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今年,16家药企IPO“黄了”

2021-12-06 09:27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GMP行业药文

今年1-11月份,共有16家生物医药企业IPO终止,高于前两年的总和。


近日, 据上交所官网消息,上交所决定终止索元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自今年6月30日提交申请,索元生物此次历时近5个月的科创板IPO申请之路正式宣告结束。

 

对于终止原因,索元生物首席财务官陈纪正回应相关媒体时称,近期公司在多个管线的研发和经营上有一系列进展,资本运作和业务发展也需要相应做一个时间上的调整,因此主动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同时,他还表示:“我们还是会再回到科创板,明年再报材料。”


4e71819664c7f6e7b87974536ebdd1eb.jpg


从失败药里“淘金”

 

索元生物与其他生物医药公司相比,显得有点另类。公司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重大疑难病症,如肿瘤及中枢神经类疾病,收购或引进后期临床试验失败但已证明其安全性且显示对部分患者有效的创新药。

 

外界将索元生物的这一模式,形容为从失败药里“淘金”,目前看来争议颇多。

 

虽然历史上也有“淘金”成功的例子,有前期失败的药物被这种模式成功地“拯救”,从濒临放弃摇身一变成为重磅药物,比如比伐芦定,但是当中的风险也是不容小觑。

 

由于索元生物核心产品未进入商业化阶段,尚未形成产品销售收入,公司持续亏损。2018-2020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34亿元和-2.2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8295.82万元、1.12亿元和1.73亿元。

 

截至2021年6月30日科创板上市申请前,索元生物已完成D轮融资,融资总额超12亿元。

 

对于索元生物止步科创板IPO,其中有不少引人深思的地方。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自2019年开始,科创板正式对尚未盈利的创新药企敞开怀抱。根据Wind统计,科创板开市至今共有132家医药企业提交上市申请,占提交上市申请企业的21.46%,医药企业已成为科创板IPO申请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今年1-10月份,科创板IPO过会企业属于医药制药业的共有14家,位居行业排名第四。但是,今年以来“折戟”科创板终止IPO之路的生物医药企业却也有不少。

 

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从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26日,包含索元生物、晶云药物、吉凯基因、海和药物等在内,科创板已有29家生物医药企业IPO审核被终止。

 

其中,2021年1月-11月就有16家生物医药企业IPO终止,高于前两年的总和(2019年4家、2020年5家)。另外还有多家医械公司和医药互联网服务公司。

c27a8d43e9a1cd075d9d4facc709a611.jpg

IPO审核被终止企业部分名单(含器械和医疗科技服务公司)


并且,今年,医药企业申请科创板IPO呈现出与往年不同的走向,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数量也是大幅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2日,年内仅有26家医药企业在科创板提交首次公开募股发行(IPO)申请,数量不足2020年同期的一半(56家)。

 

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物制药公司的上市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有“硬科技”

 

比如,吉凯基因、海和药物和瑞博生物IPO被否,主要与其是否具有“硬科技”有关。

 

对于吉凯基因,科创板上市委员会认为,吉凯基因没有充分披露其核心技术是否具有先进性、相关业务的成长性和潜在市场空间及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海和生物则是因为其已开展的二期以上临床试验的核心产品均源自授权引进或合作研发,科创板上市委员会认为发行人未能准确披露其对授权引进或合作开发的核心产品是否独立自主进行过实质性改进,对合作方是否构成技术依赖。

 

瑞博生物IPO终止之前被问询的理由与海和药物有类似之处。主要被质疑的原因包括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害国有股东合法权益,发行人核心技术为转让而来、研发能力不足等。

 

从以上几家企业IPO被否的案例来看,以lisence-in为主的企业上市是越来越难了。而且从9月份以来,科创板受理的上市企业数量也是明显减少,10月份更是没有一家生物医药企业。

c05127fbfcdd9ffcc3169657ccf41ef9.jpg

除了对“硬科技”的要求外,其他一些企业IPO被否原因则各有不同。

 

奥普生物被否的原因或是由于主营业务收入下降,2018年-2020年度预计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满足20%的要求;

 

珈创生物被质疑“科创含量”不足,2018年-2020年,三年平均研发费用仅为412.06万元,去年公司研发人员仅有14人;

 

天广实仅有一款产品MIL60提交NDA申请,且竞品比较多,其他产品情况仍处于临床前或临床阶段;

 

尚沃医疗被发现经营业绩与此前披露的预测数据存在重大差异后,未主动、及时向交易所报告,经监管督促后才出具专项说明,履行信息披露职责不到位......

 

即便这些企业现在以此成功上市,但是如果后续没有产业化的能力,也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去年12月,针对科创板企业的退市新规中明确规定,上市之日起4年内,公司营收要达到1亿元,否则就要退市。

 

如今,尽管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敞开怀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上市之路也并非那么好走。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企业与其费尽心思上市,不如逐步发展,这也是对企业自身未来发展的负责。


来源:思齐俱乐部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KijSjpVX1PILIBqXBQfODA)

 赞(2)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16 19:46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