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941|回复: 41
收起左侧

[生产运营] 这个空调图纸有啥问题?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7-10-14 10: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建厂房,这是其中一组空调的系统原理图,其中有哪些问题?




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4 11: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大神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0-14 11: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跌出最新 然后无人问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0-14 11: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iwei5du 于 2017-10-14 11:39 编辑

我是来学习的
1、加湿装置为什么安装在中效后面???有什么优势?(怕中效上滋生细菌)??我见到的一般是安装在加热段和送风风机之间。
2、回风在初效后,能否在初效前???如果房间中的回风口过滤不完全,会不会存在在表冷和加热翅片上结垢(这个应该不好洗),我有见过回风会在后面加中效的。
3、回风设置在AHU上设置两个进口,一个在表冷前,一个在表冷和加热段之间,有什么优势??
4、室外新风的一个电动阀和送风风机关联的作用是???同时送风风机和多个室外阀门关联的作用??是平衡风量??
5、送回风上面的70℃是什么???和送风风机关联是什么作用呢???
6、设置两个排风分机是为什么呢??PF-2-B1,PF-2-B2,是由于分机功率不够,还是为了保险(一台坏了,可以用另一台)
7、换鞋洗手间上方高效检查压差,为什么选这个“换鞋洗手间”高效,为什么不选择关键房间??
8、排风为什么没有防火阀呢??
9、送风风机前后压差监控是否有必要安装??送风风量和送风温湿度如何监控?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红茶.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4 11: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湿应放在风机段前加热段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4 13: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高手出现,学习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4 16: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臭氧发生器能转移到前段风管吗?这也不算是大缺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4 16: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机组能控制好压差梯度吗?比如走廊和洁净区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7: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辉宾 发表于 2017-10-14 16:21
一个机组能控制好压差梯度吗?比如走廊和洁净区之间

只是其中一组,不是只此一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0-14 17: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5du 发表于 2017-10-14 11:36
我是来学习的
1、加湿装置为什么安装在中效后面???有什么优势?(怕中效上滋生细菌)?? ...

我试着回答一部分吧
1、加湿装置为什么安装在中效后面???有什么优势?(怕中效上滋生细菌)??我见到的一般是安装在加热段和送风风机之间。
出师不利这个真看不懂,相反,我认为会造成中效长菌

2、回风在初效后,能否在初效前???如果房间中的回风口过滤不完全,会不会存在在表冷和加热翅片上结垢(这个应该不好洗),我有见过回风会在后面加中效的。
现在一般都是初效后面了,装在前面有倒灌的风险,且洁净室回风都是干净的,有点脏的就会直接排掉或者除尘了

3、回风设置在AHU上设置两个进口,一个在表冷前,一个在表冷和加热段之间,有什么优势??
这个就是二次回风,现在用的不多了,优势就是回风分成两部分,只有一部分经过表冷,节省冷量

4、室外新风的一个电动阀和送风风机关联的作用是???同时送风风机和多个室外阀门关联的作用??是平衡风量??
电动阀和风机联动启动,属于自动控制

5、送回风上面的70℃是什么???和送风风机关联是什么作用呢???
70度是防火阀,主风管穿越防火墙加的,当温度达到70度时,防火阀动作,关键的风机跟着动作,也就是停机

6、设置两个排风分机是为什么呢??PF-2-B1,PF-2-B2,是由于分机功率不够,还是为了保险(一台坏了,可以用另一台)
我觉得你分析的对,我也不知道为啥

7、换鞋洗手间上方高效检查压差,为什么选这个“换鞋洗手间”高效,为什么不选择关键房间??
选择换鞋洗手间是为了观察方便,不用穿洁净服,在门口就可以看到了,从工程角度看,这个和关键房间的关系不大,筛选原则应该是利用率最高的高效过滤器

8、排风为什么没有防火阀呢??
你知道是防火阀,为什么还有问题5,我觉得你这是个套

9、送风风机前后压差监控是否有必要安装??送风风量和送风温湿度如何监控?
送风机前后的压差没有必要吧,温湿度加探头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红茶.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9: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5du 发表于 2017-10-14 11:36
我是来学习的
1、加湿装置为什么安装在中效后面???有什么优势?(怕中效上滋生细菌)?? ...

加湿我都是第一次见放在中效后面的。

两个排风机,说臭氧消毒完毕后排风的时候用B2,平常时候用B1,我也是第一次见这么配置多一台风机的,难道B1还怕臭氧腐蚀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0-14 19: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iwei5du 于 2017-10-14 19:27 编辑
东北以东 发表于 2017-10-14 17:36
我试着回答一部分吧
1、加湿装置为什么安装在中效后面???有什么优势?(怕中效上滋生细菌)??我见 ...


1、关于加湿器安装位置,我看到有几种方式,你看一下下图的AHU1和AHU2,其中我在ISPE的指南中有了解到其建议如果加湿器安装在AHU中,则安装表冷器上游,这个是什么意思???我见到的都是安装在加热段下游。如何理解??(其中AHU1的这种设计和我们一般见到表冷,加热以及加湿位置设置有点不一样@石头968 )
2、如果是固体制剂和原料药,回风涉及到有潜在产尘的房间,还是建议回风还后面加装过滤器的,以免可能造成对表冷和加热段翅片的污染,影响热传递效果。你提到的装载初效前面有倒灌的可能,怎么理解???初效前端均是负压,为什么存在倒灌???
3、风机和送风口电动阀,排风口电动阀相关联,应该是为了调节整体的风险控制吧?
8、我其实想问一下下图的那个红色圈的东西是什么呢????
9、我还是个人认为有必要在风机(centrifugal fun motor)前后加压差监控并和风机连锁,起到保护风机的作用。
AHU 1.jpg
AHU 2.jpg
ISPE HVAC.jpg
什么东西.jpg
回风位置.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0-14 19: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7-10-14 19:20
加湿我都是第一次见放在中效后面的。

两个排风机,说臭氧消毒完毕后排风的时候用B2,平常时候用B1,我 ...

你可以再问一下他为什么如此进行风机切换操作,如有信息望回复,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5du 发表于 2017-10-14 19:25
你可以再问一下他为什么如此进行风机切换操作,如有信息望回复,谢谢!

已经问了,还没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0-14 19: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7-10-14 19:20
加湿我都是第一次见放在中效后面的。

两个排风机,说臭氧消毒完毕后排风的时候用B2,平常时候用B1,我 ...

如果是排风模式两个都开就可以理解了,两台排风机是为了增大排风量,平时一台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0-14 19: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5du 发表于 2017-10-14 19:22
1、关于加湿器安装位置,我看到有几种方式,你看一下下图的AHU1和AHU2,其中我在ISPE的指南中有了解到 ...

1、关于加湿器安装位置,我看到有几种方式,你看一下下图的AHU1和AHU2,其中我在ISPE的指南中有了解到其建议如果加湿器安装在AHU中,则安装表冷器上游,这个是什么意思???我见到的加湿都是安装在加热段下游。如何理解??(其中AHU1的这种设计和我们一般见到表冷,加热以及加湿位置设置有点不一样@石头968
文中说提高加湿效率?是指的温度低时加湿效果更好?其实也不差这几度的温差吧,等石头老师回答吧

2、如果是固体制剂和原料药,回风涉及到有潜在产尘的房间,还是建议回风还后面加装过滤器的,以免可能造成对表冷和加热段翅片的污染,影响热传递效果。你提到的装载初效前面有倒灌的可能,怎么理解???初效前端均是负压,为什么存在倒灌???
图中可以看到,新风和回风在同一段位,停空调的时候,新风甚至昆虫等有可能从回风直接进去洁净室,当然如果回风有中线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3、风机和送风口电动阀,排风口电动阀相关联,应该是为了调节整体的风险控制吧?
自动操作就是为了避免手动的失误和遗漏啊,当然自控也有不稳定的时候

8、我其实想问一下下图的那个红色圈的东西是什么呢????
消音装置

9、我还是个人认为有必要在风机(centrifugal fun motor)前后加压差监控并和风机连锁,起到保护风机的作用。
我见过加风速传感器的多,应该给风压的原理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6 13: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7-10-14 19:20
加湿我都是第一次见放在中效后面的。

两个排风机,说臭氧消毒完毕后排风的时候用B2,平常时候用B1,我 ...

个人认为两个排风机是由于消毒时和平常排风量要求不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6 18: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beiwei5u和东北以东两位的分析和解答,挺全面的,我也来补充几点。
1、楼主展示的是典型的洁净空调二次回风系统原理图,但是图示缺少一次、二次回风比例调节阀,并且在自控原理上没有说清楚控制要点;二次回风的优点是夏季模式表冷器除湿后可以充分利用二次回风降低了再热的能耗,缺点是对自控专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温湿度的执行手段由一种单纯的调节水温(水量)变成既可调节水温(水量)还可以调节一、二次回风的比例,两个变量的自控程序比一个变量的自控程序要复杂得多。而且对于系统有产湿的工序,同时工艺对湿度又有严格要求的系统,如果采用二次回风,湿度是不易控制的,其节能效果就显得很鸡肋。
2、关于加湿段位置为什么放在中效过滤段之后的送风段?洁净空调常用的加湿方式分等温加湿(干蒸汽加湿)和等焓加湿(湿膜、高压雾化),然而水蒸气与空气混合是需要一定的吸收距离作保障;我猜测有安装现场可能存在长度空间不足的问题,所以在设计时就把加湿段和送风段合并了(并且送风采用顶部出风),如果没有问题,建议还是放到加热段后面更好些。具体分析如下:
图示是利用干蒸汽进行等温加湿的(通常经加湿后会有1-2℃温升),我们常见的加湿段是位于加湿段之后,风机段之前的,这样的排布方式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一般冬季低温低湿,需要加湿,因此需要首先经过加热段提高空气温度,进一步降低相对湿度,给等温/等焓加湿创造条件。Beiwei5du提供的AHU2图示的GIBBONS的HAVC其加湿原理是利用高压进行雾化的,属于等焓加湿,也是放在加热段之后的。
下图为干蒸汽加湿过程及吸收距离的关系:
  在空调机组或风道中,100℃的蒸汽与较低温度的空气混合伴有热交换,蒸汽释放热量时就会冷凝,形成可见水粒子,可见水粒子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然后再气化,成为湿空气。此段过程即为干蒸汽加湿器的吸收气化的过程,可见蒸汽被完全气化的距离即为吸收距离。上图:“可见蒸汽”区域为过饱和状态,如果在此区域内有阻挡物,蒸汽在阻挡物上冷凝,会造成过滤器阻力超大,风机及风道中带水,严重甚至电机被烧毁.
通常加湿段的安装位置及段长要求如下:
加湿段位置        位置A                                位置B                                   位置C
           …+加湿段+风机段+...       ...+加湿段+中间段+过滤段...                     …+加湿段+送风段
加湿量          <200kg/h        ≥200kg/h        <200kg/h        ≥200kg/h        <200kg/h        ≥200kg/h
加湿段段长   600mm          900mm                600mm                 900mm                 600mm                 900mm
可见:
位置A:…+加湿段+风机段+...,最为常用的排布方式。这时风机段可作为蒸汽的吸收距离。
位置B:加湿后面是过滤段,必须保证蒸汽的吸收距离。加湿段后的中间段(600mm)起蒸汽吸收作用,兼作过滤器的检修。
位置C:如果送风方向为水平出风,送风段可适当缩短(300mm),如果是其他方向出风,加湿段、出风段的长度均应保证。
3、关于beiwei5du 提供的AHU1图所示的增湿器为湿膜/高压喷雾加湿,属于等焓加湿,也需要先加热再加湿,这种加湿方式必须有挡水板防止凝露漂水,图示是将表冷器及挡水段合并利用了,因此ISPE指南建议将该类加湿器置于表冷段之上游。
4、为什么要设置PF-2-B1,PF-2-B2两个排风机呢?是由于消毒模式和正常运行模式下的系统排风量工况不同PF-2-B1,PF-2-B2的选型/运行参数是不同的,之所以设置两台风机并配套相应的联动风阀,是便于简化自控系统的PLC程序,方便在模式切换时自控系统能够精准控制。通常情况下,运行模式下的排风是为了补充新风和维持系统压差的需要,排风量相对比较小,如果系统内有房间排风而且排风量比较大时可以不设PF-2-B1。消毒结束后系统排风量大,以便于新风快速置换消毒气体的残留。
5、加热、加湿产生的冷凝水最好回收或充分冷却,不建议直接排到地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6 21: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能加个好友吗?关于公司废溶剂废固处理问题,我们有资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0-17 08: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干蒸汽加湿过程与吸收距离关系图
干蒸汽加湿.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2 0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