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乐普生物收入利润超预期,ADC龙头开启狂飙模式

2025-08-22 16:34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 氨基观察

在IT产业,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广为人知——芯片性能每18个月便实现倍增。这一定律虽多用于分析单个新技术的生命周期,却为我们观察创新药企的价值增长提供了有趣的视角。


某种程度上,创新药企的价值增长恰似对“摩尔定律”的呼应:价值创造呈现指数级裂变,节奏不断加快。这一点,在国内ADC领域体现的尤其明显。


8月20日,ADC龙头乐普生物公布的业绩显示,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约3.5倍,并且实现了首次盈利2930万元,乐普生物的第一次盈利时间远超市场预期。 


从业绩高速增长到短期内跻身“盈利上岸”的少数派,乐普生物已向市场展现出清晰的裂变趋势,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盈利的达成,绝非简单的财务数字突破,更意味着其自主商业化能力与出海能力得到了全面验证。这为公司即将端出的“主菜”——即将进入收获期的ADC管线,提供了坚实的价值锚点。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盈利上岸将加速公司发展逻辑的正向循环:


稳健的造血能力为研发投入提供支撑,研发突破推动新管线拓展与新适应症探索,新成果反哺商业价值提升,进而带来更强的现金流,再反哺更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与领域拓展。


可以预见,乐普生物更大的爆发期已在前方。这一点,恰恰是对摩尔定律的生动诠释,更可被视作中国ADC领域正在孕育的“新摩尔定律”。


/ 01 /

首先盈利背后,自主商业化+出海能力得到全面验证


对创新药企而言,要证明自身的硬实力,没有什么比扎实的财务数据更有说服力。时至今日,能真正实现盈利“上岸”的企业仍是凤毛麟角。这意味着,想要跨越盈利这道关,必须在核心逻辑层面站稳脚跟。


乐普生物也恰恰如此。其首次盈利上岸背后,是自主商业化+出海能力得到全面验证。


自主商业化层面,普特利单抗呈现收入稳健增长,上半年销售额为1.506亿元,规模约为去年同期的1.58倍。在完全自主推进的模式下,乐普生物的商业化能力在短期内快速走向成熟速。


尽管普特利单抗只是乐普生物首个商业化的管线,但凸显了公司在商业化运营上的独到之处,实现了商业化全流程的跑通,证明了公司商业化能力逐步走向成熟,并为未来ADC管线获批落地做好准备,进一步兑现管线商业化价值。


与此同时,出海能力也送上助攻。乐普生物是最早跑通出海模式的ADC龙头之一,这也在上半年得到体现。凭借丰富BD出海模式,MRG007的对外授权,为公司带来3.09亿元收入。


正是在自主商业化+出海的双轮叙事下,乐普生物盈利上岸,成为创新药领域的少数者。


/ 02 /

更大的爆发期在前方,ADC布局进入收获阶段


收入暴增以及盈利作为自证的表现,预示了乐普生物更激情的时刻正在到来。


逻辑在于,公司高价值的ADC布局进入收获期。其靶向EGFR的ADC药物MRG003国内NDA已获CDE的正式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预计在年底获批。有望成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EGFR ADC的MRG003,在商业化层面或给市场带来超预期表现。


十足的“战斗力”为MRG003放量提供了扎实支撑。


在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关键注册性临床研究中,MRG003安全可控,≥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化疗,并且展现出 “ 3倍ORR获益、PFS翻倍、OS获益趋势明显”的特点。


具体而言,根据2025年ASCO口头报告,在173例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中,MRG003组经BICR评估的ORR为30.2%,化疗组ORR为11.5%。


不仅缓解率高,并且带来显著的延缓疾病进展或生存获益。MRG003组中位PFS为5.82个月,化疗组2.83个月,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37%。


在更关键的OS指标层面,MRG003组也显示出明确的获益趋势。截至2024年12月30日,期中分析时两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7.08个月vs11.99个月(HR=0.73);排除交叉治疗的影响后,两组的OS HR为0.59(95%CI 0.37-0.93),也就是41%的死亡风险下降。


要知道,上述临床入组的患者,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三线,且分别有46.5%和47.1%的患者基线存在肝转移,属于临床治疗中难度较高的难治性人群。MRG003仍能展现出显著的疗效优势,其“战斗力”的扎实性更显难得。


实际上,单药治疗并非MRG003的上限,其联合用药方案更展现出令人期待的潜力。


2024 ESMO Asia公布了普特利单抗联合MRG003治疗R/M NPC的初步结果,数据显示,在30名经一线标准治疗失败(96.7%接受过抗PD-(L)1治疗)的R/M-NPC患者中,MRG003联合PD-1展现出了极高的响应率和缓解深度: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上述患者确认的ORR和DCR分别为66.7%(95%CI: 59.7, 73.7%)和93.3%(95%CI: 91.9, 94.8%);6个月PFS率和6个月DoR率分别为76.2%(95%CI: 50.5, 89.7%)和83.3%(95%CI: 27.3, 97.5%)。


上述结果,将在10月份的ESMO大会上更新,值得市场期待。实际上,这也预示了,“联用探索”有望让MRG003治疗线数超预期前移,为患者争取更优治疗手段的同时,放大商业价值。


这一逻辑,在头颈癌领域得到了更充分的证实。目前,通过联用PD-1的方式,MRG003在头颈鳞癌领域已经提前到一线,II期研究数据将在今年10月的2025 ESMO读出。甚至,MRG003有望将头颈癌治疗线数再度前移:目前,其联合PD-1单抗在局晚期(晚期一线治疗之前)头颈鳞癌的Ⅱ期临床研究已获EMA批准。


而EGFR ADC的潜力不局限于鼻咽癌、头颈癌,作为大靶点拥有广泛前景,目前市场对于EGFR ADC的关注度在提升。作为领跑者,MRG003必然有更高的期待。


与此同时,乐普生物Claudin 18.2 ADC药物CMG901也在加速推进,海外3期进展顺利。


CMG901在胃癌领域具有极强竞争力,相较于安斯泰来Z药,不仅在效果层面提升,并且覆盖范围更广(对低表达群体也有效)。


并且由于CMG901已经对外BD,可以在不需要资源投入的情况下,收取里程碑、分成模式,获得稳定、可观的现金流。


显而易见,基于现有PD-1商业模式和已到手BD,伴随MRG003产品上市,已经可以预期乐普生物稳固的基本盘,在未来几年内公司整体的收入、利润会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考虑到管线内其他产品未来梯队化逐步上市和潜在BD机会,乐普生物将会进入价值释放加速期。


/ 03 /

迈入新节点,价值增长指数级裂变


创新药企的价值创造暗合“摩尔定律”,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对企业而言,随着核心技术走向成熟,管线研发迭代持续加速;叠加中国企业特有的效率优势,从管线进化到临床落地的全周期节奏也随之提速。同时,商业化产品矩阵扩容催生显著规模效应,利润空间不断拓宽。而造血能力的强化,又能反哺研发投入,让技术突破与商业回报形成相互助推的闭环。如此一来,价值创造的飞轮便在正向循环中越转越快。


复盘乐普生物的成长,正是如此。短短数年,在技术成熟、企业效率提升的逻辑下,其ADC布局的深度与广度已大幅提升。根据半年报,其在临床阶段管线数量达10条,但重点不在数量,更在于质量。


例如,差异化布局的TF靶向ADC药物MRG004A,有望成为胰腺癌新解。


此前数据显示,MRG004A对12例胰腺癌患者,ORR 33.3%(4/12),DCR 83.3%(10/12);值得注意的是,其中5例TF高表达(TF≥50%),4例PR,1例SD,ORR为80%,DCR为100%。


要知道,胰腺癌被称之为癌王,以难治著称,目前化疗仍为目前的主流治疗方式,二线化疗ORR只有 7.7%。两相比较,MRG004A 的疗效优势已十分显著,在今年ESMO大会上,乐普生物将带来MRG004A在胰腺癌领域的最新研究数据。如果后续数据延续上述表现,MRG004A具备颠覆胰腺癌治疗的潜力,也将带来高预期。目前,尚未有管线获批、市值却接近70亿美金的Revolution,很大一部分预期就来自于其泛KRAS抑制剂在胰腺癌领域的优异表现。


GPC3 ADC药物MRG006A,则是在肝癌领域展现了极佳潜力。


临床前数据显示,MRG006A在多个不同GPC3表达水平的肝癌CDX模型和PDX模型中均表现出强大且剂量依赖的抗肿瘤功能。目前,MRG006A正在积极进行I期探索,美国IND已获批,进度处于全球领位置。


正常肝组织,包括发育异常或肝硬化肝细胞,或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肝转移,均为GPC3阴性。但GPC3在大多数HCC(70~90%)中表达,使其成为理想成药的高价值靶点。虽然GPC3靶点尚未成药但近年来热度不断攀升,作为全球研发进度领先的MRG006A,无疑承载着行业对肝癌治疗突破的高度期待。


更重要的是,在肿瘤联用这一大趋势中,乐普生物已经处于领跑位置。一方面是IO+ADC布局领先,另一方面在联用潜力极大的溶瘤病毒领域成功卡住身位。


其CG0070在国外不断取得临床突破,有成为膀胱癌基石疗法潜力。乐普生物正在和CDE进行单药注册路径的沟通,同时CG0070与管线内PD-1联合治疗膀胱癌有望进一步提升疗效。


从IO、ADC、溶瘤病毒的三足鼎立,已展现出极佳的管线协同势能。如今,随着半年报的发布,市场可以清晰看到乐普生物的发展已迈入新阶段。


一方面,财务表现稳健扎实,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转正,净流入4670万元,截止6月末账上现金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7140万元,并在7月份成功配股融资4.63亿港币,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另一方面,成功实现盈利 “上岸”,造血能力显著增强。这“一稳一强” 的基本面,恰好支撑乐普生物驶入前文所述的价值创造飞轮加速的正向循环:


技术迭代与管线进化迎来新一轮提速,有望在下一代ADC及下一代IO协同的产业浪潮中继续领跑。


从这个角度来说,乐普生物的价值创造,又进入了新一轮高潮。


/ 04 /

总结


回顾商业史,最动人的创新故事大抵可归为两类:


一类是凭借天才灵感与卓绝努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另一类则是日复一日与效率等问题死磕,在看似平凡的打磨中最终颠覆市场认知。


而以乐普生物为代表的中国ADC企业,正在书写第三种叙事——以不断加速的迭代节奏,持续催生颠覆式创新。这或许,正是“新摩尔定律”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精髓所在。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eFM0mwTrUGwWP6tB2kyjTw)

 赞(0)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3 05:46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