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疫情概念股将走向何方?

2022-11-11 00:35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深蓝观

图片


方澍晨 旧梦 | 撰文

方澍晨 | 编辑



最近,多地疫情又面临较严峻的回升,二级市场情绪也有较大波动。


    最先激起波动的,是一款吸入式疫苗:上海官宣正式启动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嗅觉敏锐的二级市场很快便把康希诺这家公司直接推上了20cm的涨停板。


随后,德国总理访华时谈及的BioNTech疫苗新进展,以及该企业CEO 吴沙忻随行的消息,又引起一阵波动:复必泰又有机会了吗?


再加上几个传闻,让抗疫概念股数次进入回升-下跌的循环。这背后反映了市场对疫情的巨大关注和情绪波动。未来一段时间,这样的循环,还会持续许久。


因为股票是一个买和卖的过程,低点买进,高点卖出,便有了货真价实的盈利。于是在这场接力游戏里,消息的真假已经不再重要,只需要有源源不断地人相信这件事并参与进来,在相关股票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完成抽身便能够猛赚一波。


这是这场“舆论盛宴”里二级市场的运行逻辑。


而就抗疫本身,一大核心问题是,我们当下的防疫工具包——疫苗、药物和医疗基础设施等,能不能应对新一波疫情带来的冲击?



-01-

疫苗:还有多大空间?

图片



2022年11月4日,德国总理肖尔茨正式访华,随心团队里有大批商业领袖,其中包含疫苗公司BioNtech的CEO,这个消息被不少人视为mRNA疫苗即将在中国加速落地的一个信号。


早在2020年3月,复星便拿到了BioNtech在中国区的权益,然而无论是临床进展还是审批进程都一直缓慢。直到如今,第四针加强针已经开始大范围的接种,复星引进的mRNA疫苗仍未在中国大陆获得批准。


不过,退一步讲,即使批了,在当下众多已上市和未上市的国产新冠疫苗环伺之下,还能有多少接种空间,也要打一个问号。


新冠疫苗已经接种了好几轮,但新冠疫苗的研发仍未停止。这是因为,在当下的疫情防控里,我们还缺少一款临床效果能够支撑国门打开的革命性疫苗工具,至少现有的几款疫苗,数据上并不能支持这样做。


然而,当下新冠疫苗目前的研发面临好几重问题。


首先,虽然国内疫情仍以点状的形式爆发,但一来难以预测,二来对于当地政府来讲,如何在最短时间里防止扩散才是第一要义,其它事情需要让位。


这也使得即使有新冠疫苗公司想要趁机会完成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成为一个难题。而如果离开这个三期临床实验,仅靠抗体滴度和安全性数据,很难说服药监在当下一个环境之下去新批准一款疫苗。


其次,疫苗公司从立项到临床中间有一个较大的时间差,但疫苗的变异速度越来越快,这给疫苗公司的临床和监管带来新的难题。这个需要倾注天量的临床和监管资源来加快效率,但当下制药公司和药监能分过来多少精力,需要一个博弈的过程,毕竟谁也没办法保证一家的项目就一定是改变当下的钥匙。


图片图片

图片:新冠病毒毒株变化情况

来源:国泰君安


并且,当三期临床受试者入组的成本越来越高,疫苗临床开发的成本越来越水涨船高,但疫苗的竞争却呈现愈加激烈的趋势,剪刀差之下,对于药企新冠项目的牵头者来讲,要不要坚持下去,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决策的问题。


毕竟,在今年,已经有几家新冠疫苗成熟商业化的公司,在这块的业务出现了营收大幅下滑的境况:重组蛋白疫苗的智飞,在今年非新冠业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三季度利润还跌了33%;后入局灭活新冠疫苗的康泰生物,在今年年中计提了4.15亿的新冠业务资产减值。


在全球疫情肆虐期间,曾有国外的研究团队用主动感染的方式,去测试疫苗的预防效用,但这件事在中国很难落地。一来在道德层面很难过去,二来对于临床的设计和监管来讲,也有不小的挑战。


但作为一个百年一遇的行业痛点,谁能在疫苗上解决这个病毒带来的各种挑战,肯定能借此机会完成阶梯式跨越。每家疫苗公司里都有一个美好而朦胧的愿望。


图片

图片:国内新冠疫苗研发进展

来源:国盛医药


而且,科兴900亿净利润的光辉,实在是过于亮眼,给这层朦胧的预期增加了好几分厚重的确定性。即使大家心里都清楚,科兴的业绩,一半来自于先发先至、抢到了整个新冠疫苗市场的头道红利,另一半则源于国家层面牵头的疫苗出海。


回到公卫层面,疫苗本身有数据显示可以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分子层面也能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确实也是疫情防控的有力工具之一。即使疫苗公司出于营收情况不愿意做,各方也会推着它们继续往前跑。



-02-

口服药:下一个获批的是谁?

图片


另一个重要的抗疫工具,是治疗用药


其中,抗病毒药物用于感染早期,作用是在感染后减缓病毒复制、清除病毒,从而防止其对人体的进一步伤害,可谓“守第一个关口”。而其中的口服药,更以使用方便受到格外青睐。


以辉瑞的Paxlovid为例,最近有文献显示,其对65岁及以上群体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都有优异功效,还能显著降低新冠后遗症的风险。


目前,中国已有两款新冠口服药上市:除了辉瑞的Paxlovid,还有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


已在多个国家地区上市的默沙东Molnupiravir目前暂未获批。不过,默沙东已将此药的经销权和独家进口权授予了国药集团,这或许预示着它离获批上市不远了。


已完成3期试验的还有君实生物,其VV116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用于中重症。在这一阶段的还有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已于去年7月在巴拉圭紧急获批,用于重症住院患者治疗。日本的盐野义也已公布3期数据,并宣布已向中国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的准备资料。


紧随其后的是几家已在 2/3期临床的企业。


近日获批3期临床的众生药业,已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同在这一阶段的还有先声药业的SIM0417、前沿生物的FB2001。


科兴、歌礼、广生堂、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泰德制药、上海谷森医药等多家企业的新冠口服药,也进入了临床阶段。


阿兹夫定之后,至今尚无新冠口服药获批,这一定程度是因为,按照之前的审评标准,临床试验的终点是 “降低住院或死亡患者比例”,而在奥密克戎大流行、绝大多数患者为轻症的时代,要验证这一效果相当困难。


今年8月,国家药监局对新冠口服药的审评标准作出修改: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不再是 “住院或死亡患者比例”,改为临床症状改善。同时,病毒载量指标上升到次要终点。这一修改,大大增加了新的口服药获批的可能性。



-03-

完整的抗疫工具包,还包括哪些?

图片


抗病毒药除了口服剂型,还有其他剂型在研。进展较快的包括前沿生物的注射用FB2001(3CL蛋白酶抑制剂),正在进行全球2、3期试验。而雾化吸入用的这种药物,目前已获批进行暴露后预防的临床试验。


此外,抗病毒药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就是暴露后感染的预防。


相比于针对“轻症的治疗”,新冠感染是一个比较清晰、可以去量化的指标,在临床设计上要容易得多。而预防新冠感染,也是当下疫情防控形式下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某种意义上可能是解决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僵局的一把钥匙。目前国内已经有先声药业启动了该适应症的一期临床研究。


不过,在当下变异株高R0值下,这也对药物的分子和药理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中和抗体药物的开发也在进展中。


在国内,腾盛博药的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已实现商业化上市,成为首个获批的国产新冠中和抗体联合疗法药物,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新冠患者。


目前,国内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还有10余款。


二级市场近期热炒的还有呼吸机相关股。


对在疫情大爆发的地区生活过的人们来说,呼吸机在中国被炒到这个程度可能匪夷所思——需要用到它的时候,患者真正需要的还是医院的专业救治。


不过,面对近日各地日益严峻的疫情,新冠防控这个大的工具包里,任何一个工具力量的加强,都意味着我们能更好地应对。


因此,回到二级市场上,这些“工具包”相对应的标的,任何一个小的变量,在未来某个时间肯定也会集中起来再次引领抗疫板块的疯狂。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2UGbydNp5AU_0tUi9dmabQ)

 赞(0)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2 04:40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