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龙头赚疯了!!!
6月20日,圣诺生物率先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成为今年医药生物板块的第一家“报喜”企业。
根据该公司6月20日发布的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02.75万元至9414.4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53.54%至332.1%;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734.64万元至9453.45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04.49%至394.38%。
这场原料药热潮,正在吸引一批重仓选手。
截至目前,国内共有6家企业完成了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的登记注册,另有6家完成了利拉鲁肽的注册。其中,江苏诺泰生物与苏州天马医药同时布局了两者。
诺泰生物在该领域进展最为迅速,产能领先、管线完整。据悉,公司目前已实现单批超10公斤产量,产品纯度高、成本控制力强,且新增产能布局充足,具备稳定的大规模生产能力。目前,其多肽原料药已出口至美国、欧洲、印度、加拿大等市场,建立了符合欧美法规体系的质量管理平台,自2014年起已三度通过FDA cGMP现场检查,海外认证经验成熟。
在扩产方面,诺泰也在持续加码。公司规划中,601多肽车间预计2024年底完成安装调试,602车间将在2025年上半年完工,二者合计将新增10吨年产能。同时,公司还启动了更大规模的产能升级项目,扩建吨位更高的自动化生产线。根据东吴证券测算,至2025年底,公司总产能有望达11.6吨,产业化规模在国内处于第一梯队。
司美格鲁肽的全球专利即将到期,仿制药窗口期已经开启。截至目前,已有华东医药、九源、丽珠、齐鲁、珠海联邦等5家提交上市申请,复星万邦、正大天晴、深圳瀚宇、北京质肽等十余家企业正处于临床或BE阶段。
行业普遍预期,首个国产司美格鲁肽仿制药将在年内获批。届时,仿制潮或将全面爆发,预计仅国内市场就将有多达30家企业参与竞争。
图:司美格鲁肽仿制药研发进展
图源:西南证券
热潮之下并非没有暗涌。据行业人士透露,目前原料端已出现明显内卷。
这样的竞争是非理性的。原料端过于激进,若仿制药大规模上市,而原料价格已卷至地板,制剂利润被进一步压缩,“千亿风口”可能迅速变为“千人血战”。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2p2eHfoKa4ZxzgOKLN4L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