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万医药打工人薪酬揭秘!2万人月薪超3万,迪哲、亚虹领衔,明德生物人均年薪涨幅逾60%
2022年,483家A股生物医药公司,除未披露的180家外,对应了115万医药打工人。其中超过60万人平均年薪超16.7万元,2万“顶流打工人”平均年薪超36万元。当然,还有近22万“搬砖打工人”平均年薪不足12万元,来看看2022年你的收入拖后腿了吗?
对于药企来说,人才密集程度和公司未来的发展高度绑定。
根据Choice数据,E药经理人统计了2022年483家A股企业的员工增减员、薪资涨幅情况,试图一窥药企的人才收入全貌。
除部分未披露信息外,2022年增员三巨头被CXO龙头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所包揽,其中药明康德也是唯一一家博士数量超过1000人的公司。此外,115万医药打工人中,有一半药企人平均年薪超过了16.65万元,这对应的医药人数超60万。
过去三年,由于新冠黑天鹅事件,生物医药产业一步步走到镁光灯下。对于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成为医药人会是一个好的选择吗?那么如今医药人的行业薪酬又有哪些变化?站在时代浪尖上的生物医药产业,当前的人才供需市场又怎样?
CXO大幅扩员,一哥恒瑞减员最多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除去部分未披露信息外,2022年增员三巨头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晴雨表CXO企业包揽,分别为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
药明康德“丰收”的喜悦在2022年财报随处可见。不仅公司一把手李革薪资增幅羡煞旁人,同时人员扩张势头较猛,在2022年新增了9410人,员工总数超4万人,仅次于上海医药。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员工增加了2279人,博士及同等学位员工增加了105人。
此外,药明康德连续两年从事研发的员工占比几乎趋近,2022年为82.68%,2021年为82.61%。同时,2022年员工平均年薪也较2021年有所增长,从22.44万元增长至26.18万元,增幅约17%。
一位专注于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的猎头告诉E药经理人,药明康德是业内的“人才富士康”,吸收了不少寒冬下Biotech流失的人才,受资本寒冬的影响,不少人才选择进入旱涝保收的CXO企业,成为乙方。
不过,随着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药明康德业绩显著放缓,增长不如预期,这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担忧。就人才而言,有观点称,药明康德或逐渐失去此前由较低的人工成本所带来的人工红利优势,它的员工成本或将上升。
除了药明康德,国内另外两大CXO龙头亦在持续招兵买马。
增员排在TOP2的是康龙化成,虽然2022年业绩不佳,自上市以后首次出现净利下滑,但在员工扩张方面,并未停住脚步,仍扩张超4000人,目前人数为19481人。凯莱英紧随其后,扩张2593人,2022年员工总数为9719人。
除了CXO企业霸榜前三,迪安诊断、金域医学等核酸检测相关企业也入围增员榜TOP10。
这是一批被疫情带飞的企业。受益于疫情带来的大量订单,迪安诊断、金域医学扩员的势头较为凶猛,且两家企业增员人数不相上下,迪安诊断增加了2005人,金域医学增长了2040人。
以迪安诊断为例,2022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82亿元、14.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55.03%、23.33%。就板块而言,迪安诊断的重要收入来源是诊断服务业务板块,2022年创收126.74亿元,占比达到62.49%。不过,剔除新冠核酸检测业务后,2022年迪安诊断的诊断服务业务收入只有46.35亿元,同比增长15.47%。
正因如此,新冠类业务对于迪安诊断、金域医学影响较大,随着疫情的消散,2023年业绩和增员情况或大打折扣。
反观增员榜单,有5家药企减员超1000人,分别为恒瑞、济川药业、誉衡药业、方盛制药、白云山。行业变革下,无论是Pharma,还是Biotech都无法独善其身。
排在减员榜TOP1 是“一哥”恒瑞,2022年减员近4000人。继2021年裁员4400人,这已经不足为奇了,在人员方面,恒瑞医药继续缩减人员架构,2022年员工总数减少3855人,主要为销售人员。此外,济川药业亦对人员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裁撤,2022年在职员工人数比2021年少了约1600人。
变革之下,市场发展趋势、政策的变化、资本寒冬让一众药企寻求转型,越来越多陷入“钱荒”的Biotech,选择裁员自救,行政、销售等岗位已被列入裁员“高危”名单,通过裁员达到优化及调整架构的目的。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xueqiu.com/3483303916/2487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