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中国离研制新冠病毒mRNA疫苗还有多远?

2022-06-01 10:39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GMP行业药文

近来,中国和欧盟第二十三次峰会受到全世界关注。


会对俄乌局势带来何种变局,但很少人注意到,这次峰会透露一个信息,可能对中国新冠防疫形势带来潜在的积极变化。


原来,在峰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欧洲委员会主席厄苏拉·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愿意与中国分享mRNA技术的疫苗的专业知识,并提供支持。


348e730995627050161c01bd050ac211.jpg


欧洲委员会主席厄冯德莱恩 资料图


要知道,就在3月底,上海市政府一份通知中提及“支持新冠病毒疫苗”进口,令人瞩目。大家都知道,中国国内研发的疫苗如国药和科兴均采用灭活技术,目前并没有mRNA疫苗。而冯德莱恩在中欧峰会释放出合作信息,让人畅想中欧双方就mRNA疫苗的研发、生产等环节深化合作的可能。


大家都知道,目前西方采用的主流疫苗如辉瑞、莫德纳和牛津疫苗都是mRNA疫苗。早前英国研究发现,接种三剂辉瑞疫苗对Omicron的防重症有效性达到85.9%。


但来自香港的早期研究表明,两剂科兴疫苗的话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作为加强剂,最好是mRNA技术的疫苗


cd67f3d014a3daabe3218403abaa259b.jpg


图源:网络


这意味着,中国接种两剂灭活疫苗的中国居民,如果第三剂可以接种mRNA的加强剂,将进一步提升防重症有效性。如果中国有一定比例的混合接种人群,那么对于缓解抗疫压力大有帮助,未来或有望采取更平衡防控和经济发展的手段应对接下来的抗疫之战。


实际上,早前“第一财经”就曾报道,中国本土药厂也在全力研发mRNA疫苗比如杭州的嘉晨西海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如果他们能够获得欧方的协助,必然事半功倍,如虎添翼。



1

欧盟递出橄榄枝,mRNA或实现中欧合作?


在记者发布会上,冯德莱恩主席强调了中国和欧盟之间在抗疫上唇齿相依,毕竟以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经济紧密程度,任何一方如果无法更好应对Omicron带来的挑战,另一方也很难置身事外,更不要说中国和欧盟在产业链上的紧密关系,中国如果受疫情影响造成生产和进出口停滞,对欧盟乃至世界经济也是巨大的冲击。


因此,冯德莱恩表示:“我们可以在对抗新冠的战役中相互合作。我总是说,面对疫情,我们处于长期斗争之中。”她列举了欧盟和中国在提供疫苗给全世界上的贡献,比如欧盟出口了20亿剂疫苗,其中捐献了4亿剂,中国也出口了12亿剂疫苗。捐献了1.15亿剂疫苗,都对世界抗疫作出很大贡献。


b065223b40e687845b2c1043bc6fafce.jpg

图源:新华网


她提到Omicron对中国和欧盟带来的影响,提到了中国采取“动态清零”的策略下,部分人口和产业链受到的冲击。


“对于广泛接种有效的mRNA疫苗、从而阻绝疫情这个问题上,中欧双方具有共同利益。对于Omicron来说,最大的保护就是完全接种加上加强剂接种。”


“欧洲7成人口完全接种了疫苗,52%接种了加强剂”,考虑到欧盟内部西欧和东欧经济上的差异,这个比例非常了不起,而且主要采用的是mRNA疫苗,“我们很愿意分享我们的专业知识,并在这一方面为中国提供支持。”


如今,欧盟主要国家已经纷纷解除限制性措施。比如,丹麦是第一个废除防疫措施的国家,德国也在4月1日废除所有剩下的防疫措施,法国更早,在3月14日就这么干了。


2ede447d2c5de6d0b31d0a36c2e621d2.jpg


图源:网络


这些国家的底气显然是高疫苗接种率。比如法国,77.8%接种了两剂,53.9%接种了三剂;德国,75.9%接种了两剂,58.6%接种了三剂。这两个国家的加强剂接种的都是辉瑞疫苗,也就是mRNA疫苗。


如今,德国7天平均新增感染人数虽然高达22.7万人,但病亡人数只有227人。法国7天平均新增感染人数为14.7万人,但病亡人数只有130人。这说明了德国和法国从各自社会制度和经验出发的“与新冠共存”战略尽管让感染人数回升(但远远没有达到早前的两波疫情的感染人数之高),但病亡占感染人数的比例则非常低,这都和mRNA的有效性有关,也是欧洲国家放宽防疫的底气。


037af6921c3085e7d193497b4154fe98.jpg

德国疫情走势


而冯德莱恩的发言,让人畅想未来中欧在mRNA的各个环节上有所合作,也就是让mRNA技术的疫苗在中国防疫上发挥应有作用,且探索一条结合中国社会实际以及更加平衡经济和防疫的策略。


2

mRNA疫苗的有效性

以及和灭活疫苗之间的对比


mRNA疫苗对Omicron有效性高


来自美国疾控预防中心(CDC)的一份报告指出,在Omicron这波疫情期间,mRNA疫苗在预防重症和病亡上非常有效。


数据显示,接种三剂mRNA疫苗防重症率达到94%。


而英国的数据显示,如果头两剂接种的是牛津疫苗,加强剂接种辉瑞疫苗的有效性恢复到71%;如果头两剂接种的是辉瑞疫苗,加强剂接种辉瑞有效性恢复到76%。


ae00c5a46f76536794ccb604f14f1da6.jpg


图源:网络


至于防重症率方面,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建模显示,三剂辉瑞疫苗对Omicron的有效性达到85.9%。辉瑞自己的数据则显示辉瑞加强剂能够增加中和抗体的能力。


而英国卫生安全局基于现实世界的数据则显示,针对Omicron,mRNA加强剂疫苗能让防住院有效性恢复到88%。


香港研究对比科兴和mRNA疫苗之间对Omicron的有效性


由于香港地区既有接种科兴和国药疫苗,也有接种BNT(复必泰)疫苗,因此该地区对比两种疫苗的研究值得关注。


2ce3149024ce7659907fc415126b2748.jpg


图源:网络


由港大袁国勇教授发表在《临床传染病》期刊的这份报告显示,在中和抗体上,无论头两剂接种科兴还是辉瑞或BNT,第三剂加强剂如果接种BNT,接种后14天的有效率提升至89%。


与之对比,如果三剂接种的是科兴,有效性则为36%。不过,三剂科兴防重症和病亡的有效性还是有98%,这是因为科兴疫苗依然可以激发T细胞保护,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科兴疫苗作为加强剂也并非没有价值。


30ec0c90f7918e302246ed9cb3d84eaf.jpg


图源:网络


综合来看,港大建议第三剂应该接种BNT,而接种过科兴疫苗的人应该寻找不同的不同疫苗作为加强剂。


当然,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刘宇隆表示,分析要考虑不同年龄层两剂疫苗比例,不能简单对比。


而耶鲁大学发表在期刊《自然科学》上的研究发现,接种两剂科兴疫苗针对Omicron“无法产生中和抗体”,但mRNA疫苗则显著增加抗体水平。


牛津大学和巴西政府合作的研究则发现,三剂mRNA疫苗中和抗体比例达到9成,但三剂科兴疫苗的中和抗体比例则为35%。


3

进口、加快审批和本土研发……
中国力拼mRNA疫苗作加强剂?


其实,《北京日报》早前一篇报道就解释,灭活疫苗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性高、稳定,不良反应较少。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在疫情早期,为了尽快让中国广大群众不因为担心严重副作用而尽快接种头两剂疫苗,灭活疫苗安全性的优点就凸显了,也为这两年中国防疫立下汗马功劳。


0777dfc69508d77b28ec5842d188904b.jpg


图源:网络


疫情发展形势一直在变化,尤其是Omicron变种的异军突起,也挑战着我们如何看待疫苗在抗疫、尤其是实现抗疫常态化目标上所起到的作用的固有认知。


早在去年12月,广受尊敬的钟南山教授就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应该了解其他国家的“好东西”,比如mRNA疫苗。


因此,无论第三剂乃至未来的第四剂是否接种mRNA疫苗,多一种类型疫苗的战略储备绝对有备无患,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已经悄然开始一场mRNA的“攻坚战”。


进口mRNA疫苗有望?


3月29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及“支持新冠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进口”引发关注。早前中国已经宣布引进了辉瑞药厂药物Paxlovid,自然民众就对是否进口辉瑞疫苗有所期待。


08c4227250e448d7b678e82a11f6a458.jpg


图源:网络


复星BNT疫苗审批进入深水区


3月24日,复星国际执行董事、联席CEO陈启宇披露,BNT(在大中华市场中文名为复必泰)在中国内地上市审批工作仍在积极沟通中。


早在2020年3月,复星和德国BNT药厂签订协议,授权BNT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度假开发、商业化。后来我们也看到了,去年复必泰在港澳台地区先后获得批准并上市。


去年7月,复星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国家药监局对复必泰的审定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专家评审已经通过,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行政审批。


7e4ccbfd71efe0260c9077e2c5463940.jpg


图源:网络


最近一系列对于mRNA疫苗的宣传上,让人期待复必泰早日完成最后一道审批工作。


BNT首席商务官肖雷·马雷特表示,中国是极其重要的市场,他们期待BNT疫苗尽快得到批准。


本土研发如火如荼

路透社报道,中国一款mRNA候选疫苗ARCov已经进入大规模第三阶段临床试验。


ARCov是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医学研究院以及两家民营企业联合研发,在去年8月开始在印尼和墨西哥进行试验。


ARCov疫苗的开发方表示,正在试验ARCov在中国作为加强剂接种的可能性。他们更准备在10月之前生产2亿剂ARCov疫苗,这将是了不起的成就。


0782970949e572e8607ad4d55ad6d58b.jpg


沃森生物研发的新冠mRNA疫苗亮相上交会(中文版、公司供图)


无独有偶,国内媒体《第一财经》在3月31日特别报道了民营企业嘉晨西海的mRNA疫苗研发,目前仍在动物研究阶段,结果显示mRNA疫苗在小鼠体内可诱导高浓度的中和抗体。


中欧峰会上冯德莱恩的发言让人畅想如果得到欧洲成熟技术的协助,本土mRNA疫苗的研发是否会更上一层楼呢?


4

英国“与新冠共存”的关键:有效的mRNA疫苗


英国政府制定了“与新冠共存”路线图,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是一种借鉴。


该路线图显示,在过去一年内,疫苗使英国能够逐步、安全地解封,是与新冠共存生活方式的核心。


英国政府表示,截至2022年2月16日,英国在12岁以上人口中接种第一剂疫苗人数达到91%,第二剂疫苗人数达到85%,加强剂疫苗接种人数也达到66%。这样的疫苗接种速度使英国处于有利位置,尤其在加强剂疫苗接种上,英国是20国集团第一个加强剂接种率超过人口50%的国家。


展望未来,英国政府并没有排除其他防疫手段,他们制定了“秋冬计划”,也就是每年秋冬的时候,如果疫情恶化,就会启发B计划,强制戴口罩、在家工作等等。


c834cfa3507cbe101b7d2797e64c0847.jpg


图源:网络


但在这种情况以及这个时间段以外的一整年,英国都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新冠对经济和社会影响”


展望未来,英国政府预计,随着疫苗技术的进步,加上对病毒的接触(值得注意的是,前提是已经接种三剂,而不是不接种疫苗随便接触),人的免疫力将继续增强,包括对新变种病毒的抵抗力也会增强。


他们预测:届时新冠会变成一种主要的冬季季节性疾病,也就是类似流感,尽管某些年份的感染水平高于其他年份,但不会造成大爆发从而使得医疗资源出现挤兑等恶化状况。


英国政府表示,疫苗是英国从现在到未来与新冠共存的基础,能让经济和社会持续开放。


这样的模式是在实现中和抗体、防重症和病亡率均有良好表现的mRNA疫苗的高接种率的前提下开展的,同时并不排除在某些条件下重启限制,可以说是多维度的防疫思路,同时实现了经济的开放。



16fd2d6f1601724c2c3ae90dd1253dc5.jpg


图源:网络


如今中欧峰会的欧方领导人递出合作橄榄枝,本土也在努力拼mRNA疫苗的研发、审批和进口,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防疫前景正在悄然孕育。



报告来源:RNA峰会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U33VBbmAwCZx_cUlBomjagGMP行业药文)

 赞(1)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0 06:58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