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恒瑞罕见涨停,医药股再现领涨,这次能走多远?1375家医药上市公司复盘!

2022-10-17 00:07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E药经理人

医疗健康板块全面领涨,行业信心正在重塑,这一次能走多远?


“医药股今天终于走出了一年半以来的阴霾。”有投资人向E药经理人感叹道。


10月14日,医疗健康板块全面领涨A股,股价涨幅TOP20个股80%为医疗股,资金净流入TOP10个股60%为医疗股,蓝筹股恒瑞医药罕见涨停。同时恒生医疗ETF上涨超过7%,港股的Biotech们如亚盛医药康希诺生物信达生物等都涨超10%。


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人都认为,医药股的反弹需求压制了很久,认为当前医药行业触及政策底、估值底和配置底后,现在可能会是医药牛市的起点。


关于此次反弹,多家券商纷纷发表观点,总体来看,他们认为,一方面政策端的缓和趋势已经非常明确,医药内需的长期预期发生好转。医疗器械方面,医保局已表态创新器械暂不集采,同时经历种植牙集采、支架续标、骨科集采后,最近的江西IVD试剂集采规则更为温和,超出了市场预期。此外,集采后还有医疗设备贴息贷款。创新药方面,医保局近日回复孙飘扬等人大代表的建议,表示已将新增适应症纳入进了简易续约考虑范围。之前还有创新药鼓励部分单臂临床试验、创新药的DRG豁免等一系列政策。


另一方面,医药板块估值较低,处于近十年较低位置,而且从基金配置比例来看,医药标配约7.5%,全基配置比例约6.4%,显示医药板块被公募基金低配。


然而诸多投资者对“霸屏”的上涨既兴奋又害怕,能不能追?中金医药认为,与以往抱团大股票不同,本次上涨的主力来自创新产品端,创新产品端存在大量中小市值公司,这些公司经历了两年的下跌估值并不贵。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投资的热点会比较分散,对投资者要求更高。


信心正在重塑,这一次能走多远?医药行业前三季度到底发展如何,能够支撑吗?E药经理人联合Evaluate Vantage数据,对700家全球制药公司、464家A股医疗健康公司、211家港股医疗健康公司进行了分析,来一窥究竟。


01

A股的赢家和输家


从这1300多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A股、港股、美股的制药公司处境大致相同,超过8成的制药公司市值都在下跌,但下跌幅度和广度都略有不同。整体上美股的跌幅大于港股,港股的跌幅大于A股;而下跌股的比例正好相反,除去无数据的公司,A股约88%的制药在下跌,美股约有80%,港股居中。


抗风险能力强的Big Pharma也并没有逃过,以港股为例,TOP10制药公司只有石药集团一家保持了市值不下滑,截至9月30日,石药的市值基本持平于今年初。


具体到A股,截至9月30日,除去无数据的公司,有数据的379家医药公司中只有47家保持了市值的正向增长,市值涨幅中位数为12.28%。整体来看,前三季度市值表现良好的公司多为高端仿制药的头部公司。


比如市值上涨最多的药企为上海谊众,三季度末市值约为100亿元。上海谊众是国内改良型新药的创新药企业,核心产品为自主研发的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该产品上半年销售额为7174.44万元,收入贡献比例超过99%。还有多肽仿制药制剂的头部公司双成药业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转型专攻ADC创新药研发的科伦药业表现也不错,市值从年初的200多亿元上涨到如今的330亿元。


332家市值下跌的A股公司,市值下跌幅度较大的公司大致遵循一条主线,过去受益于疫情,比如位列市值跌幅TOP10手套产商英科医疗中红医疗,还有承接了辉瑞新冠药订单的凯莱英,从千亿市值公司跌成不足500亿元,跌幅超50%。此外跌幅最大的4家公司下跌超过了60%,除去ST企业,康希诺跌得最多,从500亿市值公司变成不足200亿元。


从市值规模的角度上,TOP20的医疗健康公司无一不下跌,超2000亿元市值的公司跌幅在10%~40%的区间,恒瑞作为A股市值最高的Big Pharma,前三季度市值下跌超过30%。不过近两日股价有所回升,10月14日恒瑞更是罕见涨停。


10月以来特别是近几个交易日,医疗健康板块开始全面领涨A股,创新药方面以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为代表的公司都出现了持续上涨,此外百洋医药众生药业等15家公司10月至今的累计涨幅都超过了10%。


02

港股的赢家和输家


如果要聚焦创新药今年以来的发展,看科创板和港股数据最为直观。


以有数据的197家港股医药公司为例,前三季度制药赛道惨淡到极致,仅有康诺亚华领医药开拓药业石药集团4家公司市值维持了增长,其中只有康诺亚一家超过了中位增速。


细分赛道Biotech境遇相对艰难。相比A股,港股有33家公司跌幅超过了60%,A股仅4家。其中跌幅超70%的15家企业中六成为Biotech,市值跌幅最大的3家Biotech为三叶草生物腾盛博药云顶新耀,前三季度下跌幅度分别为-84.21%、-82.02%、-75.46%。市值的下跌反映着投资人的预期,也反映着Biotech的艰难处境。以三叶草生物为例,继暂停部分管线后,如今又发布公告称将于租期开始前退出上海研发中心。


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大型Pharma情况相对缓和,但也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普跌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对大型Pharma的预期更能说明问题。以港股四大药企为例,年初四大药企的市值排名为百济神州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到三季度末,石药集团不仅保持了市值正增长,而且前进到第二位,市值约为840亿港元。这几年来,石药通过产品合作、参股、收购、合资等形式加快自身的创新转型,表现越来越亮眼。从其进行的合作来看,石药引进产品已经完成了从化药、生物类似药到生物创新药为主的转变。


从市值300亿港元到500亿港元的中型股来看,其处境仅次于小型Biotech。再鼎医药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和黄医药康希诺生物5家中型股,有3家市值跌幅超50%,其中康希诺跌破百亿港元,和黄医药接近百亿港元。


03

全球市场的赢家和输家


2022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许多生物制药股仍处于危险状态,大型制药与中小市值的药企同样备感压力


Evaluate Vantage分析了近 700 家上市生物制药公司,这些公司在年初的市值至少2.5亿美元。研究发现,前三季度80%的生物制药公司处于下跌状态,总市值也大幅下降,主要受全球大型制药公司的暴跌影响。


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11家最大的制药商(辉瑞礼来强生、罗氏、GSK、艾伯维、BMS、阿斯利康、辉瑞、默沙东和诺华)集体损失了2940亿美元市值。Big pharma中只有礼来、BMS和默沙东市值没有下降,并且礼来的市值还保持了Q3环比上升,这得益于渤健和卫材阿尔茨海默病项目lecanemab的意外成功,礼来的β-淀粉样蛋白抗体和潜在的糖尿病和肥胖症重磅炸弹Mounjaro被业内看好,至今的一年股价涨幅约为45%。相反,罗氏阿尔兹海默病资产的待定数据也影响着其市值。


美股最大的股市“输家”有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他们受到Zantac诉讼案的影响,Zantac曾是全球范围内的畅销药。此外GSK的市值调整也受到消费部门Haleon的分拆影响,截至9月30日,GSK的市值位列这700家公司的第19位,落后于再生元和福泰制药等几家大型但多元化程度较低的制药公司。


还有一波处在新冠风口浪尖上的公司在今年大幅回调,比如辉瑞、Moderna、BioNTech、Novavax、Curevac等,前三季度Novavax、Curevac、Moderna三家跌幅分别为87%、77%、53%。


此外在美国药品定价改革推动背景下,像艾伯维这样之前被看好的公司也表现不佳。美国版的医保谈判引发了投资者的不安,因为他们无法判断潜在的长期影响。


在仅次于Big Pharma的大型股(市值规模超过250亿美元)中,第一三共受益于Enhertu在乳腺癌方面的成功领涨大型股,前三季度股价涨幅38%;武田和福泰则是复苏的故事,两家公司去年皆因管线问题处于估值低位。


在中型股中,Neurocrine继续推进中枢神经系统,Sarepta重新点燃了对其 DMD 基因治疗的期望,芬兰的Orion正高价收购默沙东斥巨资获得许可的中期前列腺癌候选产品。当然也有些公司走向了“绝路”,比如面对众多阿片类药物诉讼的Endo申请了破产保护,老式的临床失败打倒了Rubius和Nordic Nanovecto。


故事仍在继续……信心是最大的资产,坚守才能乘风破浪。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xueqiu.com/3483303916/232756680)

 赞(2)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5 11:31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