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他42岁辞官从商,放弃美国绿卡,创心脑血管龙头药企

2022-08-02 22:50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GMP行业药文

40岁,不惑之年。

 

40岁左右的人,一般是心理较为成熟,但身体却行动迟缓,容易产生自卑感,错误的认为自己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得不行,而实际上40到60岁这个阶段恰好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

 

叶澄海深知这个道理。

 

于是,42岁的他毅然辞官从商,下海创业。

 

2009年,他一手创办的信立泰药业敲响上市钟声,成为中国“最贵医药股”,叶澄海个人身家随之飙升到50多亿元,一步跨入中国超级富豪行列。


314ac920ecf8db52250eec8d08696f32.jpg


叶澄海


从政之路


 1943年,叶澄海出生于广东省五华县。后随母亲到梅县丙村,童年在离叶剑英故居不远的小村庄度过,1960年从丙村中学初中部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叶帅的母校——东山中学。在东山中学,十几岁的叶澄海就显露了领导才能和政治抱负,高中三年连任校学生会主席,并担任班团支部书记、校团委副书记。

 

1963年,高中毕业的叶澄海,毫不犹豫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并考上了国际政治系。那个时候,人民大学被称为“第二党校”,对有政治抱负的学生们说,人大比北大和清华更有吸引力。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梅县年轻人选择下南洋做生意的居多,而叶澄海选择从政,在当时相对少见。

 

1970年,叶澄海被分配到广东宝安县(深圳市前身),成为县委宣传部的干事。这个时候他已经结婚,生了第一个孩子。

 

1974年,叶澄海担任广东省宝安县附城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在农村工作了四年多,根本就没把自己当成大学生。工作起来,和农民们摸爬滚打到一块。

 

1979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宝安县,设置县级深圳市,成立深圳市委,下设罗湖、南头、松岗、龙华、龙岗、葵冲六个区。1979年3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5月叶澄海担任深圳市委常委兼第一任罗湖区委书记。

 

叶澄海当书记之后,“几乎天天都在下边搞调研。”他实施了很多令当时人瞠目结舌的举措,如鼓励企业对外搞来料加工、让农民过境到香港耕作、建议有关部门同香港商人合资开餐馆等。

 

1981年,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成立罗湖一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管辖原罗湖、南头、沙头角三个区。

 

1983年开始,思想解放、敢作敢为的叶澄海担任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那时,叶澄海只有39岁,是省委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位。

 

辞官从商


 八九十年代,中国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波下海经商热潮。1984年,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支持下,“全民经商热”风靡中国,“下海 ”成为热词,这一年被称为“公司元年”。王石、柳传志等人纷纷在这一年开创事业。

 

客家男人本有经商之风,叶澄海也不例外。

 

1985年,叶澄海辞官从商。他在深圳先后创办丝绸服装厂、生产验钞机的电子厂。不久,他去了美国、南美等地,涉及电子、丝绸、焦炭、房地产、钢铁、制药等行业,并在香港做贸易。

 

之后他到美国与当地公司合作经营果园和生产相关产品,拿到了美国绿卡。回国先后创立了香港美洲国际集团、广州广海房地产有限公司。

 

1989年,在深圳填海建厂,与人合伙创建了深圳海滨制药有限公司,从此深耕医药方向。为此,叶澄海毅然放弃了美国“绿卡”。他说,“中国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国家。”

 

1998年,由叶澄海控股的香港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同深圳市华泰康实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信立泰主要生产经营化学原料药、粉针剂、片剂和胶囊等产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合资企业。

 

在叶澄海家族的管理下,信立泰已成为细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拥有一支由高级技术人才组成的科研队伍和通过国家认证的制药厂房,并有多个国内首家上市产品。据悉,经过几十年发展,信立泰已经成为国内心脑血管领域自主创新龙头企业,是国内首家成功研制出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及制剂的生产厂家。

 

2009年,叶澄海敲响信立泰药业的上市钟声,信立泰随后成为中国“最贵医药股”,股价仅在茅台之后,成为时下中国股市第二高价的股票。叶澄海个人身家随之飙升到50多亿元,一步跨入中国超级富豪行列。

 

今年,“2020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发布,叶澄海及家族凭借240.9亿元,居“2020福布斯中国健康富豪榜”第22位。

 

赤子之心

 在积极发展医药事业的同时,叶澄海还积极回报社会,热心家乡与母校的公益事业。他曾先后两次为家乡五华县的华城兴中小学捐资共110万元,兴建了“澄海教学楼”及教师宿舍“园丁楼”;他为曾就读过初中的梅县丙村中学捐资148万元,兴建了“廖安祥纪念大楼”和“梅州大侠廖安祥铜像”;他为高中就读的梅县东山中学捐资360万元,兴建了颇具规模的“叶澄海教学大楼”。

 

2011年,叶澄海受聘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他为中国人民大学捐建了第一位校长吴玉章先生大型塑像;以个人名义出资15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专项基金“澄海国际研究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建设发展。

 

他说:“学生永远也忘不了自己的老师,无论走到哪里都怀着对恩师和母校的感念之情。”

 

信息来源:中国周刊、黑龙江晨报、全球客家名人堂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GLUzDYAm_oAH7Zfx7sVsOg)

 赞(2)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1 16:06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