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503|回复: 18
收起左侧

工艺用水TOC检验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0-6-1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在进行工艺用水TOC检验时,偶尔会出现异常大数据,但是我们将原进样小瓶重新进样后,又出现正常数据。联系工程师,回复我们TOC偶尔会出现异常数值,建议每个样品检验3次,剔除异常数据。


我们公司的工艺用水批次比较多,现在每个样品检验一次就得持续到下午4:00,如果每个样品检验3次,仪器就得24小时不停


个人感觉这样不太符合数据完整性的相关要求


请问各位兄弟姐妹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如果解决的,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20-6-3 19: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歪把子 于 2020-6-3 20:05 编辑

如沙发所言,数据的剔除除非有客观原因,否则不能随意剔除。尤其不能挑选剔除。你可以剔除的只能是认为管路有残留的第一针,或者在不同样本间增加冲洗管路。但一般直接用待检水冲洗就OK。除非你的样本为清洁验证样本。
有的仪器具备审计追踪,或者数据具备逻辑标号,删除数据不好解释的。最好解决根本问题,以绝后患。

上一版药典有个要求叫定期确认仪器(每季度?不记得了),这一版没有硬性要求。建议首先做一下仪器的校准,然后检查TOC检测的系统适用性,之后再研究样品的问题;甚至排除取样及容器、环境等因素后,主要应该考虑仪器。

要揪住仪器的原理不放,深入挖掘潜在问题。不同仪器因能力的不同可能数据的准确性维持能力也是不同的;典型的检验原理有电导率法、红外法、半透膜电导率法等。典型的氧化方法有紫外法、紫外+催化法、紫外+氧化剂+催化法等。典型的设计理念是相同长度、内径的参比流路设计、流路流速控制能力、分流阀的设计等,这些也是关键要素。

不说了,我还有事,我的维护给你贴出一段,总共22项,建议适当参考(适用于GE toc service 900型)

9维护保养
9.1 TOC的测量范围是0.03PPb-50PPm。
9.2测得总有机碳数值:要求不大于0.5mg/L,还不大于系统适用性试验响应值。
9.3预计小于1ppmTOC的试样不能使用自动试剂功能。
9.4如果系统正处于联机操作,关闭单机状态下的进样口。可以用浸有水或非磨砂型洗涤剂的湿布清洁分析仪的外壳,不要在分析仪上直接喷洒液体。
9.5仪器较长时间不使用时,仪器每天开机开4h以上,尽量保持24h开机。雾霾天气应关窗完成实验。TOC测样时,减少人员走动,减少空气流动,不能做化学实验,环境温度不宜过高(最好小于25度)。仪器单样分析时间一般为24分钟(2分钟初始化,6分钟冲洗,4分钟样品测定,第一针默认丢弃,样品一般共测试4次,取后三次值计算)。最短分析时间12分钟(前8分钟为冲洗针管,后4分钟为分析时间,不舍弃,单次分析)。TOC对样品的温度要求:1~95℃(可以短时间暴露在蒸汽中)。
9.6 酸剂、氧化剂有效期均为一年,氧化剂开启后3个月氧化能力低于100%。更换时必须关机、断电。酸剂、氧化剂安装时须撕去呼吸口。若样品的TOC达到ppm级别,需考虑使用氧化剂(酸剂1%,氧化剂不低于0.1%,调整幅度不能过大);一般1ppm以下的样品,不加或只加0.1%氧化剂,只加酸剂(0.5ul/min)即可满足分析要求。酸剂、氧化剂分别位于开箱正视图左上方的左侧和右侧。
9.7树脂层、泵管每年更换一次。
9.7.1树脂层:树脂层位于氧化剂和半透膜电极之间。补加超纯水或更换树脂层时,仪器必须关机、断电。水电极电路左侧为IC,右侧为TC。树脂层的作用为净化内循环水质,吸附电荷>97%;能够使离子交换用的内循环水电导率在0.065μS,使用中应能使电导率在0.1以下。若测样值不准,可尝试用屈臣氏水冲洗数次,看是否有杂质。新的树脂层是粉色,用时变成蓝色,颜色更深时需要更换,进行此操作时,需要使用TOC附加工具箱附带的水瓶,并确保清洗干净。新树脂安装前须用哇哈哈水冲洗约300ml。
9.7.2内循环水不足时(低于蓝线),需要补加电导率<1μS、TOC<50ppb的常温注射用水,或者屈臣氏或哇哈哈的相应符合上述条件的超纯水,补水后至少运行4小时才能开始样品测定。内循环泵为磁力泵。循环水减少主要是蒸发造成,若大量减少可能是膜坏了。
9.8电极:仪器的内外循环不交叉,只在电极检测前的选择性半透膜处交换离子,故而仪器应尽可能避免内循环液的污染,防止电极损坏或沾染菌类等异物,电极、半透膜一般情况下寿命5年以上,此耗材更换成本较高,保持本文所述维护保养措施即可较好的保护电极和半透膜。如果TOC与 IC的浓度之比小于0.1,将需要打开ICR(无机碳去除器),以便准确测量TOC的值。
9.9泵管:采样泵管使用超过一年会因老化影响采样量,更换完需做流量校准(仪器使用状态下,流量校准半年一次:两个流路样品流量10min介于4.8~5.2ml之间即合格)。更换泵管时,确保两个泵管在限位器内的部分被绷紧,以免流速不均一。
9.10进样管:样品进样管清洗时可放置盛有双氧水的稀溶液中超声,然后用超纯水冲洗干净。如果从IOS系统的废液管路中流出的水流量减少或停止时及时更换过滤器元件。
9.11 紫外灯:180天或4500h更换一次(以先到为准)。
9.12 垫片:须经常更换(单个垫片使用次数在20次以内),否则容易堵针,若堵针可用0.1mol/l的盐酸加水超声不超过30min。更换垫片后须充分荡洗,去除表面的灰尘、油脂。若进样针的通气孔被堵,导致吸液体积偏低,造成分析结果异常,使用中应每周用冲洗针头冲洗确认通气孔的状态。
9.13进样瓶,长期使用时,进样瓶可用合格常温注射用水超声处理,反复荡洗干净,晾干备用。
9.14冲洗管路:每周进行一次酸氧注射器冲洗,否则酸剂、氧化剂时间长易失效。管路整体冲洗可使用常温超纯水冲洗,或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约30分钟。注意: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的方法尽量少用。
9.15钝化:0.1mol/l盐酸冲洗管路(除去苔藓、赃物),此操作尽量慎用,除非更换相关耗材不能满足分析的情况,钝化前需联系工程师给予指导。钝化操作应断开进样针,用进样管连接钝化液。
9.16反冲:观察内部废液管两端出液量是否一致,否则可能有气泡或赃物,若管道有赃物/气泡/进样量少应反冲(内部管两端和尾液管两端互换,排液管另一端插入冲洗水,进液管插入废液缸。
9.17仪器校准、校验或做系统适应性等操作前,应先用U盘备份系统,保存数据,如果操作失败可以再恢复系统。
9.18仪器调试时用主机做冲洗,不用联机。调试完成后,测样前用3%过氧化氢进行酸剂冲洗(打开软件→设置→试剂注射器→酸剂冲洗)一次,然后用哇哈哈水做酸氧冲洗(冲到尾液无气泡为止)。
9.19校准:仪器校准每年进行一次,维修后应根据需要进行校准。校准前系统管路需经过预先冲洗干净,确保系统纯净,校准时使用厂家效期内的单点校准试剂,校准数据通过则保存,否则应排除后继续校准。单点校准试剂套装(有效期一年)仅够一次校准所用。仪器校准后可进行校验、系统适用性实验。校验操作一般每年进行一次,系统适用性实验每半年进行一次。
9.20电导率(传导系数)归零:此项维护操作一般由工程师操作。用于平衡两个电极电导率(合格范围0.02以下)。所用测试水TOC在50ppb以下,一般使用超纯水。
9.20.1归零前提:测定静态电导率(0.09us/cm以下,值高可能是电极污染),若不稳定须归零,若稳定则不需要此操作。
9.20.2归零所需时间:先测IC泵(IC cell offset),后测TC泵(TC cell offset)。测试后进行归零操作,一般需要1~6小时。
9.21如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则停止操作,由仪器管理员联系工程师协助。
9.22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具体维护内容参考维护保养记录,并及时填写仪器维护保养记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0-6-2 16: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GE的TOC主要设定就是采样4次,去掉第一次有可能被上一针影响的值,后三次取平均值。设备运行2年了,没见到后三次中有一次不合格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0-6-1 16: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toc仪器是,每个样品测四组数据,自动剔除首次测量结果,后面三次取平均值

点评

自动提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选择性剔除不可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6-3 19:40
如果是后面三组数据中出现异常数值,但是平均数据合格,怎么处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6-2 07: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6-1 17: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仪器可以设置删去前面的数据,但是都不符合数据完整性的相关要求,应该在SOP中注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6-2 07: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然星期三 发表于 2020-6-1 16:10
我们的toc仪器是,每个样品测四组数据,自动剔除首次测量结果,后面三次取平均值

如果是后面三组数据中出现异常数值,但是平均数据合格,怎么处理

点评

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要大也是四组数据都偏大,那就是样品问题,你说的情况就是仪器性能问题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6-2 16: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0-6-2 10: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做好过程控制很关键,其一,取样时切不可在环境清洁时同步进行,不可用乙醇消毒取样口,取样时一定要快速、密闭。其二,检测时应有独立的操作空间,避免外界影响,制备检测品时要快速以减少与空气的接触,快速检测不可放置时间过长。其三,仪器的导管要定期清洗、更换,使用久了极易影响检测结果。

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6-2 14: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检验密度大,时间长, 然后就买了第二台TOC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0-6-2 16: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weiwei000 发表于 2020-6-2 07:58
如果是后面三组数据中出现异常数值,但是平均数据合格,怎么处理

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要大也是四组数据都偏大,那就是样品问题,你说的情况就是仪器性能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6-3 08: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物类试剂对TOC检测结果影响很大,要避免在TOC检测时,进行相关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20-6-3 19: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然星期三 发表于 2020-6-1 16:10
我们的toc仪器是,每个样品测四组数据,自动剔除首次测量结果,后面三次取平均值

自动提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选择性剔除不可以。

点评

四次结果都能打印显示的,但是平均结果只算后面三组,排除第一次前一个样品的影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6-3 20: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0-6-3 20:5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歪把子 发表于 2020-6-3 19:40
自动提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选择性剔除不可以。

四次结果都能打印显示的,但是平均结果只算后面三组,排除第一次前一个样品的影响

点评

这个我知道,是可以的,在说明书中有,而且逻辑性合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6-3 21: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20-6-3 21: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然星期三 发表于 2020-6-3 20:58
四次结果都能打印显示的,但是平均结果只算后面三组,排除第一次前一个样品的影响

这个我知道,是可以的,在说明书中有,而且逻辑性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7 11: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却温柔风外套他而已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6-8 13: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是的有的工艺用水都需要检TOC,还是注射用水检TOC.

点评

我们是注射用水检验TOC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6-9 08: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6-9 08: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丹参 发表于 2020-6-8 13:28
目前是的有的工艺用水都需要检TOC,还是注射用水检TOC.

我们是注射用水检验TO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6-18 16: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GE在线TOC更换泵头前TOC 一直是30左右PPB,更换后从9PPB现在降到2PPB左右,好几天稳定在2PPB左右,离线检测40PPB左右,请问这是什么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神
发表于 2022-7-14 20: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3-8-25 15: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歪把子 发表于 2020-6-3 19:52
如沙发所言,数据的剔除除非有客观原因,否则不能随意剔除。尤其不能挑选剔除。你可以剔除的只能是认为管路 ...

好详细的维护,正好写入年度维保计划,感谢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0 2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