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内卷化时代,抗ED药物市场何处分化?

2021-06-30 09:26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 药春秋

有研报指出,2020年之后,伴随他达拉非ED专利到期,仿制药快速上市,中国抗ED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快速增长,并于2024年逼近百亿水平。


2020年10月,辉瑞普强万艾可口崩片新剂型正式上市。就在此不久前,科伦药业的重磅产品——盐酸伐地那非片(爱悦达),成为全国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为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第三代高选择性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i)。


据公开数据显示,国内ED患者人数约1.4亿人,意味着7亿男性中每5个人就有一个阳痿(不论年龄),若考虑年龄因素,这一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甚至每3个成年男性有1个阳痿……(算到这里,不由抬头看看了身边的男同胞们)

1.jpg

上世纪90年代,辉瑞制药的科研人员在进行试验中,意外地发现西地那非治疗ED更佳。


经过数次临床测试后,1998年FDA批准辉瑞的万艾可(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在临床上用于治疗ED患者,2000年后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拜耳艾力达(盐酸伐地那非片)在中国上市;2005年,礼来希爱力(他达拉非片)进入国内。


在中国,处方药不允许做广告,三家药企的竞争从药品本身细分。很长一段时间内垄断了中国抗ED市场。据IMS Health在2013年公布的数据,当时国内抗ED(勃起功能障碍)市场完全呈现万艾可(辉瑞)、希爱力(礼来)和艾力达(拜耳)“三分天下”的格局,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8.8%、34.6%和6.6%。


2.png

(来源:IMS数据库)

随着患者对疾病治疗意识的加强,和医药外卖行业的发展(医药外卖具有速度快、隐私性好等优势),中国抗ED药物行业规模拓展迅猛。


2015-2019年,西地那非市场规模由10亿元暴涨至24亿元。2020之后伴随他达拉非ED专利到期,仿制药快速上市,中国抗ED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快速增长。


#First 用药规模大幅拓展,实际上,抗ED药物的市场竞争从来都不“温柔”

万艾可(西地那非)还没进入中国市场时,就开始遭遇商标抢夺战。


1998年,辉瑞研制生产的治疗ED特效药“Viagra”刚刚问世,由于广泛使用的中文翻译名称“wei哥”被威尔曼药业在国内抢先注册了这一商标,使得“Viagra”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只能注册为“万艾可”。


1999年底,17家本土药企向国家药监局报产西地那非,但最终监管部门要求对本产品的开发研究和生产销售按麻醉药品管理,并停止受理新申报。


2002年9月,辉瑞的万艾可在国内的专利被判无效。随后,辉瑞提起诉讼,到2006年6月,与国内药企经历5年博弈后,辉瑞最终胜诉。因专利原因,国产西地那非上市延期,而辉瑞凭借万艾可拿下了中国伟哥市场超过一半的份额。


但2014年7月,万艾可在华的专利保护期已到。就在这一年,蓄势已久的白云山迅速推出金戈,在2014年9月获得了CFDA核发的枸橼酸西地那非原料药和片剂生产批件,并于2015年10月28日正式上市。


据媒体报道,金戈上市一周年即取得了突破4亿元的销售业绩,2016年市场份额已到达17.8%,位居市场第二。2019年白云山年报显示,金戈销售量为6175.935万片,销售额超16亿元。在5年时间里,金戈的销量翻了近4.1倍。

3.jpg

(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随后,江苏爱普森、成都地奥、常山药业等企业布局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相继在国内获批;作为本品的光脚企业-齐鲁制药更在第三批国采中,以2.08元/片的地板价“扑杀”了所有竞争者。无疑,抗ED药物市场的竞争已愈演愈烈。


他达拉非领域,同样并不平静。


曾被视作有望复制白云山-金戈成功经验的他达拉非片首仿药,出师未捷却陷入纠纷。


莱美医药拥有海悦药业他达拉非片国内首仿药中国区独家销售代理权,但双方在近期产生较大争议。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海悦药业以莱美医药未达合同约定的任务目标为由,拟取消原告中国区独家销售权。但莱美医药认为,海悦药业获得他达拉非片品规不齐,并且于2020年1月参加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招投标等,违反了协议相关约定。


另一方面,他达拉非片也于2020年1月入围第二批国采,当时的竞争格局为「1进口+4国产」。一年半的时间里,已新增10家新4类仿制申报获批的企业,另有23家药企摩拳擦掌,在等待上市的路上。竞争态势进一步升级,产品内卷化达到新高峰。

4.png

5.png

6.png


#Second ED药物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带动了整个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相关报告指出,中国抗ED药物行业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中国本土企业在其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


例如在上游原料药供应方面,以西地那非为例,原料药约500元/公斤,除外资企业外,有5家本土企业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具备供应能力。


下游制剂方面,仿制药企们的动作都不慢。如海思科制药2021年3月宣布阿伐那非片(新3类)批准上市,为国内首仿;在2020年9月9日,科伦药业递交了“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的上市申请获CDE承办,布局口崩片新剂型,为国内首家报产该剂型。


伴随仿制药的加入,抗ED药物价格越来越“亲民”,尤其是带量采购的到来,让价格越来越低。随之而来,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也渐趋白热化。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SBbuRJdtnGBE7ONcEepgrA)

 赞(1)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6 21:06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