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先亮 于 2017-3-14 17:07 编辑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这一定是鲁迅先生发自肺腑的感慨,即便现在,许多看过中医的人会不断重复体验到鲁迅先生当时的心情。 一百多年前,曾国藩就说过,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药能活人,亦能害人。良医活人者十之七,害人者十之三;庸医则害人者十之七,活人者十之三。余在乡在外,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余深恐其害人,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亦不令尔服乡医所开之方药。见理极明,故言之极切。” 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医,从古至今,都是庸医多,良医少。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反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持“中医无用论”的人是越来越多,从中医医院与西仪医院的就诊数可见一斑。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看待中医也要辩证的看,数千年来,中国就是用中医来救死扶伤,繁衍至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国家前不久发布《中医药法》,大力发展中医中药,但是我认为中医要发展,中医本身的毛病必须先治一治: 1. 中医理论体系突破 现在的中医理论体系是什么:“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总称)本是中国古代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认识论,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古代哲学)。在春秋战国时代“阴阳五行学说” 开始应用于医学,使中国医学摆脱唯心论神学(巫术)的绝对控制(但并未完全摆脱,比如中医仍然认为天、地、人同理、同构和互通以及“心诚则灵”等),并迅速为中医(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观念和方法论基础。春秋时期出现的《皇帝内经》这部确立中医学科理论体系的巨著,实际上是“阴阳五行学说” 作为根本方法论在中医上的系统应用。此后二千多年中医的观念和方法论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至今仍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一统天下。 “阴阳五行学说”毕竟是我国古代(近三千年前)人民认识宇宙世界的极其原始的世界观和认识论,表面上似乎很深奥神秘,但实际上是古人对宇宙世界缺乏“分析”的模糊认识、猜测和想象(往往是基于对一些表面现象的粗浅认识基础上的猜测和想象)。这种认识论本来就缺乏也不需要逻辑实证的,它一旦成为中医的方法论便使中医从一开始就不重逻辑实证;而将这种“连蒙带猜”方法论的原始性、模糊性、笼统性和神秘性,带入中医这个领域。 用哲学解释具体微观事件(特别是用在复杂的人体器官上),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有人说,从现代科学的层面审视中医,我们发现,它实际上不是科学,而是“玄学”,更准确地说中医只是一种包含局部科学性的“玄学”(理论体系是“玄学”而不是科学)。 2. 教育体制突破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科学知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卫生(俺上初中的一门课)、生物化学等等等等,解剖学没正儿八经学过的,也在各类书籍、影视、报刊中了解许多,这些都是与现代医学一路的,是学习现代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学科呢?真不知道有什么。这只是其一。 其二:中医确实不像西医,可以批量生产高水平人才。中医教育,其实是一种精英教育,成材率很低。从当今中医院校毕业生的情况看,一所学校的一届学生中,有可能发展成较高水平中医的人才,很难达到两位数。这还是乐观的估计,更多的情况是,一届学生中能有两三个坚持传统中医的就很不错了。 现在还有古老的中医培养人才模式:中医学徒模式。我岳父就是一位不知名中医,还带了两个小中医徒弟,平时都是在医院上班,还真不知道这师父如何教,反正教的很慢,都跟着10年了。 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阴阳五行学说”被“科学”的冲击、淡化、甚至抛弃,中医教育也是受累。 3.中医行医水平科学监督管理 中医行医也要有资格证,但是目前国家的准入控制不甚严谨,有中医行医资格证的中医师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有不少中医使用忽悠、故弄玄虚等手段,把自己包装成大师,骗人捞钱,毫无医学人道德底线。 中医水平高低不是考试考得好,不是从业年限长,不是诊治患者多,不是自己的收入高,评判其水平高低的我想应该是其医学服务能力吧,片面简单一下,就是适当成本下的治愈率吧,这个评判需要严谨科学对每个中医师日常开展。 传统上的中医,都是个人行医,缺少科学的监督管理,缺少其医学能力的科学评估,都是靠患者或相熟人的口口宣传,这里面难免有夸大、隐瞒,这如同现在仍然存在的神汉、仙姑模式,明明跳大神不管用,但是100个人里面偶尔一两个自愈了,这一两个的宣传也会让不懂的人迷信、跟风,损害了更多的人,最终也将害了中医! 中医,伴随中国数千年救死扶伤,走到今日,看上去固步自封又遍体鳞伤!爱之深,责之切,愿中医枯木发新芽,继而蓬勃而发展!!
补充内容 (2017-3-18 09:42):
讨论中医西医,我们不是要扶正哪一个、打到哪一个,我写这个帖子的原意是中医现在有颓废之式,应该找病根,去顽疾,让我们延续数千年的中医换发一下新的生命力。哪成想,又成了口水战?
给中医开开方子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