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港股喂不饱映恩生物了

2025-10-27 15:13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泓流Flood

640.png

作者 | 李有礼

编辑 | 吴玮

1017日,在港交所上市仅半年的映恩生物宣布,董事会已决议拟发行人民币普通股,申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这家专注抗体偶联药物研发的创新药企,正式启动“A+H”双资本市场布局。

今年4月刚登陆港交所时,映恩生物发行价为94.6港元,上市当天股价大涨116.7%9月一度冲至563.5港元,最高涨幅达495.67%。截至1017日收盘,公司市值约294亿港元。

不过,光鲜的股价表现背后是另一番景象。这家成立不到六年的生物科技公司至今没有任何产品获批上市,收入完全来自对外授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2.29亿元,但亏损扩大至20.74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亏损的两倍。在核心管线即将进入商业化的节点,映恩生物选择冲刺科创板,能否解决持续亏损的问题仍待观察。


01

映恩生物的收入模式相当单一,完全依靠License-out维持运转。所谓License-out,就是把自己研发的ADC候选药物授权给合作方,收取首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的销售分成。

公司2019年成立,几年时间开发了12ADC候选药物,7款进入临床阶段。2023年起,映恩生物开始频繁对外授权,合作对象包括BioNTech、百济神州、葛兰素史克等国际药企,对外交易总价值超过60亿美元。

从财务数据看,2022年至2024年,映恩生物营收分别为160万元、17.87亿元、19.41亿元,这些收入几乎全部来自DB-1303DB-1311等产品的对外授权。

20234月,公司与BioNTechDB-1303DB-1311达成协议,获得1.7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15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202412月,公司又与葛兰素史克就DB-1324达成合作,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总计超过10亿美元。

今年1月,映恩生物在一个月内连续敲定两笔交易:Avenzo Therapeutics合作拿到5000万美元预付款,与三生制药合作获得2500万美元首付款。截至20256月底,来自许可及合作协议的收入达12.27亿元,同比增长22.91%

但收入增长并没有带来盈利改善,2022年至2024年,映恩生物净利润分别亏损3.87亿元、3.58亿元、10.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18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0.74亿元,而2024年同期亏损仅为2.93亿元。

公司在财报中解释,亏损扩大主要因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造成22.20亿元损失。剔除这一因素后,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46亿元。

实际上,研发投入才是资金消耗的主要原因。2022年至2024年,映恩生物研发支出分别为3.40亿元、5.59亿元、8.37亿元,逐年递增。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3.49亿元,同比减少7.5%



02

映恩生物创始人朱忠远在生物医药投资领域有超过20年经验,曾在通和毓承、Wuxi Healthcare Ventures等多家投资机构担任合伙人,投资或孵化过基石药业、荣昌生物、甘李药业、华大基因等公司。

公司核心团队有部分成员来自全球ADC龙头第一三共,首席科学官邱杨曾任第一三共转化医学高级总监,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Antoine Yverb曾任第一三共执行副总裁,业内因此称映恩生物为“中国版第一三共”。

目前进展最快的管线是靶向HER2ADC产品DB-1303,已经进入三期临床阶段,获得了美国FDA及国家药监局针对特定适应症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20259月,经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评估,DB-1303用于HER2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三期临床试验达到了无进展生存期主要研究终点。

公司计划与药监部门沟通,尽快提交上市申请。20251月,映恩生物已与三生制药签订商业化合作协议,由三生制药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推广DB-1303

另一款核心产品DB-1311靶向B7-H3,目前处于一期/二期临床试验阶段,拟用于多种实体瘤治疗。全球范围内尚无靶向B7-H3的药物获批。

不过,202210月,Y-mAbs旗下靶向B7-H3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Omburtamab被美国FDA全票否决,这一事件引发了行业对B7-H3靶点临床转化难度的讨论。

DB-1303面临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HER2ADC领域最热门的靶点之一,国内已有5HER2 ADC药物获批上市,包括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的德曲妥珠单抗、罗氏的恩美曲妥珠单抗、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恒瑞医药的瑞康曲妥珠单抗、科伦博泰的博度曲妥珠单抗。

其中3款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4款被批准用于乳腺癌治疗。根据米内网数据,2024年恩美曲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维迪西妥单抗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的销售额分别超过5亿元、7亿元、7亿元。

即便DB-1303以二线疗法成功获批,它已经失去了先发优势,未来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多大份额,还要看产品的实际竞争力。

映恩生物方面表示,公司将继续推进丰富的ADC管线,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更多药物推向临床或商业化阶段,并继续寻求对外授权机会。此次谋求科创板上市,对映恩生物来说是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举措。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JH_LbNLnKvfwzSAFdTlOBQ)

 赞(0)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30 09:41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