甘草真的一点副用用都没有吗,根据现代研究资料表明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可水解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给药,约有20%的病人可能出现水肿、四肢无力、痉挛麻木、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低血钾等。对老年人及患有心血管病和肾脏病的人易导致高血压和充血性心脏病,宜慎用。
   那么,这么广泛的使用甘草,是否有必要,是否是有的中成药中的加甘草本来就没有任何意义,欢迎大家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10: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论目前是否能搞清楚,但每个药物必然都有其内在的物质基础,如果说一味中草药的能在30%的中成药起到药理作用的话,有点夸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6-13 11: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有点滥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6-13 11: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听说过一个十方九草的说法,还以为会有90%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6-13 12: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方剂大多是在经典方的基础上加减。很多处方以甘草入药我个人认为与中医的文化背景有关。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犹如酸碱缓冲溶液一样,加酸加碱pH值都基本不变。中药的“毒性”与我们现代的常规理解不同,本质是一种“偏性”,比如治疗寒证用热药的偏性,寒者热之。中医有纠偏的理念,最终的目的是中庸。因此,纠偏,又恐偏性太过。既然中医认为甘草能调和诸药以至“中庸”,在很多方剂中动用国老,是必然的。至于甘草的药理作用应该评估,那就是现代药理研究的任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2-6-13 12: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是滥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2-6-13 12: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专业,只是学习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发表于 2012-6-13 12: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 这种统计方法本身就不合逻辑,如果说处方中都用到的药,就说滥用,有点缺乏科学依据,据我所知,甘草在中药中具有调和诸药这个最典型的特点,这主要源于其内所含的特殊成分皂苷,而皂苷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增容作用,这或许是甘草在众多中医处方中作为句号的一个解释,可以理解为协调各药之性、味,增加各有效成分的有效溶出,而且,可以细查一番,在众多方中,甘草的用量都不是很大,这才能起到辅助“国老”宰相之作用,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量或许有其存在的更大理由,而非“滥用”,个人意见,欢迎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1 16: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2-6-13 12:47
我觉得 这种统计方法本身就不合逻辑,如果说处方中都用到的药,就说滥用,有点缺乏科学依据,据我所知 ...

滥用没滥用凭印象真不好说。不过这个话题确实值得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9 14: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身的是个问题啊,甘草资源严重不足啊,中药学专家们多研究论证哈,是不是必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8 0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