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药明生物人到中年

2023-02-17 00:11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阿基米德Biotech

不再是追风少年。

药明生物上市5年间(2017年至2021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9.1%、149.6%、60.8%、66.6%、100.6%。

然而,2022年净利润增速预计降为约30%,回到凡间。

公司历年业绩有波动本属正常,但药明生物与市场达成的默契是,天量减持和筹资之所以被原谅,是因为保持高成长。

在市场刚刚回暖的1月,主要股东WuXi Biologics Holdings Limited配售5600万股,套现约39.76亿港元。

这是大股东历史上第14次减持(主要股东WuXi Biologics Holdings Limited持股比例从73.55%降到13.82%),累计套现814亿港元。

药明生物历史上还增发新股4次,筹资272亿港元。


图片

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   医药研究人员雪球ID:souvenir丶 


图片


2月13日,药明生物(02269.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集团预期与去年同期比较,2022年所录得的公司收益将增长约48.4%;公司利润及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相比于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约29%及约30%;以及经调整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外汇损益及股权投资损益后,公司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将增长约47%


以上增长主要归因于以下因素:

1、成功执行本集团的「跟随并赢得分子」战略,新综合项目数屡达记录,同时服务更多客户以实现可持续的高增长;

2、本集团的商业化生产及后期阶段业务延续2021商业化生产元年势头持续发展,推动收益显著增长;

3、凭借独特的CRDMO(合同研究、开发及生产)业务模式、领先的技术平台、行业最佳的项目交付时间及优秀的项目执行过往记录,公司收益显著增加,产能不断扩张;

4、 扩大为生物药行业提供服务的范围,包括一站式综合制剂服务、快速发展的技术平台(例如ADC(抗体偶联药物)及双特异性抗体),提高公司在新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5、利用现有及新扩展的产能,并成功整合所收购的业务和设施;及在全球疫情多次反覆的挑战下,凭借独一无二的综合端到端CRDMO平台、全球多点布局及强大的供应链网络优势,实施营运效率改善项目及成功执行业务连续性计划。


据了解,药明生物2022年整体服务项目数量达588个,其中商业化项目 17个,III 期37个,II 期68个,I 期166个,临床前项目 300个。对比2021,CMO增加9个;III 期项目净增5个,II 期项目净增17个,I 期项目净增47个,临床前项目净增 32个。

在港股,经调整净利润有一定欺骗性,常用来粉饰公司经营状况,但市场是不认可的。CRO公司方达控股经调整净利润年年高增长,但归母净利润2019年至2021年原地踏步,市值也踟蹰不前。

公司经营状况是市场各因素合力的结果,把减值项目剔除反而不客观。

药明生物不仅被少年的自己打败,也输给竞争对手。

三星生物2022年收入23.3亿美元,同比增长91%,经调整净利润6.2亿美元,同比增长78%,在手订单9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公司计划于2024年初开始在第4工厂内进行ADC药物生产。

强劲业绩得益于2022Q4的爆发,单季度实现营收8亿美元。而药明生物2022H2显露出疲软,净利润18.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9%,环比下降26.3%。

三星生物第4工厂被称为“超级工厂”, 2020年8月开始在韩国仁川枢纽投资20 亿美元建设,占地面积相当于其他三个设施的总和,完工后增加 25.6万升产能, 使总产能达到62万升。第5和第6工厂也正在仁川目前的园区附近建设。

三星生物当前主要扩张领域是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计划于2024年初开始在第4工厂内进行ADC药物生产,下一步扩张重点将是细胞和基因治疗。

药明生物2026年规划总产能将增至58万升,在追赶海外巨头的路途中已力不从心。

另一巨头Lonza 2022年收入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经调整净利润14亿美元,同比增长92%。投入产能竞赛中,以支持未来增长,资本支出为19亿瑞士法郎(占销售额30%),包括在瑞士Stein投资约5亿瑞郎的大型商业化制剂工厂。

目前,药明生物海外产能占总产能10%左右,2026年将接近40%,增量主要来自新加坡。新加坡一体化CRDMO服务中心,将创造1500个研发和生产专业岗位,新增12万升生物制药产能,投资金额为14亿美元。

药明生物2021年资本开支约为65亿人民币,主要用于欧洲、中国和美国的产能扩建,2022年资本开支预计约为55亿人民币(其中至2022年欧洲、美国累计总资产投资约15亿美元,未来支持10亿美元收入,预计到2025年欧洲、美国、新加坡累计总资产投资约30亿美元,未来支持20亿美元收入),而2022H1银行结余及现金为81亿人民币。

堪称吸血巨兽,这意味着未来还需进行大额融资。

新冠大订单减少,可能是药明生物2022H1业绩下滑的原因,Lonza也有类似业务,却实现平稳过渡。

在新冠大订单之后,下一个提振全产业链的催化剂可能是多肽减肥药。

礼来Tirzepatide肥胖适应症中国III期研究成功。海外数据显示,接受5mg tirzepatide的受试者体重平均减轻了16.0%,10mg组平均减轻了21.4%,而15mg组平均减轻了22.5%(相当于24kg),Tirzepatide是一款每周注射1次的GLP-1R/GIPR双重激动剂,降糖和减重效果优于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2年销售额109亿美元)。信达生物GLP-1/GCGRO双重激动剂mazdutide(IBI362) 中国III期临床试验于2022年11月开始入组,目前已完成入组,有望在年内提交上市申请。

减肥大品种临床进度大超预期,商业化后将在短时间内爆量,可提振整个产业链。

蓝晓科技股价屡创历史新高,逻辑是将主导礼来Tirzepatide的固相多肽合成载体供应。多肽CDMO业绩过往较差,在GLP-1减肥药催化下,有边际改善的可能。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pk7ou_yCNXWTfijqvVHitQ)

 赞(2)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8 17:43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