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创】药品研发注册批量到底要多大? 2018.02.12,农历十二月二十七,CDE在其官网发布了,《化学药品仿制药注册批生产规模的一般性要求》,首次较全面地对注册批批量提出了要求,为方面大家了解注册批批量要求,小编整理了国内关于注册批量的一些要求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法规规章/指导原则 | | | | 化学药品仿制药注册批生产规模的一般性要求(征求意见稿) 2018.02.12发布 | | 注册批三批均应至少达到拟定商业化生产规模的10%或100,000制剂单位,两者中选更多的。 | | | | | | 注册批三批均应该至少达到100,000制剂单位,建议注册批生产规模与拟定商业化生产规模一致 | | | 注册批三批中的两个批次应至少达到(1)拟定商业化生产规模的10%;(2)如果每瓶/支的灌装量大于2.0ml,则为50L/批,如果灌装量不超过2.0ml,则为30L/批;同时符合上述(1)和(2)的,批量选择更大的(包装后)。申请人申报多种灌装规格(如1 mL、2 mL和3 mL)时,建议批量应至少达到50L。第三个批次可以低于拟定商业化生产规模的10%,但应至少达到注册批最大批量的25%(包装后) | | 特殊注射剂(如脂质体、微球、胶束等)/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 | | | | 注册批三批均应至少达到拟定商业化生产规模的10%(包装后),或者25,000个制剂单位(每种规格),两者中选更多的。对于骨架型产品,以透皮贴片大小(表面积)来确定不同规格时,建议申报时提交采用三批骨架层生产的贴片研究数据。 | | | 对于非无菌制剂,注册批三批均应至少达到100kg或者拟定商业化生产规模的10%,两者中选更多的(包装后) | | (1)经国家相关部门确定为用于罕见病治疗的药物制剂;(2)按国家规定进行管制的药物制剂 | 其仿制药注册批生产规模可低于上述要求,建议申报前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 | | 已上市化学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2017.12.22发布 | | 注册批样品应在商业化生产线上生产,批量应符合以下要求:3批注册批样品中至少有2批满足以下要求:(1)拟申报最大商业批量的10%,或(2)对于装量为2ml以上的,批量至少为50L,对于装量为2ml及2ml以下的,批量至少为30L。对于同时符合(1)和(2),应选择其中批量更大的。第3批样品批量不得低于注册批最大批量的25%。 对于批量小于上述规定的,如果申请人的注册批的批量与实际商业化批量一致,经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核实证明后,则可以免除上述要求;如要放大批量,申请人应按照重大变更进行研究申报。 | |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修订)2015.02.05发布 | | 注册批次:原料药申报批次均至少是中试规模;新制剂3个批次中至少2个批次是中试规模,另1个批次的规模可小一些,但必须采用有代表性的关键生产步骤;仿制制剂申报批次均至少是中试规模。注册批次也可以是生产批次。 | | | | | 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2016.05.04 | | 三批中试规模:中试规模的生产设备的操作原理与材质、原辅材料的质控要求、工艺及流程等均应与商业化生产一致,且批量至少为商业化生产规模的十分之一。 | | 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要求(试行)2016.08.16 | | 三批中试规模:中试规模的生产设备的操作原理与材质、原辅材料的质控要求、处方工艺及流程等均应与商业化生产一致,且批量至少为商业化生产规模的十分之一 | | 中药、天然药物中试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2005.03 | | 中试研究的投料量为制剂处方量(以制成 1000 个制剂单位 计算)的10倍以上。 装量大于或等于100ml的液体制剂应适当扩大中试规模 | | 药审中心“咨询问答”栏目:化学药物研究 和评价药学问题(四) | | 中试放大的设备(设计要求和操作原理)、流程应与工业化生产基本一致,能够反映工业化生产的实际情况,包括原材料的质量、过程控制及终产品的质量。其批量一般不得小于工业化生产规模的1/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