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18930181299 于 2025-11-11 10:17 编辑
之前我们已经和大家详细拆解过欧盟 EUDAMED 数据库的合规核心,如今距离 2026 年1月1日首批核心模块强制生效已进入倒计时!这对想扎根欧盟市场的医疗器械企业来说,不是可拖延的 “备选任务”,而是关乎市场准入的 “硬性红线”—— 未完成合规注册的企业,将直接面临CE认证受阻、产品无法合法销售的风险。考虑到生效时间越来越近,不少企业仍需要清晰的实操指引,今天我们再次梳理关键要点,帮你理清流程、避开陷阱,稳步推进合规进程!
一、EUDAMED是什么?
EUDAMED是欧盟委员会打造的医疗器械数据库,核心目标是提高欧洲市场上医疗器械和IVD的透明度,加强监管力度。它就像一个“信息中枢”,把相关的注册、认证、监督等信息都整合起来,让监管更高效,也让市场更规范。根据实施规划,6大模块分两阶段落地:2026年1月1日起,前4大核心模块强制生效;剩余2个模块(临床性能研究、警告与上市后监测)将于2027年全面上线。
二、2026年强制模块:4大核心内容拆解
首批生效的4大模块是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基础门槛”,每个环节均有明确合规要求: 1. 参与者注册(Actors):企业的 “数字身份证” 1、注册主体:所有在欧盟从事制造、进口、分销的主体,包括非欧盟企业的授权代表,甚至同时兼具多重角色的企业(如既是制造商又是进口商); 2、核心要求:每个角色需单独申请唯一注册号(SRN),例如某企业同时承担制造与进口职能,需分别获取2个SRN;注册信息需经欧盟主管当局审核,内容涵盖企业地址、合规声明、PRRC(法规事务负责人)资质等; 3、常见误区:非欧盟制造商不可依赖授权代表“代注册”,必须以自身名义完成申请并绑定授权代表的SRN。 2. UDI/设备注册:产品的“追溯链条” 1、核心载体:UDI(唯一设备标识符)分为两级结构——基础UDI-DI(产品组标识,关联临床数据与认证信息)和UDI-DI(型号标识,关联技术参数),需符合GS1等国际标准并通过欧盟认可机构分配; 2、实施规则:2026年1月后新获CE认证的产品需立即注册;已上市的“传统器械”可享12个月宽限期,需在2026年12月31日前补报; 关键前提:必须先完成企业SRN注册,才能绑定产品UDI信息,且数据需与欧洲医疗器械命名法(EMDN)编码匹配。 3. 公告机构与证书:认证的“透明窗口” 1、信息公示范围:公告机构资质、CE证书详细内容(型号、有效期、认证依据)、安全和临床性能摘要(SSCP)均需公开可查; 2、企业责任:证书更新、撤销等变更需24小时内同步至系统;高风险产品(如 MDR III 类植入器械)需先完成“临床评估咨询程序(CECP)”,才能关联证书; 风险提示:同一产品的基础UDI-DI不可绑定多个有效证书,信息不一致将直接导致认证失效。 4. 市场监督(Market Surveillance Module):监管“统一操作台” (1)主导角色:欧盟主管当局(CA)负责上传监督数据,欧盟委员会(EC)可查看全欧盟数据并提出异议; (2)核心功能: 1、CA需上传年度监督报告、4年总结报告、最终检查报告; 2、针对“高风险产品”(存在不可接受风险)、“一般不合规产品” 的整改措施需实时录入; 3、 企业关联:若产品被纳入监督检查,企业需配合提供补充信息,避免因数据缺失影响市场准入。
三、企业合规建议:分阶段落地,规避三大风险
1.分阶段行动指南 1、2025年12月前:完成全角色SRN注册,重点核对授权代表的SRN有效性;同步梳理产品清单,按风险等级排序(高风险优先)准备UDI编码; 2、2026年3月前:新获证产品立即录入UDI数据,已上市产品启动宽限期补报流程;与公告机构确认证书信息同步进度; 3、2026年6月前:搭建内部数据对接系统,确保能响应监管部门的市场监督查询需求。 2. 核心风险规避 1、数据关联性风险:严格遵循“SRN注册→UDI录入→证书关联” 的流程,避免颠倒导致系统驳回; 2、编码合规风险:UDI需与EMDN代码精准匹配,可借助欧盟提供的测试工具校验,避免因编码错配影响清关; 3、角色混淆风险:多重身份企业需单独注册SRN,例如国内某制造商同时兼做欧洲进口商,未分别申请SRN导致合规受阻。
医疗器械各国注册、体系考核、法规培训、代理人服务,沟通交流可以加18930181299 (同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