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大批CXO,涌入AI赛道

2025-03-14 17:01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药通社

“AI+医药”的风,吹了几年,终于吹到了CXO的头上。


过去,CXO企业靠着“卖人头”和“接项目”的模式,活得还算滋润。药企需要什么,CXO就提供什么,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试验,再到生产申报,一条龙服务,赚得盆满钵满。
但如今,药企的日子不好过了,CXO的日子也跟着紧巴巴。

640.png

2022-2024年代表性CXO企业毛利率对比

01

新药研发,九死一生。药企砸了重金,却可能颗粒无收。于是,药企开始精打细算,对CXO的要求也从“能做”变成了“又快又好又便宜”。

而另一边,AI技术的崛起,让药企看到了希望。

AI可以加速药物发现,优化临床试验,甚至预测药物疗效。英矽智能用18个月完成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的研发,比传统模式缩短约70%。

640.png

政策与资本的双重推力也在改变游戏规则。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鼓励在药物研发的各个环节,如实验动物模型构建、药物设计、临床试验及数据分析等,积极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资本市场上,2024年全球AI制药融资超58亿美元,英矽智能、晶泰科技等零头企业估值飙升超15倍,倒逼CXO企业加速技术升级

640.png

02

CXO坐不住了,再不拥抱AI,就要被时代抛弃。

于是CXO巨头纷纷下场,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凯莱英…… 或自研AI平台,或投资AI企业,或与AI技术公司合作,试图在AI赛道上抢占先机。

AI+药物发现,缩短研发周期;AI+临床试验,提高成功率;AI+药物生产,提升效率和质量。

640.png

CXO企业正试图用AI技术,重塑药物研发的每一个环节。

这场革命,才刚刚开始,但已经有人尝到了甜头——  

某企业利用AI模型,将临床前开发周期从18个月缩短至12个月;泰格医药通过AI患者匹配系统,将患者入组周期缩短了28%;凯莱英利用AI优化生产工艺,将某抗病毒药物中间体的合成收率从72%提升至88%。

03

AI赋能CXO,是机遇,也是挑战

AI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这对CXO企业的技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AI技术的应用需要与药企的研发流程深度融合,这也对CXO企业的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万里长征刚过第一关。

除了技术难度,数据孤岛难破、算法迭代成本高企、商业回报周期漫长,种种现实问题也都是摆在企业面前待攻克的槛。

不过 “研发回报率、资本导向、政策红利” ,众多buff叠加,CXO企业集体转向AI已成大势所趋。

当整个行业从“人力堆砌”转向“算法驱动”,那些卡住AI+数据+场景三角关系的CXO,或许真能重写“卖人头”的宿命。

640.png

经Deepseek总结,目前主要CXO企业AI布局及成果如下

 英矽智能

· AI应用形式:
英矽智能通过自研AI平台 Chemistry42,结合DNA编码化合物库(DEL)与生成式AI技术,专注于小分子化合物设计及毒性预测。此外,公司还投资多家AI制药企业,覆盖靶点预测、算法开发等领域。
· 成果:
临床前开发周期缩短数个月,实现“分子设计-体内毒理验证”闭环。

Chemistry42平台可自动化设计具有特定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缩短化合物设计周期60%以上。


 康龙化成

· AI应用形式:
康龙化成通过控股肿瘤AI企业海心智惠,整合其患者数据与AI技术平台,优化临床试验中的患者匹配、随访及数据管理。同时,公司自建AI团队开发药物发现与临床试验模型。
· 成果:
提升临床研究中患者入组匹配效率,并通过AI优化试验方案设计。

通过收购上海机颖,强化数据分析和算法能力,加速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泰格医药

· AI应用形式:
开发 AI患者动态匹配系统,整合全国800多家医院的脱敏数据,利用迁移学习技术优化临床试验患者招募流程。
· 成果:
患者匹配精度提升至89%,入组周期缩短28%。

推动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与AI结合,提升试验效率与合规性。


 凯莱英

· AI应用形式:
在CDMO领域应用强化学习技术,优化连续化生产中的工艺参数,并探索生成式AI在合成路径预测中的应用。
· 成果:
某抗病毒药物中间体合成收率从72%提升至88%,批次稳定性从8.5%降至2.3%。
通过构建“数据-模型-生产”闭环,推动工艺智能化升级。


成都先导

· AI应用形式:
将DNA编码化合物库(DEL)与AI技术融合,利用AI模型预测分子性质并优化筛选流程。
· 成果:
加速分子发现与优化周期,2025年一季度新增3个肿瘤靶点合作项目,展现商业化潜力。
通过“设计-合成-测验-分析”循环流程,提升各环节效率。


泓博医药

· AI应用形式:
自建AI药物设计平台,整合量子化学与分子动力学技术,覆盖靶点验证、化合物筛选等环节。
· 成果:
2024年上半年为69个新药项目提供服务,缩短研发周期40%。
2025年推出 DiOrion平台,通过AI预测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验成本。


皓元医药

· AI应用形式:
与德睿智药、英矽智能等合作,利用AI进行靶点发现与药物设计,并提供CDMO服务支持。
· 成果:
参与英矽智能的SM3312抗冠状病毒药物项目,完成药学研究及生产申报。
通过合作拓展AI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边界。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OGQjqexsrkCBD40PMS_Xtw)

 赞(1)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3 11:36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