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针减重26斤,减肥药越来越「卷」
01
减肥药研发进展更新
安进开发新品三针减重26斤
近日,Nature Metabolism期刊发表的一份研究成果表明,安进开发的GIPR/GLP-1R双特异性分子AMG 133,能够有效减轻体重并改善代谢健康。
其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按照每月一针的给药频次,接受最高剂量AMG 133治疗的肥胖患者,在3个月左右时体重平均降低14.5%(约26斤),并且停药5个月,仍可维持体重降低11.2%。
具体来看,在针对肥胖患者的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NCT04478708)中,肥胖症参与者接受了不同剂量的AMG 133注射,单剂量递增队列中,AMG 133的剂量范围为21mg~840mg;多剂量递增队列中,AMG 133的剂量范围为140mg~420mg,每30天接受一次治疗。
试验结果显示,多剂量递增队列中的患者体重、BMI和腰围均出现剂量依赖性下降。接受最高剂量AMG 133治疗的患者在85天时体重平均降低14.5%(约26斤)。接受高剂量AMG 133治疗的患者,在停药150天后,仍然维持体重减轻超过11.2%。
近5年市场数据显示,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尤其在减重、降糖适应症领域,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减肥适应症产品Wegovy,2021年6月才获批上市,2023年销售额达到45.48亿美元,同比大涨407%。
礼来替尔泊肽2022年9月上市以来,放量速度远大于包括度拉糖肽等在内的其他同领域上市产品,其2023全年销售额达到53.39亿美元。
2023年是替尔泊肽降糖适应症产品(Mounjaro)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销售额达到51.63亿美元;去年11月,其减重适应症获批,对应的减肥药(Zepbound)上市不到两个月也实现了1.76亿美元营收。
近日,恒瑞子公司山东盛迪医药收到国家药监局批准,同意其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RS-7535片开展用于减重适应症的Ⅱ期临床研究。
此外,还有来自阿斯利康、辉瑞、安进等药企的多款GLP-1产品预计将在今年进一步更新试验数据。
图源:药明康德
02
适应症拓展
GLP-1市场规模将再扩容
在减重、降糖市场“大杀四方”的同时,一批企业正将GLP-1药物向脂肪性肝炎、心力衰竭等疾病治疗领域推进。
日前,礼来的替尔泊肽在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二期试验中显示出积极结果。MASH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晚期形式。
试验结果显示,接受最高剂量替尔泊肽治疗的入组患者中,有73.9%达到了试验的主要终点,即在肝脏组织学不出现恶化的情况下使得患者的NASH症状消除;最低剂量替尔泊肽治疗组中,有51.8%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安慰剂组的对应比例为12.6%。
结果还显示,替尔泊肽治疗在所有剂量组均让患者在肝纤维化改善至少一级,同时NASH症状不恶化。
在NASH治疗领域,诺和诺德、默沙东、Altimmune等企业均展开了相关布局,其中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进度最快,已行至III期临床阶段,预计将于2028年完成。
GLP-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研清单
注:受整理时间限制,部分产品阶段并非最新(数据来源:CPM新药研发监测数据库,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礼来此前还针对替尔泊肽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的疗效展开了临床,目前已进行至III期,这两项III期临床均有望在2024年得出结果,并递交监管申请,以进一步扩展替尔泊肽适应症。
去年8月,诺和诺德也公布了司美格鲁肽对心血管类疾病的两项III期试验数据。
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可使超重或肥胖成人发生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20%(患者无糖尿病史);还可显著减少患有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肥胖成人患者心力衰竭相关症状和身体限制,并改善运动功能,同时减轻体重。
此外,GLP-1药物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银屑病、成瘾行为等方面同样展示出了相关潜力。
去年,诺和诺德启动了两项对司美格鲁肽是否能缓解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的大型III期试验,两项试验各预计招募1840例患者,初步试验结果预计于2025年9月产生。
医学期刊《NatureMedicine》发布的“2023年有望重塑医疗领域格局的11项临床研究”中也提到了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治疗帕金森病具有可观的临床前研究数据和2期研究数据。
去年5月,《Frontiersin Pharmacology》上的综述文章还探讨了GLP-1在不同器官系统中的抗炎作用,覆盖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等多系统,涉及炎症性肠病(IBD)、粘膜炎、短肠综合征、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多种疾病治疗或症状改善领域。
近年全球减肥药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7%,多款GLP-1药物减肥适应症获批后销售额大幅上涨,随着相关药物适应症持续扩容,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仍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WwGAGlhjeO1_ntgsOxX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