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28|回复: 9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中药饮片保质期刍议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25-7-29 20: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自| 蒲公英Ouryao
撰稿| 无@知
2025年8月1日,一项关乎中药饮片管理的重大政策将落地实施:所有上市中药饮片必须标注保质期。
早在这一规定颁布伊始,即引发了行业对中药饮片特殊性与西化监管模式矛盾的深刻反思。

0
1
政策背景与核心要求
2023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明确要求中药饮片标签需标注保质期,实施日期定为2025年8月1日。配套文件《中药饮片保质期研究确定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进一步提出:
保质期起算点为生产日期,而非包装日期;
标注格式可为固定期限(如“24个月”)或推算日期(如“保质期至2026.08.01”);
生产企业作为责任主体,需自主研究确定保质期并承担质量风险。
政策初衷在于规范市场、保障用药安全。中药饮片作为药品,此前长期缺乏明确的贮存期限标识,导致流通中变质风险隐性存在。然而,这一“西药式”管理逻辑是否契合中药的特殊性?答案远非简单肯定。

0
2
中药饮片特殊性:保质期管理的根本困境
1.质量不均一性:自然属性的不可控
与成分高度标准化的西药不同,中药饮片的质量受多重自然因素影响:
来源差异:同一品种可能源自不同基原植物(如黄芪有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之分),成分含量波动显著;
产地与采收时间: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的有效成分差异可达数倍;春季采收的薄荷挥发油含量远高于秋季;中药材作为中药饮片的原料,采购前的贮存时间、条件千差万别;
炮制与储存:蜜炙款冬花易吸湿发黏,常规包装易受潮。
这种天然的不均一性,使得同一保质期难以适用于不同批次产品。
2.“陈化”与“稳定”:时间对中药的双面作用
部分中药饮片的保质期与传统用药经验存在冲突:
越陈越佳:陈皮、半夏等需经陈化降低燥性,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明言“皆欲得陈旧者”;
成分稳定:龙齿、石膏等矿物药几乎无有机质,千年墓葬出土的辰砂仍可入药,强制标注保质期缺乏科学依据;
易变质品种:含糖、油脂的枸杞子、熟地黄在高温高湿下极易走油霉变,其保质期具有实际必要性。
“一刀切”式标注,可能扼杀陈药价值或掩盖真实风险。

0
3
保质期研究 的现实挑战
1.企业能力与成本难以匹配
依据《指导原则》,保质期需通过稳定性试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结合文献与留样数据确定。但现实困境在于:
品种过多:常用饮片超600种,企业若对每个品种开展试验,单品种成本可达数万元;
批次质量差异大:同一企业不同批次饮片因原料波动,稳定性数据可能失效;
技术短板:多数企业缺乏数据追溯系统,干燥含水率控制精度不足,难以支撑科学决策。
2.包装与贮藏条件的决定性影响
中药饮片的质量受包装与贮存条件影响极大,许多饮片在30℃、RH 75%环境下,仅3个月即霉变,而在真空包装、20℃、RH 60%环境下,可储存超过1-2年。
这说明脱离具体包装和贮藏条件谈保质期毫无意义。而当前政策未强制要求标签关联包装和环境参数,可能导致消费者误解。

0
4
分类管理:平衡传统与现代的科学路径
1.按药性实施“三类管理”
1.png
此分类可避免资源浪费,聚焦真正高风险品种。
2.建立国家主导的共性技术平台
集中研究资源:由国家药典委牵头,对100种高用量易变质饮片(如熟地黄、瓜蒌等)统一开展稳定性试验,制定基准保质期;
共享数据池:建立饮片企业数据上报机制,通过AI分析批次差异与环境影响系数,动态修正保质期模型;
包装创新:部分品种如枸杞子、蜜款冬花等推广真空包装、双包装。

0
5
过渡期实施建议
针对2025年8月1日的政策节点:
1.分步执行:首年要求企业标注易变质品种保质期,其余类别给予2年研究缓冲期;
2.标签优化:强制标注贮藏条件(如“阴凉干燥≤20℃”),并提示“超出条件可能缩短保质期”;
3.监管聚焦:重点稽查中药材经营户、医疗机构药房、零售药店贮藏合规性,而非仅核查中药饮片的标签日期。
结语
中药饮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保质期管理不能是西药模式的翻版。
  • 当前政策在规范市场的同时,需警惕“一刀切”对传统用药经验的消解。
  • 更应避免给企业套上不切实际的研究枷锁。

分类管理、国家主导、数据共享,方能在质量安全与中药特色间找到平衡点。
唯有尊重中药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基因,保质期制度才能真正成为护航临床疗效的利器,而非束缚行业的锁链。
更多观点,欢迎留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5-7-29 2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刀切 真可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7-30 07: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说,走出了第一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需要切合实际,解决问题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30 08: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说出发点是好的,就是好的。诚如楼主所说,给一个品种定个保质期,时间短了,商家不要,时间长了,性质不稳定。中药材的产地千差万别,稳定性考察的批次未必就适合实际生产的批次,还有生产过程控制的模糊性,均增加了企业的实际困难,估计在今后因为保质期被处罚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药制剂企业)会很多,且是有苦难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30 08: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保质期的提出,是不是国家把这方面的研究问题抛给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30 08: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化的品种,如陈皮,质量疗效真的与贮存时间成绝对正相关吗?会不会存在上限,然后质量又随着时间掉头向下并逐渐失去药用价值?有研究的老师能否解答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5-7-30 10: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货,不可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31 08: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药品上名称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复杂了。以往都是有效期、货架期、贮存期、复验期。。。。现在又多了个保质期。这个保质期的概念好像以前只是在食品上出现过。

保质期是否就等于有效期呢了?

国家是不是应该先统一弄个规定,把每个名称解释都规定解释好了。全行业均统一一致的名称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31 09: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赞同 国家局的决策,没有管理是不对的。
其次赞同楼主的意见,不能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再有,问大家一个问题:保质期的确定,资料查找?品种特性分析?稳定性试验?大家怎么定?要钱要时间哦,要提供依据,信息和资料呢。
最后,发一个牢骚:不要用化药的体系,不套用在中药上。
中药的朋友,赶快自已弄一套东西,没有自已的,别人就来管你了。总不能你这里缺失,还反感别人的东西,一味地否定,又不给方案,简而言之,就是耍流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8-4 11: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实际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温湿度来标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8 17: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