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最“卷”集采:史上第二大降幅背后,企业为何平静?
郑瑶 郑洁 韦晓宁丨撰文
王晨丨编辑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集采拟中选结果出台。降幅56%——这是一次降价程度逼近史上最高纪录的国家集采。 此前最高纪录是4+7试点后的第一次国采,达59%。而第七批国采的平均降幅是48%。 第八次集采的现场换到了海南省,背对着海潮拍岸,久经考验的场内药企们非常平静。场外的药企人士们有条不紊地计价,尽管光15家以上药企竞争的品种就有好几个,但戏剧化的场景和报价都已鲜见。集采的现场已经没了此前因为报价不准而担心丢标的那种提心吊胆,集采这件事本身似乎已经成了大家能够坦然面对的一个活动。
场外的药企人士们有条不紊地计价。图片来源:郑瑶
这背后是这两年集采走入深水区后,医保部门和药企都希望能温和。然而,由于过评数量众多,涉及的金额巨大,最终降幅也并不低。
“温和不了”的降幅与激烈的竞争不无关系。据赛柏蓝统计,第八批国采符合条件品种数≥8家的有25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62.5%,其中注射剂又占多数。这次国采又是涉注射剂数量占比最多的一次(除第六批胰岛素专项外),27个注射剂,达总数41个的66%。
业内人士称,本次集采过评申报企业多、市场竞争大,尤其是注射剂品种,因此造成大降幅,“很多封顶十家中标,有些品种金额高,舍不得不中”。
央视新闻今日消息,本次国采251家企业的366个产品参与投标,最终174家企业的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包括5家国际药企的5个产品。据米内网统计,对比最高有效申报价,本次26个产品降幅超过90%,最高降幅达97%。
据赛柏蓝报道,第八批国采涉及40个品种,2021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总销售额超过600亿元。按首年约定采购量*最高限价计算,本批国采采购额为216亿元。
但业内人士和部分企业表示,对于今天这个结果,企业总体是满意的。
“这次特殊性在于大部分是注射剂,注射剂的生产成本较低,但入院费用较高。“以上人士表示,注射剂的成本较低,在欧美则价格更低。前几批有个药一年还能挣几个亿,美国价格1美分。“
在结果出炉之前,业内多次有风声表示降价会温和。虽然这次看上去56%的降幅较高,但中选的注射剂一下子放量,覆盖的医院范围扩大很多,而且省了入院费用。“所以即使降幅大,企业也是反应比较积极,相对此前来说,总体符合行业预期。“
据国家医保局估算,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167亿元。业内专家称,本次集采药品预计7月份在全国落地。
-01-
注射剂外企内资格局逐渐被拉平
次参与第八次集采的药品大多为注射剂,注射剂有其特殊性。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认为,注射剂使用较多是一种“中国特色”,许多大品种都是注射剂,而这次由于竞争激烈,过评申报药企多,很多封顶十家中标,有些品种金额高,舍不得不中。
而从第七批国采就开始出现了比较多的注射剂品种,这和注射剂的一致性评价进程有关系——在2020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注射剂一致性评价规则之前,注射剂多以视同过评的方式过评,数量很少,规则发布后才出现大量过评。
此外,“注射剂对药品质量的要求比口服剂要高,这两年才开始大量采购,也体现了医保部门的谨慎态度。以后集采里出现的注射剂品种还会越来越多。”金春林说。
注射剂进入集采,因为需要“注射”这一动作,所以对企业则意味着如果不进医保,在院外市场难以售卖。竞标的大品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等,这都是医院最常用的抗感染药品,而这些注射剂中辉瑞、赛诺菲等原研药企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第八次集采,将进一步考验外企们的决策。
“有人说第七批是最卷的一次集采,也有人说第八批更卷。相同点就是都是注射品种多,关系到最重要的院内市场,对药企来说是需要血拼的。” 药盾公益基金理事解奕炯称。
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头孢哌酮加舒巴坦,差别在于不同的企业成分配比不同。这次集采中,头孢哌酮舒巴坦不采用规格区分,而是同一个通用名统一过评,这使得有11个过评药与原研药辉瑞竞争。
有现场人员推测,对此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制剂不加规格区分的原因,是为了防止有些药企为了降低竞争激烈而特意做规格区分,“不是从临床需求出发,而是为了差异化去差异化。”
目前将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复方制剂同等对待,也将原研药企辉瑞拉进了比评中,这是众多仿制药企业未曾预料的,“没有想到能和辉瑞直接竞争。”一位现场人士表示,原本的市场龙头辉瑞、赛诺菲全部品种均中标,未来在这些品类上,原研药和仿制药的起点将重新被改写。
-02-
奥司他韦药企或裁掉营销团队
近期盛行的甲流使得奥司他韦成为热点,这个曾被东阳光“垄断”的药品,也进入了第八次集采中。
“尽量去争取。”这是一家“踩线”过的奥司他韦厂家的心态,相比拥有原料药的药企,这家的成本要相对高,报价35元,反而成为报价最高贴线过的企业。
原本他们的报价更高一点,结果到了3月24日晚上,又有两家过评药企参与竞争,原本的7家公司变成9家,这家企业连忙又降低了4块钱。进入现场后这家药企发现,有两家药企一个报价16元,另一个报价48元,根据中选规则,相当于直接放弃了整场比拼。
以第一顺位35元的价格中标后,在奥司他韦颗粒剂上,东阳光药150毫克的在院价格大概在44元左右,这家药企360毫克中标价为35元,同等规格低于目前东阳光药的3倍。因此他们的期待是可以放量,尽管在高价中选后,他们可能不占选供应省份的优势:“之前就有1000多家医疗机构是我们的市场,虽然这次选省会被其他药企替代掉一部分,但总体是游刃有余的。”
但东阳光药等手握原料药的药企则走低价路线,尽量抢市场,这次报价也并不高,多数在20元左右,要抢市场也没那么容易。这个价钱意味着药企不再会砸钱推广,而是直接铺货。现场有多位药企代表表示,这些极低价竞标成功的药企可能裁掉整个品种的营销团队。
但过去的经验表明,很多药品进入集采之后,院内的推广还是要做,“营销”需要的这块支出,未来从什么地方出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另外一些踩线进入的药企则不像以上奥司他韦药企这样幸运了。有家药企虽然入围,但却因为比最低报价高1.8倍,触动了熔断机制,最终流标。
-03-
一主双备:医保规则进一步精细化
第八次集采的规则设计,也体现了医保部门在汲取此前经验、进一步精细化设计的思路。一位业内人员表示,甘肃省的医保部门曾经派人到甘肃每个药企去分析过评、未过评的药品价格,并且和历史价格做对比,积累了大量药品数据。
第八批药品集采总体延续了前七批集采的思路。据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梳理,即“带量采购、招采合一”。“精细化管理约定采购量,抗感染药品、急抢救和短缺药品比普通药品降低了10%-20%的带量比例。”
虽然大趋势是温和的降价保供,但由于距离去年第七次集采已经过去大半年,这半年间积累了不少仿制药过评,因此入围的药企名单还是相当可观。
“最后的中选率总体不会差得很远,”现场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为了保证温和降价,医保部门在设置上相比第七次集采做了创新。
其中一个新规则是,一个品种在每个省的供应企业由独家供应转换到“一主一备”甚至“一主双备”(即一个主要供应商,两家备选供应商)。蒋昌松认为,这符合医保部门“药品主要用主供企业、有时用备供企业、按需用原研企业、基本不用其他企业”的政策预期。
“一主一备”变成“一主双备”,两根保险带,可以进一步减少断供风险。同时选择供应地区采取地方医保部门“反选”的方式,不再只是中选企业自己去选择,“给了地方医保部门一定的积极性,可以去选择当地老百姓常用的药品,有利于“不换药”。“金春林表示。
那曲肝素注射剂、依诺肝素注射剂,这两种药品分安瓿瓶(西林瓶)、预灌封和带安全装置预灌封等三种包装,包装成本不同,医保部门也给予了一定的价差空间,对于只有安瓿瓶(西林瓶)的中选药品约束带量比例再打四折。
“这可能是引导大家往预罐封方向走。”一位业内人士推测,预罐封包装对于防止细菌感染有好处。
医保规则的巧妙设定能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此前,心脏冠脉支架集采前,不锈钢支架占了三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而集采只纳入了铬合金支架,两年多后,市场上不锈钢支架则快要绝迹了,这也意味着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集体转向,或者消亡。
-04-
中成药集采的新风向标
此外,对于本次集采首次出现的“双向残缺”规则,金春林认为其针对的主要是将被纳入集采的中药。“双向残缺”是把同品种,但复方配比稍有差异、或是包装不同的药放在一组去招标。
“因为中药很少有去做一致性评价的,一直以来都比较强调品牌个性化,但有的只是复方制剂组方配比不一样,或包装不一样,如果每一个药品都看作是同一种药就没法带量采购。”金春林说,“‘复方配比稍有差异、或是包装不同的药放在一组去招标,这样有利于竞争以及带量。”
3月27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湖北牵头的全国中成药集采很可能已经有了时间表。据澎湃新闻报道,业内普遍认为,此次集采为中成药领域的“国采”。
金春林表示,这次集采出现了充分结合中药特色的规则,以及采取“一主双备”,强调对围标、串标行为的监管,常态化的集采工作做得越来越精细。
“这次56%的降幅比较适中,接近第四、五批的降价幅度。”解奕炯回忆,第一次做4+7试点的时候平均降幅是52%,而降价幅度最高的一次就是4+7试点之后的试点扩围,也就是第一批国采,降幅达到了59%。第六批和第七批平均降幅少一些,48%左右。
“国家层面也提到过,降幅并非越高越好,集采要在为患者减负的同时,兼顾企业的合理利润。”解奕炯说。
解奕炯提到,从前七批国家组织的集采来看,集采的近300种药品药品大概占了公立医疗机构用药采购量的35%左右。五年来,这些药品从常见病、慢性病到重大疾病、抗感染、抗过敏等领域,常用药品已经大幅度覆盖。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vWtnUNC1n6sYTGi6OHyP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