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谁应该承担研发失败的成本呢?

2023-03-05 23:02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 小妖的闺蜜圈

刚入行的时候,导师告诉我一句话:失败是常态,不然我们都是诺贝尔奖得主了。


只是可惜,失败的结果价值被忽略了。而且这个成本,也是全社会成本,也是教育成本,全民教育成本。


研发本质上就是试错,失败是常态,那么这种本就自然存在的常态,我们真的能面对吗?


昨天,我说医保文件有一条说了新批准药品价格机制形成,其实很多人都在担心关于创新药的定价会不会出现限制性要求,毕竟医保局的立场就是要降费的,降低全民医疗费用的。


这个公众号,和患者组织的关系若即若离。而我的本职工作也一样,能感受到人间疾苦,生离死别,也能更早看到希望。


我能看到新药上市,我能看到医院走廊里跪着付不起医药费的患者家属,还在看各大公司年报算着十几亿销售额的市场占比……


平衡。


平衡和接受。可能是身处这个行业,我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一堂课,很容易上升到哲学层面。


有人说,试错成本是企业的科学家、研发能力太弱了。你做一百次都做不出来,凭什么拿着高薪,然后把药价做高摊派给患者呢?


有人说,充分竞争的时候,我们公司做不出来,别人公司做得出来,别人家就是高价,我们家就是相对低价,这就是市场经济。别人做不出来,我们做出来了,凭什么我不能定高价?药品不是商品吗?


有人说,患者要用上药。药不是咖啡,不是患者可以选择的,是生命的必须。得病不是错,患者需要同情,这是人性,因此应该要让患者都用得上药,用得起要。罕见病患者是不幸,但不能被放弃。有能力救的,应该站出来。


有人说,什么叫用得起?按国家人均收入吗?还是说罕见病患者,我一条生产线,一堆科学家,就做一个产品,一年就卖200瓶。按你们收入来付药费?你们这两百瓶,够得上这些科学家、一线技术人员的薪资吗?


有人说,医保其实应该放弃罕见病用药,毕竟那些产品价格太高,占用了其他普通人的基础用药标准额度。简单来说就是部分基因缺陷疾病的患者,本身就应该自然淘汰的,而占用大额度医保只是救一两个人,更多普通民众的基础医疗、农村患者用药保证都是更值得普惠的。


有人说,什么叫鼓励创新?鼓励我们以身试药,拿儿子试药,鼓励刻苦环境里用精神力啃着窝头拯救世界?我们是人,不是神,多数人不肯入行,入行门槛高,不能对我们的要求是神,自己却想做普通民众,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科学家的道德绑架。


有人说,医保是兜底的,医保是全民根本,既然如此,从新药定价开始就要进入控制,不然说起来降价99%,实际上绝对值还是很高。如果从一开始上市定价控制,那么才能确保降幅和绝对值都是足够低,足够满足普通民众需求的,这是作为管理部门的社会职能。


有人说,商业保障体系是更重要的。要给各种不同收入群体人以选择,有时候人买保险也是一种自我投资、价值认定,我们无法做到天下大同,但给不同境遇的人选择权是需要的,比如个人可以大额度增加医保缴费,扩大用药保障。


有人说,企业唯利是图,明明可以继续卖,可以继续生产,或者可以把境外适应症报国内上市的,就是不报。就因为我国患者比例低,支付能力弱。付不起钱,你们企业就不做,不卖,不研发吗?


企业有项目不立,有产品不卖,境外有适应症境内不做临床不上市,到底对不对?


实话实话,我的立项表里,有商务价值评分标准。技术项目和社会意义根本就不是全部,因为我在一个自负盈亏的普通公司,我需要工作,需要还房贷,需要偶然买得起一杯咖啡,仅此而已。


最后,药品是特殊商品,而创新药行业本身,那是全社会成本。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imjus7ACn0WrSuCyuaOxUw)

 赞(1)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5 18:32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