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28|回复: 7
收起左侧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97.沉香的故事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2-10 20: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97.沉香的故事  

2014-11-23 07:56:45|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张 健 编著                 

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DI ER CE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

   

   97.沉香的故事 - 眼科医师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97.沉香的故事          

  关于药材沉香的传说有两个。           

  传说一:古时候,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从小娇惯的儿子日后不能自食其力,于是,他把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告诉儿子,希望他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创立新的生活。  

  青年听后很受鼓舞,他打造了一艘坚固的大船,渡过了险恶的风浪,经过了无数的岛屿,最后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一种树木。    

  这树木高达十余公尺,在一片大雨林中只有一两株,他砍下这种树木。一年后,这树木外皮朽烂,只留下木心沉黑的部分,这沉黑的木心散发出一种无比的香气,而且,放在水中不像别的树木那样浮在水面,而是沉到水底。    

  青年心想:这真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呀!               

 于是,青年把这种香味无比的树木运到市场去出售,可是久久没有人来买,而旁边另一个卖木炭的小贩却总是很快就卖光了。刚开始时,青年还不为所动,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信心终于动摇。                  

  第二天他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一天就卖光了。青年非常高兴自己能改变心意,得意地回家告诉他的老父。                 

  老父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木村“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青年一听,连肠子也悔青了。

                                  

  传说二:据史书记载,沉香在唐朝就已传入广东,宋朝普遍种植。因为主要集中在东莞地区栽种,所以又名莞香。关于莞香,当地人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莞香的洗晒全由姑娘们负责,她们常将最好的香块偷藏胸中,以换取脂粉,因此,香中极品“女儿香”由此得名。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而这类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质较为松软。据现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药名】沉香                          

  【别名】海南沉、海南沉香、白木香、莞香、女儿香、土沉香。                       

  【药性】辛、苦,微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应用】                            

  1.寒凝气滞,胸腹胀闷疼痛 本品气芳香走窜,味辛行散,性温祛寒,善散胸腹阴寒,行气以止痛。治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常与乌药、木香、槟榔等同用,如沉香四磨汤(《卫生家宝》);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常与肉桂、干姜、附子等同用,如沉香桂附丸(《卫生宝鉴》)。                

  2.胃寒呕吐呃逆 本品辛温散寒,味苦质重性降,善温胃降气而止呕。可与陈皮、毕澄茄、胡椒等同用,治寒邪犯胃,呕吐清水,如沉香丸《圣济总录》;若脾胃虚寒,呕吐呃逆,经久不愈者,可与丁香、白豆蔻、柿蒂等同用。  

  3.肾虚气逆喘息 本品能温肾纳气平喘,常用于治肾虚气逆喘息。治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证,常与肉桂、附子、补骨脂等同用,如黑锡丹(《和剂局方》);治上盛下虚之痰饮喘嗽,常与苏子、半夏、厚朴等配伍,如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                           

  【用法用量】煎服,1~5g,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剂,每次0.5~1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10 2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真么美好的故事,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10 21: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10 2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的名字都很神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10 21: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10 23: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11 06: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11 08: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看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3 15: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