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国家首批!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试点!落户上海,给了第一三共

2025-09-12 15:52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GMP行业药文

2025年9月8日,一则重磅消息在制药圈刷屏:日本制药巨头第一三共宣布,其抗体偶联药物(ADC)新生产大楼项目在上海张江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1亿元人民币。这不仅是企业战略布局的一次重要落子,更是国家首批“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试点”之一,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制度型开放迈入新阶段。

在全球创新药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这一项目的启动无疑释放出强烈信号:中国正成为全球ADC药物本土化生产的关键阵地。

什么是ADC?为何成为肿瘤治疗的“明星技术”


ADC,全称为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是一类将单克隆抗体与高效细胞毒性药物通过化学连接方式偶联起来的靶向治疗药物。其核心优势在于“精准打击”——抗体部分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特定抗原,随后将毒性药物精准释放至病灶区域,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这种“定点爆破”的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副作用,尤其在晚期癌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近年来,全球多款ADC药物相继获批上市,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门赛道。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传统治疗手段已难以满足临床需求。ADC技术的本土化生产,将让更多中国患者及时受益于这一创新疗法。

640.png


国家政策加持:跨境分段生产试点的深远意义


此次第一三共项目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其技术本身的先进性,更因为它是国家首批“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试点”之一。

所谓“跨境分段生产”,是指允许跨国药企将生物制药流程拆分,在境外完成部分环节(如原液制备),再在境内完成制剂、包装等工序。这一制度创新打破了传统“全流程必须在一地完成”的限制,为全球药企提供了更灵活的生产模式,也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更高效的药品供应保障。

这一政策的出台,体现了中国在制度型开放上的探索与突破。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优化产业生态、完善医保支付体系等举措,中国正努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投资的优质环境。

640.png


上海张江:创新药落地的“桥头堡”


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高地,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近年来持续吸引全球药企布局。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丰富的人才储备、高效的政策支持,使其成为创新药落地的理想选择。

第一三共此次选择在张江落地新生产大楼,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全周期支持”能力。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张江已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为跨国药企提供了从技术落地到产能释放的全流程保障。

据悉,新生产大楼将聚焦高附加值生产环节,整合第一三共原有的ADC技术平台优势,推动前沿创新技术与本土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

企业视角:从全球技术到本地化落地


第一三共执行董事、全球技术单元负责人柏瀬裕人博士在开工仪式上表示:“新生产大楼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加速创新疗法落地的关键引擎。”

目前,第一三共已构建覆盖多癌种的强大研发管线,其中包括多款处于临床阶段的ADC候选新药。通过提升产能与保障供应稳定性,公司希望更快速、更高效地推动ADC突破性疗法惠及中国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三共拥有超过120年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起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从早期引入原研产品,到逐步完善研发、生产、销售等核心职能,如今已实现业务的全链条布局。此次新项目的启动,意味着其在华发展进入“深度本地化”新阶段。

三大价值:供应链、技术、协同

据项目方介绍,新生产大楼将从三个维度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带来示范价值:

  • 供应链层面:提升创新药物在中国的供应可及性与规模化能力,为患者提供更稳定的治疗保障。

  • 技术层面:全程采用全球统一的前沿平台和质量管理体系,推动本土生物医药产业向国际高标准迈进。

  • 协同层面:构建“跨境分段生产规模化”的实践模型,为全球生物制药跨境合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路径。


这一模式的成功落地,将为更多跨国药企提供参考,也为中国生物医药制度型开放提供了现实支撑。

640.png

写在最后:ADC时代,中国准备好了


从技术突破到政策创新,从企业布局到患者受益,ADC药物的本土化生产正加速推进。而第一三共在张江的落子,不仅是一次企业战略的深化,更是中国生物医药制度型开放的生动注脚。

对于制药人而言,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风口。无论是研发、生产还是市场推广,ADC药物都将成为未来数年内的核心增长点。谁能在这场竞速中抢占先机,谁就有可能定义下一代肿瘤治疗的标准。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nJoCTj4NefeJupNQuw8uLw)

 赞(0)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13 04:14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