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诺德,赢下减重赛道的每个战场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体重管理药物?巨头们的动作,某种程度上可以给我们参考。
在上个月落下帷幕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诺和诺德再次火力全开。从司美格鲁肽的心血管真实世界证据,到下一代胰淀素cagrilintide的3期数据;从口服剂型突破,到改善“食物噪音”的干扰……
这些进展背后,不仅是其在糖尿病、肥胖及心血管治疗领域的实力展示,更让市场看到体重管理赛道竞争维度的变化:
第一,从单纯追求减重数值,转向身心健康综合管理;
第二,口服剂型破解依从性痛点,探索更加普及化的干预方式;
第三,新机制协同更关键,且迭代速度越来越快。
种种迹象表明,体重管理赛道的竞争需要考量的因素越来越多,既要追求更大临床获益,也需更快迭代更新。这无疑对挑战巨头的后来者提出了多维度的更高要求。
/ 01 /
不只是减重,而是全面获益
巨头们愈发注重体重降低之外的获益,原因不难理解。肥胖是“万病之源”,包括脂肪肝、心血管等一系列疾病,肥胖都是诱发因素之一。减重药除了能够减重,更重要的是其能为患者带去多重的健康获益。
这也得到了医学界更多关注和认可。2025年获得生命科学突破奖的加拿大Daniel J. Drucker近期发文《GLP-1,糖尿病、减重及更远的意义》,文中明确阐释:GLP-1高效的治疗机制,带来血糖和体重获益之后,更多的降低了心肾风险,带来多器官的全面保护[1]。
在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诺和诺德公布的STEER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2.4mg与替尔泊肽相比可使MACE风险显著降低57%[2],是目前唯一一款在肥胖且伴有心血管疾病但无糖尿病的患者中,被证实具有心血管获益的GLP-1类药物。
对于药企而言,谁能率先针对肥胖关联的并发症实现药物价值突破,谁就更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性。作为GLP-1的先行者,诺和诺德在多方面巩固其领头羊的地位。就在8月15日,FDA加速批准司美格鲁肽2.4mg用于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伴中重度肝纤维化的非肝硬化成人患者,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批用于治疗MASH的GLP-1药物。
而实际上,不只是在更多适应症下的获益,诺和诺德的研究还表明,GLP-1RA药物还有助于抑制“食物噪音”、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肥胖人群而言,“食物噪音”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大多数人反复、难以控制的食物相关想法,如频繁渴望特定食物、难以忽略饮食诱惑。诺和诺德在EASD 2025上带来的真实世界调研结果,证实了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在减少“食物噪音”方面的疗效。结果显示,在接受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治疗后,受访者经历的“食物噪音”明显减少,同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方式也有明显改善[3]。
这一发现颇具临床意义,意味着GLP-1RA药物的治疗价值仍在重构。换言之,GLP-1竞争已从“减多少公斤”的数值竞赛,升级为“改善健康”的综合获益之争。
/ 02 /
从注射到口服,不只是依从性提升
透过诺和诺德的研究进展,不难发现,其不仅是在探索在既有认知中,如何做得更好;更是始终立足患者需求,直面他们的临床痛点,并积极探索改善与解决之道。
这也揭示出体重管理市场长期竞争的另一关键维度:减重下一个十年的答案之一,口服剂型的突破尤为关键。
依从性是减肥药难以回避的话题。这不难理解,目前主流的GLP-1RA药物仍是注射为主。
尽管司美格鲁肽通过周制剂,已经大幅延长了给药周期,提高了患者依从性,然而,立足患者层面,不同患者有着不同的个人偏好,仍有部分患者可能难以接受注射方式。因此,未来几年口服剂型也成为行业争夺的焦点。
司美格鲁肽率先为口服减重药物,树立了一个新的治疗标杆。日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口服司美格鲁肽片25 mg的3期试验OASIS 4结果,口服司美格鲁肽片的效果、安全性与注射制剂相当[4,5]。
具体来说,在治疗64周时,口服司美格鲁肽片25 mg组患者实现了16.6%的平均体重降幅,而安慰剂组这一数字则为2.7%;口服司美格鲁肽片25 mg组患者中有1/3以上(34.4%)实现了20%及以上的体重降幅,安慰剂组这一比例为2.9%[4*]。
作为一种潜在的全新治疗选择,口服司美格鲁肽片不仅能够提升传统GLP-1RA治疗的依从性,还有望使更多目前没有接受治疗的患者考虑起始GLP-1RA治疗,为更多患者带去临床获益。
今年2月,诺和诺德已向美国FDA递交了Wegovy®口服片剂的新药申请[6],预计FDA将于年底完成审批[7]。这无疑是肥胖症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
而在肥胖症之前,口服司美格鲁肽片(Rybelsus®)已于9月17日获得欧盟批准,成为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个且唯一被证明具有心血管获益的口服GLP-1RA。
这项批准是基于SOUL 3b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该试验表明,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相较于安慰剂,接受Rybelsus®治疗可使伴有心血管疾病和/或慢性肾脏病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风险降低14%[8]。诺和诺德在EASD 2025上公布了SOUL试验的一项最新结果则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接受Rybelsus®治疗显著降低了与严重不良事件相关的住院率[9]。
实际上,立足于行业创新与患者体验的终极考量,口服GLP-1RA的诞生远远超越了简单的“注射到口服”的用药方式转变,其意义深远且具有颠覆性:
对于患者而言,这是个体尊严与生活质量的双重回归。口服GLP-1RA不仅解决了患者注射的心理抵触和操作负担,大幅提升用药意愿与长期依从性,这对于需终身管理的慢病患者(如合并肥胖、心血管高风险或糖尿病人群)是革命性的进步,能够真正助力患者实现更长久的健康获益与生活质量的根本性提升。
对于行业而言,它标志着慢病管理模式迎来重大拐点。口服剂型的普及将极大推动GLP-1RA疗法在肥胖和心血管风险管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重塑治疗路径、扩大市场边界,并加速推动从单纯疾病管理向主动健康干预的综合策略转型,从而撬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 03 /
迭代不止步,新机制协同成新赛点
当然,从诺和诺德的进展来看,上述维度还不是体重管理竞争的全部:新机制的协同,已经不可或缺。
此次EASD大会上,诺和诺德公布了下一代胰淀素cagrilintide的3期数据。
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依从治疗的情况下,cagrilintide带来了具有临床意义的减重,在68周后平均体重降幅为11.8%,而安慰剂组仅2.3%[10*]。值得注意的是,其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等,其中大多为轻至中度暂时性症状,因恶心而永久停用cagrilintide的受试者比例为1.0%[10]。
Amylin是下一代重磅靶点,相较于GLP-1类药物,Amylin药物的核心差异化价值在于显著提升肌肉保留率(减脂保肌)、胃肠道耐受性更优,同时延缓胃排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具有多重减重机制。基于此,跨国大药企正竞相布局,诺和诺德则率先公布了下一代胰淀素cagrilintide 3期数据,其计划四季度启动cagrilintide专门的3期RENEW项目,以验证其在超重或肥胖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
并且,在减肥赛道竞逐中,Amylin并非要取代GLP-1RA,而是通过机制互补形成协同效应,成为GLP-1RA的最佳搭档。这一点也已得到临床的初步验证,各大药企纷纷围绕Amylin与GLP-1RA的协同作用展开研究。今年4月,礼来注册了自研Amylin药物Eloralintide与替尔泊肽联合治疗肥胖或超重的1期临床试验。罗氏与Zealand Pharma同样采用协同研发策略,辉瑞高价收购Metsera,并计划将月度给药的Amylin药物MET233i与内部GLP-1管线MET097i联合,艾伯维同样斥资22亿美元与Gubra合作,重点押注长效Amylin类似物Gubamy。Amylin正成为新一轮的竞争焦点。
诺和诺德在这方面同样走在前列。其研发的Amycretin,作为全球首个激动GLP-1和胰淀素受体的单分子,同样成绩亮眼。在1b/2a期试验中,125例受试者通过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给药,1.25 mg剂量(20周)降低9.7%,5 mg(28周)降低16.2%,20 mg(36周)降低22.0%[11],与既往观察到的该药物口服剂型的减重潜力一致。安全性方面,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胃肠道事件,绝大多数为轻中度。
9月22日,诺和诺德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NNC0662-0419用于减重的2期临床试验,该药物是GLP-1/GIP/Amylin三靶点激动剂(NN9662)。这意味着,诺和诺德正进一步探索多靶点协同逻辑,强化其体重管理战略。
显然,新机制的进化速度足够超前,诺和诺德等头部玩家,正在引领赛道进入next level。这一进程也将加速下一代疗法的临床转化,为全球肥胖防控提供更丰富的治疗选择,同时倒逼后来者加速创新突破。
最终,这场以患者为中心的靶点迭代、机制升级,将重塑体重管理的价值标准——从追求“体重数字下降”转向“终身健康获益”的整体关怀。
/ 04 /
总结
GLP-1的竞争正在被推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核心在于,体重管理从不是“少吃多动”的简单公式,而是涉及生理机制、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的复杂系统工程。诺和诺德尝试用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数据,为如何科学减重、减重能带来哪些健康获益等关键问题,提供了一系列明确且可落地的答案。
对于全球减重赛道的参与者而言,若仅跟随头部企业的研发路径、复制减重疗效数据,或许能分得短期红利,却难实现真正突破。更重要的命题在于:跳出比拼减重幅度的单一维度,深入挖掘患者未被满足的真实需求。
*基于试验药物估计目标:假设所有受试者完全依从治疗情况下的疗效评估。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tNorsw32Xzt0vWFgblLG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