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扬子江领跑!第七批国采信息更新,附官方解读、竞争格局
2022年6月27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2-1)》申报材料递交地点等信息变更的公告。根据公告,申报材料递交地点和申报信息公开地点变更为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庄会议中心(南京市玄武区环陵路18号)。
此次变更地址,或是出于疫情防控考虑。除了之外,并无其它变化。7月12日正式开标,本次集采信息公开方式将采取线下+线上直播结合的形式。
另外,为推进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同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召开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企业培训会,介绍和解读《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2-1)》的要点规则。(文末附PPT)
据6月20日国家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布的第七批集采品种目录,奥美拉唑、奥司他韦、阿法替尼等59个品种(以序号计为61个,唑来膦酸注射剂、甲泼尼龙注射剂的大容量和小容量规格分别计入)、125个品规被纳入,为历次集采数目之最;其中,注射剂共纳入27个,占总品种数45.8%,与第五批集采29个品种数量基本持平。
米内网数据显示,此轮集采的59个品种2021年公立医疗机构销售规模合计约为700亿元。
此轮集采涉及多个大品种,销售额超过10亿规模的品种有22个。其中,硝苯地平缓释控释剂型和美罗培南注射剂2021年销售额均超60亿元,且竞品均超过4家,竞争相对激烈。
超过10家企业参与竞争的品种此次集采中共有12款,第七批集采竞争更为激烈。竞争最为激烈的有奥美拉唑注射剂,共有28家符合申报资格的企业,涉及奥赛康、宜昌人福、湖南科伦、石药欧意、华北制药、北京四环等。Wind医药库数据显示,该品种2021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达20.26亿元。
第七批国采已有295家药企符合条件,从入围企业来看,多家国内龙头多款产品纳入名单。其中,7家国内企业有10个或以上品种纳入集采目录,包括齐鲁制药、科伦药业、扬子江药业、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成都倍特和国药集团。具体来看,国内药企方面,齐鲁17款入围,扬子江14款入围,科伦、石药皆有13款入围,中国生物制药、成都倍特紧随其后;国外药企方面,辉瑞5款入围,罗氏、诺华、默沙东、阿斯利康等均有3款入围。
值得关注的是,此轮集采申报资格截至日期要求是,7月7日(含)前获得国内有效注册批件,并在7月10日零点前完成信息申报的企业,都可以参与,目前还有最后十多天冲刺机会,相关产品的竞标格局或许还会有浮动。
按照第七批国采规则,实际申报企业数量在13家及以上的,最多入围企业数量可以达到10家;实际申报企业数量在12家及以上的,最多入围企业数量可以达到9家...依次递减。
第七批带量采购规则继续沿用此前采购方案,申报品种资格(1.8倍熔断机制和降价50%条件)及拟中选企业确定准则等基本与第五批集采保持一致,新增备供地区和备选企业规则。
本次集采首次加入“替补机制”,即中选企业出现中选品种不能及时足量供应或取消中选资格等情况,致使协议无法继续履行时,所在省份可由备选地区确定的备选企业供应相应的中选品种。
国家组织的药品带量采购已经开展到第7批,规则也越来越完善与成熟。此次新增的替补机制,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旨在防范药企出现“断供”问题。
中信证券指出,在经过此前6批国家组织的药品集采后,带量采购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集采规则在多次实践中逐步完善,集采规模进一步扩展,对于市场的冲击也在逐渐减弱。
在仿制药集采降价的大趋势下,预计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仿制药重磅品种将不再是国内药企的主要利润增长点,高壁垒的创新药有望成为药企的核心竞争力。
附1:第七批国采品种竞争格局
数据/图片来源:药智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分析系统
附2: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2-1)文件要点解读
参考: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中信证券、浙商证券等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Ichr2gDrTPhZxoXFSj9k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